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论我们每天受着怎样的困扰,不论有多少事关重大的具体问题令我们忙碌不堪,不论处在成功的喜悦中还是沉浸在失败的阴暗里,阅读一下本期的7个创业关键词,都十分必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颓势日渐显现迄今为止,麦当劳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快餐连锁店集团,其年营业额高达300多亿美元,在美国汉堡系列食品市场上占有42%的份额,品牌价值200亿美元。它不仅创造了美国的快餐文化,而且成功地将这种模式输出到全球,在世界各地拥有分店7000多家,加上美国本土的11000余家分店,麦当劳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快餐业的“巨无霸”。  相似文献   

3.
深邃的企业蓝、冷睿的背景光,烘衬着“品质“、“创新“、“卓越“、“便利“四幅理念展牌,构成了整面精美夺目的企业形象墙,与琳琅满目、繁灯华锦的荣誉展廊相互衬映,科技创新气息迎面扑来,使人为之一振……这便是步入青岛方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给人的第一印象.正如所见,方天科技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并将此确立为企业立足之本.经企业团队的多年辛勤耕耘和不断突破,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创新之路,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很多年轻的创业者都将面临一个问题自己选择的道路跟父母的想法相抵触,遭到家庭强烈反对他们不但要面临来自创业路上前途未卜的压力,又要面临来自家庭的阻力,因而很多人在人生关键决策的十字路口徘徊,即使有好的想法,也最终归于平淡。  相似文献   

5.
小汤是一名从事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前几年自己琢磨出一套新的游戏软件,感觉下来市场前景应该不错,于是就从原公司出来自己创业。原本想藉着自己的技术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真正开始了才发觉:事情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容易——产品不成熟,市场也没有开拓,加之公司自身又有诸多的琐事,一切都显得困难重重、前途暗淡。与记者聊起这些来,小汤颇有些无奈和后悔:“当初要是好妇地准备一番再开始出来创业就好了.”不过,小汤又说了一句很实在的话:“老实说,知果准备充分了,想的也就多了,最后到底能不能狠下心出来创业也未可知!”  相似文献   

6.
梁晓东 《现代经济》2004,(12):10-11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今天的中国物业管理诚如斯言,平实的外表包含着内在的和谐,而虚饰的浮华将无法掩饰实质的空洞.  相似文献   

7.
2000年始深圳物业管理席卷北上,那时中国物业管理是在没有轨道的山地里颠簸前行.而基于各地的政治经济环境、法治环境和人员意识均不成熟,2002年中国物业管理尤其是深圳在内地的拓展出现了广泛的退潮.各地以自己的方式吸取物业管理的营养,继而取得的成就正是2003年的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04年,与<条例>相配套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的出台,以及相关法规的修订等,的确将中国物业管理行业送上了快速行进的轨道.无论反对者如何反对,<条例>的实施的确给中国的社区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机会,各种各样新的矛盾、成就、意外、冲突喷薄而出,现实的突破使立法的车轮飞速运转起来……  相似文献   

8.
梁晓东 《现代经济》2004,(12):16-17
2004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从两个方向上表现出特殊与异动,一方面是社会的聚焦,使现有的物业管理企业与物业管理人犹如武昌起义的黎元洪,已经不自觉地被推上了中国社区革命的历史舞台;另一方面则是浮华背后隐忧的继续,浮躁、虚狂、逃避责任,已经成为一些地区和企业的致命伤."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确,2004年之于物业管理而言,更大程度上是聚集能量的一年.  相似文献   

9.
当今中国业主委员会问题和业主问题一样,应当称得上是带有聚焦点性质的问题,孙叔平曾经说过:"具有聚焦点性质的问题,一般会有这样几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是整个社会所高度关心的问题;其二,冲突的结果对社会中大部分人的切身利益会有影响;其三,这种问题能够动员许多人的感情.这第三个特点实际上是说,由带有聚焦点性质的问题所引发的冲突,会实际上成为其他冲突的替代物.因此,要降低社会冲突的烈度,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防止主要断裂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11.
梁晓东 《现代经济》2004,(12):15-16
物业管理隐藏于社会的大变革之中,最显明而且最复杂的就是"后勤社会化"一词.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两种正好相反而且汹涌的潮流,其一是物业管理已经成为各省市政府机关的政府采购内容之一,仅仅在"中国E财网"上发布的2004年物业管理竞争性谈判信息,就达61项,尚不包括大量而且普遍的以保安、保洁外包的形式将部分物业管理服务推向市场;而另一个潮流则是一些企事业单位的行政后勤部门,经物业管理改制之后呈现出其他物业管理公司所不具备的地区人脉资源和主业集团优势,发展成为了本地极富实力和发展潜力的物业管理企业.  相似文献   

12.
梁晓东 《现代经济》2004,(12):14-15
2004年,"社区"以其势不可挡的势头在中国浮现,十年内中国最大最广泛的问题会是社区问题,同时也带来中国社区发展史无前例的机会,随着中国商品房经济的快速发展,规模型的住宅小区形成了以住房为链接的成熟社区文化.而中国人的生活以家庭为中心,家庭消费形态在消费中占有很重要的份额,家庭则是组成社区的基本元素.在发达国家,各种针对社区文化的营销早已大行其道,故而,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锁定社区者将更容易掌握主动权.  相似文献   

13.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至今还保持着一种特殊的癖好:如果法律同自己的利益相冲突,那就当它不存在!南方一些企业的目无纲纪,足以使<劳动法>成为一纸空文.  相似文献   

14.
"很遗憾,好像并没有什么大事.办企业都是些具体的小事."面对我们渴望曲折的诧异目光,苏启强给自己的说法补充了理由:"大学毕业回头看中学,中学有什么离奇的事情?没有.回头看大学,大学有没有?也没有.回望过去就是这种感觉."  相似文献   

15.
梁晓东 《现代经济》2004,(12):17-18
2004年,深圳一家"物业管理信息网"BBS注册会员突破一万大关,随后网友进入一个指数发展的时机;一些物业人的日记表达出了一线工作人员的心声和实践,尤其是象羊的"物管实录"引起了很多物业管理人的共鸣;也是在这一年,物业管理行业第一个音像制品<物业管理是怎样炼成的>在深圳出炉;同样是这一年,相关会展、论坛由表及里取得突破.的确,忘掉那些喧嚣,仍然有很多人在这一块热土上默默耕耘着……  相似文献   

16.
梁晓东 《现代经济》2004,(12):18-19
北京 北京目前共有物管企业904家,其中专营公司777家,兼营公司127家;内资企业831家,涉外企业73家.  相似文献   

17.
梁晓东 《现代经济》2004,(12):12-14
早期一切开发商推行前期物业管理服务的出发点犹如十八世纪英国的大陆政策:维持业主之间的均势.只要不让任何一方拥有太多的发言权,开发商的主要利益就会安保无虞,无论是深圳莲花二村的强势物业管理,还是万科于1991年在天景花园成立首个业主委员会,其实都是出自同一目的.可惜自2001年以来,几乎所有面向业主的压制和制裁政策都归于失败,华清嘉园、天通苑、鹏润、富力……一系列的战争最后不仅伤害了业主的感情,也使开发商名声受损,所以有人说:"开发商是永远的输家."  相似文献   

18.
9月10日,以迎接世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为宗旨的“2009东方讲坛&#183;开业生涯系列讲座暨现场咨询服务活动“在上海徐汇区龙华社区开讲,主讲人正是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理事长、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彭镇秋,他为300余名创业者传授微小型企业如何参与和分享世博会带来的商机。  相似文献   

19.
《大众商务》2005,(8):56
创业是一个充满成就感和诱惑力的词语,但并非每一个人都适合走这条路。美国创业协会设计出了一份试卷,假如你想对自己多一分了解的话,试试回答下面的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分别为:A、经常; B、有时;C、很少;D、从来不。  相似文献   

20.
刘屹  燕子  焦晓 《新智慧》2007,(9):47-47
创业,在很多人眼里,投资少则上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其实不然,小本也可以创业,只要您有2000元钱,也能实现创业的梦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