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土地资源管理需要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水平欠缺,土地资源堪优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肩负着可持续发展的特殊使命。但是,由于土地资源管理水平的欠缺及以前或现在的一些管理指导思想的失误,导致我国还存在着诸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质量退化加剧等诸多限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土地利用中只重经济效益导致土质严重下降、耕作条件变坏。(1)荒漠化、盐渍化土地数量巨大。1999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就已超过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8%。盐碱土地面积近4亿亩,其中盐碱耕地677万公顷。盐渍化微生物活动能力差,土壤板结,…  相似文献   

2.
我国草原资源有60亿亩,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不足5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70%的草原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草原面积占一半,草原质量差。另外,由于长时期无节制的过度开发利用、特别是过度放牧,草原退化严重,退化面积已达13亿亩,且每年以3000~4000万亩的规模在增加,破坏了生态平衡。同时,草原载畜量逐年降低,产出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3.
农业经济学家郭书田说 ,我国自然生态失衡有 7大“赤字” :1 .水土流失面积大于治理面积。风蚀和水蚀达380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 1 3。 2 .北方沙漠化面积 1 6 0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 1 7%,每年新增 2 4 6 0平方公里。 3.南方石漠化面积 346万平方公里 ,每年新增 2 0 0 0多亩。 4 .草原退化、碱化、沙化每年新增面积2 0 0 0多万亩。 5 .工业三废污染局部改善 ,总体恶化 ;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酸雨面积扩大、水污染严重。由 80年代末的 1 5 %上升到目前的 4 0 %以上。 6 .水资源浪费 ,约 70 %的农业用水利用率仅 4 0 %。 7.耕…  相似文献   

4.
甘肃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因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解释,“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干旱、半干旱和干旱次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占甘肃省土地面积32.56%的水蚀区、49.18%的风蚀区、3.85%的融冻侵蚀区、4.56%的滑坡泥石流高发区、西北部大面积沙暴区以及长周期干旱,是土地荒漠化的外部条件。甘肃省是我国土地荒漠化较严重的省区之一,全省的沙漠、戈壁、盐漠、重盐碱地、裸岩(土)等荒漠化土地共1934.1万 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2.8%。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退耕土地生态建设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内蒙古土地开垦与退垦情况解放后出现4次开荒高潮,共开垦5700多万亩.全区近10年开垦草原587万亩、林地735万亩,水土流失面积超过4亿亩,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扩展.论述了退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退耕后的实效;提出问题及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工作通讯》2011,(12):39-39
本刊讯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263.62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3.97万平方公里。据专家测算,中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直接或间接影响近4亿人口的生存、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时期,随着经济增长、社会转型的加速进行,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我国是全球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受之影响的人口达4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约165亿元到250亿元。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因道路建设、  相似文献   

8.
辽宁日光温室投资效益分析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是我国日光温室的主要分布区域 ,日光温室设施面积已经超过 1 6 0万亩。此外 ,还有近 2 0万亩的日光温室果树、花卉面积。目前 ,就日光温室设施面积而言 ,辽宁日光温室的发展规模在我国占有首要地位 ,在我国北方地区独树一帜。一、全省日光温室类型状况到 2 0 0 2年末 ,辽宁日光温室设施面积已经发展到1 76 5万亩 ,果菜总产 94 6 7万吨 ,产值 1 0 4 5 5亿元。其中 ,日光温室水果面积 1 1 5万亩 ,总产 1 7 5万吨 ,总产值 8 0 5亿元 ;日光温室花卉面积 4 8万亩 ,总产值4 8亿元 ;日光温室蔬菜面积 1 6 0 2万亩 ,蔬菜总产达…  相似文献   

9.
建国30多年来,我国在耕地的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进行了大规模的、卓有成效的农田基本建设,累计开荒5亿多亩,增加灌溉面积3亿多亩,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9亿亩,治理改造易涝面积2.6亿亩、盐碱地6700多万亩、瘠薄红黄壤3000多万亩,建立起稳产田3亿多亩。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在我国耕地的管理和利用上也存在许多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0.
朱琴 《农村经济》2001,(6):38-39
众所周知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 ,人均土地占有量不到 1 5亩 ,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1 /4。长期以来 ,为了满足 1 2亿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需要 ,过量开荒陡坡耕种以及粗放经营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致使我国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全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 3 60万 ,年流失土壤 60亿吨。不少地区出现荒漠化和石漠化现象 ,农业生产力受到极大的损害。一、退耕还林 (草 )工程的意义1 退耕还林 (草 )工程涉及到民族兴亡和国家安全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3 7 5% ,全国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仅 6亿亩 ,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不保护现…  相似文献   

11.
一、辽西北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概况。辽西北地区包括康平县、彰武县、阜新县、阜新市郊区、朝阳县、北票市、建平县等行政县区,属于低丘风沙地区,总体概貌是干旱、植被少、水上流失严重、土地瘠薄,作物构成不合理,产量及效益低,就业很不充分,生活比较贫困。总土地面积为3948.5万亩,其中耕地1075.4万亩,占29%;林业用地1198.6万亩,占30.1%;牧业用地598.8万亩,占18.1%;其他用地752.5万亩,占22,8%。总人口33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2.4万人;人均土地11.9亩,人均耕地3.3亩(按农业人口人均土地16.3亩,入均耕4.5亩),人口密度112.2人/平方公里。本区有天然草场598.8万亩,约占全省天然草场的1/4。牛羊肉产量占全省的28%,优质细羊毛和半细羊毛产量占全省66.5%和37.7%。本区虽有较大面积天然草场,但经济效果甚低,目前全区近一半草场退化。牲畜夏天吃不饱,秋天养不肥,冬天瘦,春天死,恶性循环。本地区草田(绿肥)面积原来仅占农田的7%,很不适应。人工牧草种植面积近年已有兴起,目前康平县已种11万亩。阜新市已种草14万亩,建平、朝阳及北票13万亩,总共已达38万亩。  相似文献   

12.
小资料     
我国人均耕 1.59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人均耕地后备资源仅 0.1亩甚至还不到。 1997年到 2000年 4年间,各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平均每年达 250万亩;按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今后 10年,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平均每年只有 190万亩左右,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 我国现有沙化土地面积 168.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17.6%,而且目前沙化土地面积仍以每年 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540亿元,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小资料  相似文献   

13.
关于甘肃民勤县土地沙化防治情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民勤县土地荒漠化扩展程度加剧、土地盐渍化程度加重、天然草场减少和退化、沙尘暴及风沙危害加剧、绿洲面临沙化严重威胁等现状,在深入分析民勤县土地沙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今后应采取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支持力度、做好治理规划与水资源调配以及生态移民等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防治前的现状西部地区幅员广袤 ,占中国陆地面积的 5 7% ,大部分地区属丘陵和干旱地区或荒漠地区。据有关专家研究 ,我国的三大生态环境弱带中的两大脆弱带位于西部地区 ,占西部总面积的 80 %以上 ,荒漠化总面积达 2 62 2万k ,相当于国土总面积的2 7 3% ,其中 ,西北地区及内蒙古六省区又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总面积达 187 99万k ,占全国荒漠化面积的 71 1%。土地退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而且与贫困问题互为因果。中国各种土地退化类型中 ,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是土地沙漠化和土壤侵蚀 ,连片贫困人口也大都分布于这…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对石漠化的研究与治理,都统入为"荒漠化治理"范畴。荒漠化指的是由于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从而引起当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降低或丧失。而石漠化则是指狭义的荒漠化,其形成的基本条件除与其他荒漠化类似外,还加上喀斯特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堪忧 (一)农业资源日趋减少和退化。据初步统计,我国荒漠化国土面积已占到国土面积的27.3%,沙漠化速度从1994年的2460平方公里增加到2002年的3436平方公里;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平均年增1万平方公里。尤其自1998年以来,使耕地减少了6364万亩,年均减少超过1千万亩,部分沿海省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0.8亩警戒线。另据报道,我国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重金属污染面积至少2000万公顷,农药污染面积约1300万——1600万公顷;我国因固体废弃物堆放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200万亩以上,农田退化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20%。近10几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虽然逐年增加,但同期有林地单位面积蓄积量却在下降;生态功能较好的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不足30%。  相似文献   

17.
河西地区位于甘肃省西部,包括武威、张掖、酒泉3个地区和金昌、嘉峪关2个市的15个农业县、4个牧业县、17个国营农牧场。总土地面积2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61.58%,其中耕地1028万亩,高山与荒漠草原共1.09亿亩,林地879万亩,荒地2019万亩,荒山、沙漠、戈壁2.69亿亩。  相似文献   

18.
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之三)(五)森林锐减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六)土地荒漠化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  相似文献   

19.
农地流转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农地流转是理论界和实践中多年讨论的话题。它起初是针对我国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的土地撂荒和规模不经济问题提出的。实际上 ,包括撂荒等在内的农地不合理利用问题一直存在着。作者曾于去年在陕西省杨凌区李台乡徐东湾村、西大寨乡东卜村和岐山县马江村对 1 0 9户农户作过调查。这三个村弃耕撂荒面积分别为 3 7亩、44亩和 3 2亩 ,分别占各村土地总面积的 8 8%、1 7%和 1 0 1 %。宁波市 2 0 0 0年春季闲置耕地 1 0 1 3万亩 ,夏季闲置 1 1 4 8万亩 ,秋季闲置 67 3万亩 ,耕地复种指数由“九五”期间的 2 3 0降为 2 0 7。…  相似文献   

20.
最近 ,我们在仁寿县一些乡、村进行工作和农业结构调整调查 ,农村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引起我们的思考与重视。现将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试作如下探讨。一、现状仁寿县地处四川东南部 ,是全省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 ,基层干部的努力 ,全县人民的支持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突出成效。截止 2 0 0 1年底 ,全县水果和蔬菜面积达 4 4 3万亩 ,总产值 3 9亿元 ,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 33%和农业总产值的 2 6 7%。其中水果面积2 4 8万亩 ,产量 1 0 1亿公斤 ,产值 1 5亿元 ;蔬菜面积 19 5万亩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