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视角》2010,(3):35-36
今年是实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最后一年,吉林省围绕“让松花江休养生息”的战略部署.推动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全省的共同努力.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并逐步改善,出省界断面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与2005年相比,水质改善明显,达到Ⅱ-Ⅲ类水质断面的比例提高了33%.流域内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符合标准。吉林省主要从领导、组织、监督3个方面着力推动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不可忽视的水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类安全最大的威胁是什么?不是战争,不是飓风,不是水灾,不是地震,不是火灾……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指出,人类疾病8 0%与水污染有关。据统计,每年世界上有2 500万名以上儿童因饮用被污染的水而死亡。“瞩目”的停水事件前段时间,哈尔滨成为国人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温家宝总理也亲临一线,起因即松花江污染事件。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的大爆炸致使约100吨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爆炸第二天的监测结果显示,吉化公司东10号线入江口水样有强烈的苦杏仁气味,苯、苯胺、硝基苯、二甲苯等主要污染…  相似文献   

3.
机制是制度化的方法。水质保护机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水质保护效果,是事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永续利用并发挥其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基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3省8市(区)的实地调研发现:中线水源地水质保护虽建立了相应的机制,但水质保护协调机制临时,多主体水污染防治机制滞后,河湖健康保障机制、生态补偿机制、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机制和水资源价格机制等不健全,导致水质保护措施难以落实、水安全难以保证。为此,文章建议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水质保护机制改革与创新,以确保中线工程运行安全高效、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4.
《环境经济》2005,(5):32-3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目前,全国各大江河湖库正处于枯水期,由于水量偏少,水环境容量减少,极易造成集中性水环境污染事故。近日,淮河流域涡河上游污染水体集中下泄,导致安徽省蚌埠市城市饮用水源地淮河蚌埠闸断面水质恶化。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确保水环境安全,现提出如下要求,请认真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5.
征收水污染税的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来保护水环境,改善水质。在诸多的保护措施中,征收水污染税已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举措。在我国,水环境污染已相当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征水污染税,在不断完善防止水污染的法律法规的同时,充分发挥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是我国治理和保护水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经过多年来的持续治理,虽然大江大河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目前仍有近1/10的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低于五类,不少流经城镇的河流沟渠黑臭,一些饮用水水源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地区城镇居民饮用水污染问题时有发生。近年来,国家对于水污染治理的投入不可谓不大,仅"十二五"期间,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投入就将近5000亿元,年均达1000亿元。然而,治理成效仍不容乐观。据专家介绍,就水污染  相似文献   

7.
基于污染指数法的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对我国水环境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为有效掌握太湖流域的水污染情况,以高锰酸盐、氨氮、总磷、总氮等为指标,对2005~2012年太湖流域水质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构建污染指数法对太湖流域水质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治理,太湖流域水质确实得到改善,但仍然处于重污染范畴,而且水质改善速度缓慢。最后,针对太湖流域水污染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实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最后一年,吉林省围绕"让松花江休养生息"的战略部署,推动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全省的共同努力,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并逐步改善,出省界断面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与2005年相比,水质改善明显,达到Ⅱ~Ⅲ类水质断面的比例提高了33%,流域内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符合标准.吉林省主要从领导、组织、监督3个方面着力推动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英剑波 《环境经济》2006,(10):52-53
"十五"期间,太湖流域被列入国家"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重点;"十一五"期间,太湖仍然是全国水污染防治的十大重点流域(区域)之一."十五"以来,江苏省确立了环保优先的方针,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总体水质呈改善趋势,部分地区、部分指标有所好转,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十五"计划的考核指标.但是从全流域看,水质的明显改善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全国水污染防治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环保总局与江苏省签订了责任书,不仅明确了"十一五"江苏省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的总量削减任务,而且确定了重点流域主要断面的水质考核目标,其中太湖流域的水质考核目标要求很高,从而对"十一五"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我们将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问题,强力推进太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为完成总量削减任务和水质考核目标,进一步改善太湖流域的水环境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北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回顾,本文对北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中应急措施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同时运用环境人群健康危害评价的分析方法,分析了目前我国各级突发性水污染应急预案中所存在的不完善环节。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处理没有急性标准可依据的特点,文章提出在各级政府的应急预案中,增加人群环境健康危害评价的方法,制定分级的应急预案,来决策、指导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频次和灾害性在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城市水源地的安全,并可能触发更为严重的城市安全问题.因此建立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很多人将目光聚焦于大气污染。但是,当下对国人危害最为严重的,却是水污染,尤其是地下水污染。过去几年来,从东北松花江的苯泄漏到广东的镉污染,再到兰州自来水的苯超标,这些水污染事件,在不断挑战社会公众的脆弱心理防线。按照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的统计,从2006年至今,我国地下水污染事件频发,每年约有1700多起水污染事故。水利部在2016年4月公布的"地下水动态月报"中提到,目前我国河流湖泊水  相似文献   

13.
季健 《经济研究导刊》2012,(17):212-216
日益频发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已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不仅对发生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从公共服务、就业、居民生活质量、居民生理、居民健康、居民环境意识等六个方面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详尽的分析,旨在通过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社会影响的分析,为研究社会系统和谐及构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社会系统和谐影响的指标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薛惠锋 《环境经济》2007,(11):20-26
淮河、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的、片面的,而应该是我国水污染治理基本矛盾的概括。解剖麻雀式地研究淮河、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全国水污染防治形势,推进"十一五"规划确定的COD减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以系统动力学为工具,构建许昌市水污染控制系统模型,设计了包括零方案在内的7种水污染控制方案。分析不同方案下的污染物排放量及水污染程度,结合河流水质模型,定量模拟优选方案下的河流水质状态,建立了污染物排放量—河流水质之间的联动关系,为当地环保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为其他区域的水污染控制及水质改善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浅谈水污染     
水污染一般是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排水未经处理而大量排入水体所造成的污染.目前各国由水污染造成的水危机已日益严重,它不仅时农业、渔业、工业有危害,也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各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应切实行动起来,加强水污染治理与防范,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我国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我国水污染的现状、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治理措施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环境经济》2005,(5):11-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10年来.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的广大干部群众克服困难.团结治污.淮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以下简称淮河治污)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淮河水质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但山于存在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治污体制和机制不顺,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铜陵市江河水质、湖泊水质、饮用水水源、污水排放量、酸雨以及地下水质情况等进行调研,调研指标反映铜陵市水污染治理难度大、任务重。铜陵市水污染治理主要存在污水处理资源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管理体制不顺、投资结构失衡、监管不力等问题。为此,本课题组提出建立铜陵市排水集团公司、加大对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投入以及健全水污染防治监管体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环境经济》2006,(B02):1-4
最近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也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全国环保系统的同志更为关心。总局党组决定召开“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严防发生污染事故电视电话会议”,通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形势,找出差距,提出全国防范和处置环境污染事故的对策措施,尽一切努力避免在当前关键时刻再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于2017年6月27日通过了关于修改 《水污染防治法》 的决定,修改后的法律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是该法制定以来第3次修改.在实践中该法对防治水污染、 保护水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此次修改的亮点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