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精细化、定向化、问责化"为方针的定向宽松,有利于改善流动性环境,增加流向三农、小微和政策扶持产业的资金,有望促进经济结构内在优化。然而,在当前实体经济扩大生产意愿不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的情况下,货币宽松对振兴实体经济的作用还有待观察。货币政策放松的效果可能会受银行坏账压力的掣肘,金融机构未必愿意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的贷款力度。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1.04%,为近三年来最高值。  相似文献   

2.
在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这一特殊事件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实施了力度很大的经济刺激政策,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令人瞩目。笔者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特殊时期确有必要,但  相似文献   

3.
近五年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02年我国货币政策在对付通货紧缩、刺激有效需求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效果相对弱化,主要表现在: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减弱,宽松货币政策未能避免物价走低,货币政策促进投资乏力,连续降息刺激消费效微。  相似文献   

4.
为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并基于对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10年底开始退出.2011年又明确将货币政策基调定位于"稳健".从实际情况看,"稳健"已演绎为"从紧".目前,从紧的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对"硬着陆"的担忧也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那么,究竟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未来前景?如何把握货币政策方向、重点和力度?是一大考验.  相似文献   

5.
声音     
今日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并非会否"硬着陆",而是在经济下行时由于系统缺乏自我修复能力而导致政府必须进场干预。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下一步必须在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以及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上真正进入实质性步骤。——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表示,全面提升经济自我修复能力刻不容缓。在越来越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前,各国央行却表现得越来越乏力。即便各国央行有意愿想实施大规模宽松,像2008年如此力度和规模的"宽松"也难以实现,货币政策刺激的门槛会越来越高,不要对全球央行集体行动,再来一次大规模刺激抱有  相似文献   

6.
胡刘继 《英才》2012,(9):100-101
多种声音交错,未免让人疑惑:市场的流动性情况究竟如何?自从二季度GDP跌破8%,中国经济前进步伐确认放缓之后,政府开始转变基调,由"调结构"变成"稳增长"。在这一基调变换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也在发生变化——"在下半年加大财政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进一步加大预调微调力度"。这也让市场对下半年货币政策偏宽松的预期变得强烈。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的持续回落,更让"货币政策存在较大操作空间"说法得  相似文献   

7.
要闻     
《财务与会计》2010,(1):4-5
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二是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8.
唐侠  王婉玲  戚斌 《价值工程》2013,(36):201-203
2012年陕西省房地产价格出现先抑后扬、平稳中温和上涨的整体运行态势。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供给加大以及建造成本的提高等是影响房地产价格主要原因。预计2013年陕西省房地产价格变化的总体趋势将稳中有升。为稳定陕西省房地产市场,文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如政府应"微调"定向宽松刺激刚需与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的"双重标准"同时执行;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的中国货币政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轮全球性大危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长期持续。美国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对作为生产型经济体的中国将产生长期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美国持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两个层面的不利冲击,得出了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的压力将长期伴随中国经济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中央银行应谨慎论证和抉择货币政策"币值稳定"目标值:在生产要素价格低估下人民币不宜过快升值,传统的通胀预警指标需要修正和提高;提出了未来货币政策总趋势应该是中性的、应注重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整并重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日前表示,目前不宜轻言刺激政策的退出,但应积极着手研究。中国刺激政策的退出一定会根据世界和中国的情况择机决策,平稳退出,实现“软着陆”。王军说,一国经济政策的取向最终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来决定。当今世界形势极其复杂,有的国家在准备加大刺激政策的执行力度,有的则已开始退出或者是部分退出自己的刺激政策,  相似文献   

11.
决定2010年经济形势的是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力度。如果当前的财政刺激政策力度不减,货币政策继续适度宽松,2010年的GDP增长率将达到11.6%左右,全年CPI增长率将维持在2.9%的水平,但是到4季度,CPI增长率将上升到4.8%,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12.
本月在京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的支持保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7年1季度至2019年1季度上市小微企业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倍差法相结合,本文仔细研究了有针对性地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小微企业营业收入和新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定向降准能提升小微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刺激新增投资,体现了明显的消费刺激和投资刺激效应.②分行业看定向降准对西部地区的小微企业和低投资机会的小微企业的投资拉动效果更大,对东部地区和高投资机会的小微企业消费刺激作用更大.③在宏观审慎背景下定向降准政策对小微企业投资拉动和刺激消费的作用显著增强,对投资拉动效应提升了96%,对营业收入的影响提升了1.24倍,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针对性"普惠"效应.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与银行间市场利率由去年的"双升"变为"双降",社会流动性相对充裕,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仍居高不下。目前,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减速,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通胀压力持续减弱,年内尚无通缩风险;影子银行与信用债面临偿债高峰。未来货币政策应继续保持中性略松,充分运用信贷政策及差异化的存款准备金政策等结构性调整手段实现定向微松。在政策执行中应进一步提高前瞻性与预见性,重点关注房地产市场与包括影子银行在内的金融部门杠杆率变化,及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相似文献   

15.
近段时间随着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我国的经济开始复苏,但是这些政策刺激起来的大量投资资金,有相当部分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向证券市场和房地产部门从事投机活动,致使虚拟经济的价格迅速上涨,大大冲淡了实体经济增长的真实性,当前经济复苏的虚拟比例部分不可忽视,同时也埋下了资产价格上涨过快可能最终拉动整个通货膨胀的隐患。本文主要以此为出发点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复苏背景下的潜在的危机,给出一般性的建议,以免旧病未除又添新疾。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在今年年底相继到期,国内外关于经济刺激政策是否退出的讨论再度热络起来。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出现了放弃宽松货币政策的迹  相似文献   

17.
自去年9月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由“从紧”调整为“适度宽松”,通过连续下调“双率”以及出台相关金融措施,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货币政策由紧到松的转变,其目的在于拉动内需、调整经济结构,从而确保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是货币政策调整的重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对目前正处于调整期的房地产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来的货币政策应如何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成为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欧美、日央行连续宣布新一轮大规模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复苏乏力的经济,引起了全球激烈的货币增发连锁效应,这无疑将对新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增添障碍。根据我国国情与政治经济长期发展趋势,提出以人民币国际信用的建立和对外经贸多元化作为主要政策着眼点,制订审慎的短期与长期政策组合战略,以期化解当前危机并进一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保障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应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贷危机导致的经济不景气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断蔓延,其中的影响也逐渐深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等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本国的经济,但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通过分析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的影响推论出我国在这种外部环境下应作出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指出,2013年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扩大内需,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发展内生活力和动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针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他强调指出,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与增长,G20各国应继续将促进复苏、增长和就业作为当前首要任务,采取切实可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加快推动结构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源,并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