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工民主党中央在今年“两会”上提出,我国目前的环境标准体系尚难以完全胜任有效保障公众健康的任务,亟须建立以公众健康保障为中心的环境标准制度。提案建议,第一,以保障公众健康为中心对我国现行环境标准进行全面评估,提出修订规划,以公众健康保障为中心,构建环境标准体系。第二,尽快将涉及公众健康的特定标准纳入环境标准体系中,积极研究制订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评价与判定标准、环境污染健康影响的监测标准、环境健康影响评价与风险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2.
周卫 《环境经济》2012,(11):21-25
环境标准制定的科学性、环境标准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以及环境标准制定过程中的部门间协调是我国当前环境标准制度所存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军 《环境经济》2014,(9):14-16
正新环境:作为连续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您12年来多次领衔提出修改《环境保护法》的议案,并几乎参与了新环保法修订的全过程。新环保法第39条关于环境与健康保护制度的条文,在法案临通过前才确定加入。听说您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您为什么要力推这一制度入法呢?吕忠梅: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直是以高资源消耗和高环境污染为代价,而除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更大、更惨重的代价是人群健康受到的损害。目前,我国每15秒钟确诊一例癌症患者。虽然癌症的发病机理很复杂,但环境污染是公认的一条重要原因。雾霾天、酱油水、重金属土壤等因素,都会通过呼吸、饮用水、食物进入人体,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污染物从排放到进入人体,最后造成健康危害,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  相似文献   

4.
环境标准体现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性要求,是环境法制建设的基础。在以“三个转变”指导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新阶段,提高环境标准、完善环境标准体系更是改善经济发展质量的催化剂,是用环境保护的要求来优化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是提升公众环境意识和引导友善环境行为的主要方式,也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新《环境保护法》第九条作为我国环境教育的"宪法性条款",对推动环境教育发展有重大意义。但是,当前中国环境教育存在着体系不健全、缺乏资金和师资保障等困难。因此,新《环境保护法》中"环境教育"条款的有效实施面临诸多阻碍。纵观国外的环境教育实践,是通过立法不断提升和推进的过程。未来中国的环境教育应当以立法为出路,构建完善的环境教育法律制度,以实现环境教育长期稳定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别涛 《环境经济》2012,(11):10-11
《环境保护法》在环保领域的法律框架体系中事实上居于基础性、综合性地位,建议国家立法机关应当按照基本法的定位,改好环保法。一、中国环境立法在起步之初,就有制定环境保护基本法律的设想。1979年9月11日,时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李超伯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草案)>的说明》指出:制定该法的初步设想,就是"将《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基  相似文献   

7.
万美 《时代经贸》2010,(12):89-90
《国家环境政策法》(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Act of 1969,以下简称NEPA)是美国在经历了高速经济发展给环境质量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后,专门为环境保护制定了一项法案。它鼓励建立一种人与环境之间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是为了人类的健康福利而预防或减少环境损害;另一方面还考虑到国家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深化对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认识,并设立国际环境质量委员会。为了保障NEPA的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成为具体实施和监督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正一、公益诉讼赔偿金归谁所有?《民事诉讼法》和新《环境保护法》只规定,符合公益诉讼法定条件的原告,享有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但没有明确原告是否可以请求金钱损害赔偿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当一项环境行为既损害环境公益又损害环境私益时,环境私益的受害者可以通过提起环境私益侵权救济之诉,要求得到赔偿或是补偿。那么,环境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赔偿问题怎么办呢?目  相似文献   

9.
《环境经济》2006,(B01):28-2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25号)和《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管理规定》(第83号令),为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环保用和可能造成环境危害微生物菌剂(以下简称“微生物菌剂”)的安全应用,现就加强微生物菌剂进出口环境安全管理和卫生检疫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严峻,土壤污染已对人体健康、土壤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然而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供给与系统性严重不足,现有立法呈现分散碎片的特征,存在明显的结构与功能缺陷,远不能满足土壤污染防治的现实需要。我国需要借鉴域外国家和地区土壤污染防治选进立法经验,在整体环境观指导下,运用系统论及其方法,实现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系统化。我国需要修改《环境保护法》以实现对各环境介质的系统污染控制;需要制定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系统规定土壤污染防治各项制度,统一土壤污染监管体制,保障公众参与土壤污染防治的权利;需要完善并逐步提高土壤环境质量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1.
《环境经济》2012,(12):71-71
<正>《环境经济》杂志,是由国家环境保护部主管,中国环境报社主办的国内权威性环境经济期刊,是环保系统的核心期刊。杂志以宣传科学发展,倡导循环经济,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生态文明作为自己的办刊宗旨。现明年征订工作已经开始,凡订阅《环境经济》杂志者,仍可获赠《环保工作资料选》。《环境经济》杂志为月刊,每月10日出版,全年订阅价144元。《环保工作资料选》为国家环境保护部机关内部资料性刊物,主要栏目有:领导讲话、环境管理、环境标准、法制园地、工作研究、环境保护大事记等。  相似文献   

12.
《环境经济》2013,(Z1):119
《环境经济》杂志,是由国家环境保护部主管,中国环境报社主办的国内权威性环境经济期刊,是环保系统的核心期刊。杂志以宣传科学发展,倡导循环经济,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生态文明作为自己的办刊宗旨。现征订工作已经开始,凡订阅《环境经济》杂志者,仍可获赠《环保工作资料选》。《环境经济》杂志为月刊,每月10日出版,全年订阅价144元。《环保工作资料选》为国家环境保护部机关内部资料性刊物,主要栏目有:领导讲话、环境管理、环境标准、法制园地、工作研究、环境保护大事记等。本资料选将随  相似文献   

13.
陈廷榔 《环境经济》2011,(12):63-63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和臭氧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回应了公众的关切,也顺应了环境保护发展的大趋势。从PM10到PM2.5,对环境管理来讲是一个巨大的跨越。对社会发展来讲是一个显著的进步。由于环境标准对污染防治、产业结构以及城市发展布局等具有引导、倒逼作用,新标准将会给环境管理目标、污染防治方式等带...  相似文献   

14.
《环境经济》2007,(2):29-3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局决定开展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活动,并制定了《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你们按照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国家级生态村的创建工作,改善农村生产与生活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政策发布     
《环境经济》2013,(Z1):14-15
环保部审议并原则通过《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保部日前召开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会议认为,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量持续增加,化学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使用、回收和废物处置等多个环节的环境风险日益加大。加强化学品环境管理、防控环境风险已成为"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时期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解决影响科学  相似文献   

16.
竺效 《环境经济》2013,(5):42-43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由一国的最主要环境立法予以确认,也已成为环境立法技术发展的国际趋势。我国自1973年便"自主"产生了可与当代西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概念相媲美的"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的政策口号。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现已失效)第4条在我国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了上述思想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该试行法第8条还曾进一步规定:"公民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有权监督、检举和控告。被检  相似文献   

17.
《环境经济》2013,(6):73
制定和实施环境经济政策,是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的创新之一,也是环保部门参与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突破口。2011年,环保部首次出台了《"十二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经济政策建设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全国环境经济政策建设的蓝图。为了给广大读者,尤其是广大环保工作者提供平台,为创新环境经济政策积极建言献策,以更好地适应新  相似文献   

18.
正环境法学专家常纪文最近围绕立法、执法等6个方面,阐述了解决邻避现象的社会和法律对策。在立法方面,依照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有关保障公民环境知情权、财产权、人格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同时,健全立法,保障企业依法获得的企业设立权、污染物排放权和资源开发权;促进生态环境补偿和赔偿的法制化、标准化和市场化,使公民的房产权等权益受损时,能够得到及时、公正的补偿,杜绝小闹小补偿、大  相似文献   

19.
刘蔚 《环境经济》2014,(6):21-21
正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也越来越严厉。无论是去年6月发布的"两高"司法解释,还是今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严惩、重责,都被解读成关键词。这一态势无疑是众多环保工作者期盼许久的。毕竟,只有严惩环境违法者,才能对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强大的震慑力。但近期以来,在环境违法案件中,环保系统工作人员被问责的事件不断曝光。面对这一局面,有些基层环保工作者不免产生疑问:环保工作本来就困难重重,现在风险又越来越大,对环保工作的履职要求是不是过于严格了?  相似文献   

20.
正新环保法明确了环境与健康保护制度,开启了我国环境与健康保护工作法制化的新征程。环境与健康是世界性问题。近30年来,作为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也面临着环境与健康问题的重大挑战。加强环境与健康工作,认真研究、切实把握当前环境与健康问题的基本特点和目标任务,是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的必然趋势。一、不让环境危害健康是人民群众应有的重要权益有人说,环境与健康工作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此话并非言过其实,因为不让环境危害群众健康,是环境与健康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环境保护事业"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