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平稳,消费率不断下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影响居民消费能力的因素看,占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缓慢,消费能力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产品价格偏低,以及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农民进城就业、参与城市经济发展并从中受益。其次,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逐步加剧,加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就业形势严峻,下岗失业人员较多,在岗工人工资收入增长不快,城镇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较慢,消费能力也…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外部形势不容乐观,保障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扩大内需是积极有效的途径。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消费就会提高40%,投资则会提高50%;如果能够完全释放进入城镇农民的消费潜能,城镇化会拉动经济1~2个百分点的增长。因此,应将城镇化真正作为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保障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一、城镇化过程中农民非农就业基本情况我国城镇化建设已进入了一个转折期,中小城市和乡镇蓬勃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而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的核心是让农民进城后真正融入城市经济生活中,使农民与市民一样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更幸福美好的生活.但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人际交往、社会管理等方面障碍的存在影响了农民进城.政府部门需要切实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户籍等这样一些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为农民进城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4.
和以往农民工进城打工不同,现阶段农民进县城的目的和动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对W县的调研访谈发现,目前农产品主产区农民进城主要有常住型、候鸟型、流量型和未来投资型四种形态。从人群结构、生计方式、教育资源、进城动机、留城意愿、城镇化形式等方面来看,当前农产品主产区农民进城有其自身特点。基础教育、稳定就业、市民化生活方式是目前农产品主产区县域城镇化的三大动力来源。只有当三者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才可能让进城农民自主选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否则仅仅是县域城镇化的流量和中间留量,进城农民最终会返乡。要从进城农民的视角考虑,警惕县域城镇化的认识误区,从基础教育、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积极推动农民自主选择参与县域城镇化。  相似文献   

5.
杜明翠 《数据》2013,(3):18-19
在过往的一年,北京市多项惠民利民政策密集出台,对农民增收大有裨益。受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稳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城乡一体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生代群体消费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2012年京郊农民收入得到切实增长,且收入结构趋向城镇化,消费趋向高端化、时尚化和信息化。收入增速超越城镇、超越GDP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随着直辖以来,重庆市经济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差距却仍然相当显著。通过实证分析指出,重庆市城镇和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其相应群体的平均消费倾向有显著的负作用;从而得出结论,重庆市应高度重视城乡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差距,通过不断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进城农民就业问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青岛日前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推出6项承诺措施。这6项承诺是:为进城务工者实行全程免费服务,建立进城务工者“快速求职通道”,保障进城务工工资,开通进城务工求职咨询服务电话,进一步规范社会职业介绍机构中介行为和为进城务工者真情提醒。为此,青岛成立了首家专为农民进城务工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外来从业人员职业介绍中心,为进城农民提供就业前指导、职业介绍、信息查询、合同鉴证、维权服务等全程免费服务。在中心内,进城务工者可以系统学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公民道德规范、治安交通、…  相似文献   

8.
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2004年新春伊始,中央一号文件将增加农民收入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之一就是“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为什么要如此强调“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原因不外两个方面:一是农民进城就业极端重要;二是进城农民的就业环境确实需要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是  相似文献   

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内生增长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实现这一目标,最为重要的则是居民消费水平的有效提升,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困境的破解。基于此,本文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NLS)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跨时期分析,结果发现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表现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并没有完全遵循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七五”时期和“八五”时期,城乡居民边际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增;“九五”时期及以后,城镇居民边际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则仍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增。从收入结构视角看,农民边际消费仅随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加而递增,而城镇居民边际消费随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由于农民收入增长质量较低,而且收入结构不合理,从而直接导致农民消费水平低下且结构不合理,因此,提升农民消费水平,迫切需要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0.
尧翠君 《企业导报》2016,(5):184+186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无论是从消费总额还是人口规模上看,农村占据了重要份额,扩大消费需求,最大的潜力在农村。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有效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发展文化教育是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途径,因为文化教育水平不仅是影响居民就业和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而且关系到农村居民的消费知识的增长和技能的提高、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和消费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城镇化工作正在如火如茶的进行,而保障农民基本的生存权益则是城镇化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维护农民进城后的生存权益是党和政府的执政要求、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城镇化得以健康进行的保障,然而在城镇化过程中却存在强征强拆、二次空心化和农民生活无法有效保障等问题,文章从农民的道义经济理论视角出发,就城镇化过程中如何保障农民生存权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开发》2015,(29):141-142
文章通过分析陕西省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呈逐渐扩大态势及陕西省农村基尼系数的变化轨迹,得出结论: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严重制约了陕西省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付智勇 《价值工程》2011,30(7):128-129
当前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扩大内需。在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消费需求潜力巨大,大力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通过走访农户、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咸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作了调查,透过农村消费需求的现状,对制约当前咸阳农民消费需求扩大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秦选龙 《企业导报》2014,(10):20-21
<正>一、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陕西目前有2700多万农村居民,占全省人口70%左右,是个非常庞大的消费群体,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正在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群体。农村人均消费水平的微略增长,就会大大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为此进行过的测算:农村居民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就陕西而言,如果每个农民多消费1元钱,就会拉动陕西消费需求5千多万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我国1978-2003年农村收入及消费的年度数据,分析了经济体剥转变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受经济制度变迁影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和收入在这一时期不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呈降低趋势;农村居民的滇费行为对同期收入的敏感度较强,短期政策对农民滇费支出的影响较大,从而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支持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有效途径;同时,我国农村居民受收入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的理性预期消费行为也进一步显著。  相似文献   

16.
袁志远 《经济界》2013,(5):41-48
以1993年以来农民的收入变动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差异。在此基础上选取GDP、城镇化率等指标实证分析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因素,得出GDP、非预期收入以及城镇居民在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对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较大的正向作用、而城镇化进程与物价对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有反向作用的结论,并提出城镇化进城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合理规划城镇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1980~2012年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量与人均消费支出增量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消费波动有39.3%来自于收入波动的影响,说明陕西省农村居民短期收入预算对消费约束较大,因此保持陕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稳定性,是打开陕西省农村消费市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增加农村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增加农村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总体设想 1.增加农村居民纯收入.(1)继续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2)继续加快增加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  相似文献   

19.
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角度出发,扩大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关键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而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做到改造传统农业,建立现代农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造传统农民,培养现代农民;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乡收入以及产生这种差距的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是目前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原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不可或缺的发展阶段。城市产业发展要通过核心技术的突破,壮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并以此为骨干带动、扩展我国庞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有利于推进我国农村非农化就业和大量剩余农民进城。正确认识和判断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必须对产生我国城镇化的原因、动力和本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