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截止到2013年底,城镇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3.7%,达到世界城镇化平均水平。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我国的城镇化不是"人"的城镇化,而是"土地"的城镇化。长期居住在城市的2亿多打工人员游离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未能在城镇入户成为城市人。一些城市盲目扩张,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不足造成承载超容、生态受损,以及耕地被大量挤占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0年~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从36.92%提高到49.68%,增长12.7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从4.59亿人增加到6.66亿人,增长量相当于英国、德国和法国的城镇人口总和。年新增城镇人口2068万人,相当于澳大利亚的总人口。城镇化的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城镇化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迅速增加,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处于加速阶段,平均大约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2006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3.9%,全国有小城镇近6万个,每个小城镇的非农业人口为2000-3000人,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26.11M2,城镇道路总长达30.8万km,道路面积41.6亿m2,人均城镇道路面积达8.34 m2.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经历的一种趋势。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和服务业从业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农业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一般在75%-80%,甚至更高。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我国的城镇化比率也得到了大幅提高。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发布。《规划》指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分析人士认为,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未来房地产市场容量增长的持续动力。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2亿多人,乡村人口减少了1.3亿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这部分人口的住房需求十分庞大,假设人均住房  相似文献   

6.
汪光焘 《房地产导刊》2012,(10):35-37,34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27%。城镇人口为6.9亿人,“十二五”期间,预计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2100万人。此外,我国每年有2.1亿农村人口在流动,7000万城市人口在流动。我们面临的是资源短缺、生态退化、污染严重等资源和环境问题,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是中国面临的长期挑战。  相似文献   

7.
《城市经济》2006,(2):4-12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逐步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趋势.21世纪初,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第四波浪潮”后,正以迅猛之势汇入全球城镇化发展浪潮,农村人口加速向城镇转移,现代化工业加速向城镇集聚,推动经济社会加速向前发展。我国城市总数已从1990年的467个增加到2005年的661个,其中50万人以下的中小城市达到533个;建制镇总数达到2.06万个。城镇人口从1990年的3.02亿增加到2005年的5.4亿。  相似文献   

8.
吕春梅 《上海房地》2010,(12):38-41
据测算,2020年我国要达到城镇化率60%、工业化率70%的目标,需要增加1.5亿亩建设用地。而在18亿亩耕地红线下,未来13年实际可以增加的建设用地不足3000万亩。1.2亿亩建设用地缺口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严重的资源约束。解决建设用地缺口的关键在于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向城市建设用地合理有序有效流转,这对我国的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贾康 《英才》2013,(4):26-26
当下的重大现实问题,是农村基本农田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如何合理化。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成长的有力引擎和源泉。新型城镇化要以"市民化"为核心,以完成弥合二元经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基本取向,这需要以"一元化"的公共财政作为支持后盾。我国城镇化率以每年约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11年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1.27%,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水平一路上升是30余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人增加到2013年的7.3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3.73%,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然而,部分城镇为片面追求规模扩张而牺牲生态环境的现象较为突出,雾霾天气等重度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镇化的基本态势、战略重点和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准情形下,2010—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总规模均年增长1,650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56%左右,城镇总人口将达到8亿左右。这个时候我国城镇化的战略重点和政策取向是:继续扩大城镇人口规模,更加注重提高城镇化得质量;根据各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结合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优化城市在国土空间上的布局,提升沿海和东北城市人口承载量,促进形成中部城市群体系,着力培养可持续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推进城镇化,使城乡居民公平分享城镇化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经济规模迅速扩张,有限国土空间面临承载规模更大、强度更高的经济社会活动。根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预测,到2033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峰值15亿人左右,按照70%的城镇化率计算,到时城镇人口将在10亿人左右,比2010年6.7亿的城镇  相似文献   

13.
最近,新华社正式公布: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了1.32亿,且以每年3.2%的速度急剧增长.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比例超过18%.2040年至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将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4.
王菁 《上海房地》2000,(12):44-45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90年代以来,我国老年人口平均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已经符合国际老年人口标准(当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比重的10%以  相似文献   

15.
正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作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1978年至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当前,我国城镇化率为53.7%,仍处于城镇化率快速增长的区间,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国家在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中,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出城镇化必须进入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镇化绩效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绩效 "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比较曲折 的过程。改革开放前,城镇化进程十 分缓慢。1949 年,中国城镇人口为 5765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54182 万人 的比重为10.64%,达到国际城镇化的 起步标准。1978 年,中国城镇人口仅 为17245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96259 万人的比重为17.92%。也就是说, 1949 年至1978 年,城镇化率由10.64% 增加到17.92%,年均增长0.26 个百 分点;城市数量由136 个增加到193 个,年均增加2 个。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 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土地资源稀缺问题日益凸显。合理配置好、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目前,在我国3.73亿亩城乡建设用地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占65%以上。因此,合理地进行  相似文献   

18.
谢泽锋 《英才》2012,(12):120-121
中国采取先进行工业化的做法,导致城镇化远远滞后,还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弊端积重难返。纵观各个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也不例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道:"中国城镇化率超过50%,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自2003年开始,我国各地开始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按"同地、同价、同权"的原则,纳入统一的土地市场。这一举措将有利于盘活农村原有的建设用地,从而大大减轻对新增建设用地需求的压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却很难实现"同地、同价、同权"。因此,从多个方面分析这种现象产生原因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自2003年开始,我国各地开始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按“同地、同价、同权”的原则,纳入统一的土地市场。这一举措将有利于盘活农村原有的建设用地,从而大大减轻对新增建设用地需求的压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却很难实现“同地、同价、同权”。因此,从多个方面分析这种现象产生原因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