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的发展,中国经济体量逐渐扩大,我国的纺织业长期保持着贸易顺差,但在价值链分工的背景下,面临着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价格竞争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大的处境。本文通过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等分析我国纺织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下游、国际分工的影响以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但研究发现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加工装配的低阶段,获得较低的利益。因此文章从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现状出发,提出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高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又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时策。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与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健 《价值工程》2006,25(9):47-4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中,以集群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促进国别或区域经济发展中逐渐显示出其重要性。本文在此结合我国在大规模承接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分析产业集群与我国在全球制造业产业价值链体系中的位置提升。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经济竞争也是技术竞争,技术进步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我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由经济大国发展成为经济强国,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就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充分利用国际技术外溢效应,不断学习和掌握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通过持续的技术进步,形成自身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并逐步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家问相互依存度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特征。在国际分工的新格局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管理咨询成为了国际分工背景下又一个竞争的领域。随着生产和投资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向全球扩张,全世界的跨国公司发展特别迅速,在跨国公司全球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为管理咨询提供了市场,促进了管理咨询技术、人才、业务领域的发展,而管理咨询又促进了跨国公司的扩张。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两大趋势,全球城市选择高度专业化的生产者服务人微言轻其指挥、控制世界经济的产业基础.中国正在快速进行的城市化就特别注意城市化过程中的产业基础问题,因为其关系着城市化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城市产业的选择应根据国际产业分工的新规律来加以抉择,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区域,城市经济的发展应根据各地的优势备件,以产业链分工为基础构建新型产业分工体系,这会提高长三角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该区域城市经济快速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国等发达国家为重振实体经济、增加就业机会,纷纷实施"再制造化"战略,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重塑制造业优势;新兴经济体和东盟等周边国家则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机会,加大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力度,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两头受压的困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分工中占据适当的位置,从而加速全球和自身的现代化进程。如果我们忽视资源禀赋和国际环境的差异,简单比照发达国家过去的经验设置现代化的具体的过程性指标体系,试图通过政府主导的行动来实现这些目标,就可能减缓实现最终目标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李新锋 《河北企业》2009,(11):43-4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分工专业化的发展,我国经济更加深入和全面融入了世界经济,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投资形式已经由原来单纯的引进外资、合资合作经营,变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地域多极化、投资形式多样化。由于劳动力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为全球提供产品和服务。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全球产业还要继续转移下去,分工还要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失衡状况并没有减缓,反而呈进一步加剧的态势。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全球经济也很难进入再平衡轨道。其主要原因是,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货币体系状况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1.
王成 《企业导报》2011,(1):11-12
跨国公司不仅改变了国际分工实现途径的单一化,而且还从知识分工、产业价值链和市场等维度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扩展。发达国家正是利用了跨国公司与国际分工之间的这种内在关系,从而奠定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当今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我国就要大力发展跨国公司,积极利用国际分工体系来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以达到促使我国产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看,传统食品加工产业尤其是其中低端领域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国家间低价竞争日益激烈;而中高端领域,则被发达国家牢牢把握,并在行业关键技术、核心设备中占据优势地位,导致发展中国家的食品加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不足。在此背景下,我国食品加工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意义重大,有助于国内食品加工产业实现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并加快食品加工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应聚焦科技创新,以装备工艺和管理能力创新提升食品加工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重视培育行业品牌,加速培育世界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努力实现食品加工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升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垂直分工演进的全球价值链是当前国际产业组织的典型模式。在借鉴Hay和Morris两阶段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垂直分工的动态演进规律,对垂直分工演变、价值链重构与“低端锁定”突破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知识、技术要素的投入有助于改善南北贸易收益不平衡的现状;提升知识要素投入量,可以削弱跨国领航企业自上而下的绝对优势地位,从而提升后发工业国的国际分工收益,达到“低端锁定”突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基于垂直分工演进的全球价值链是当前国际产业组织的典型模式。在借鉴Hay和Morris两阶段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垂直分工的动态演进规律,对垂直分工演变、价值链重构与"低端锁定"突破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知识、技术要素的投入有助于改善南北贸易收益不平衡的现状;提升知识要素投入量,可以削弱跨国领航企业自上而下的绝对优势地位,从而提升后发工业国的国际分工收益,达到"低端锁定"突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内陆无水港的发展总体起步较晚,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大内陆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需求日益强烈,急需构筑面向全球市场的国际物流通道。与此同时,随着沿海港口市场货源竞争日趋激烈,急需到内陆地区拓展市场腹地,吸引货源。两种需求的直接碰撞拉开了我国沿海港口与内陆地区合作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聚焦中国优势制造业,通过使用基于贸易增加值数据分解的框架测算连续20年的中国数据,分析和评估我国优势制造业的竞争力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在优势制造业方面,中国制造业整体具有明显优势,其中的中、高技术行业相对于低技术和新兴制造业,更具显著竞争力;以核电、航空和高铁为代表的高技术行业、新兴制造业的中间品出口主要是依靠国内增加值的中间品出口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而代表低技术行业的纺织业依靠融入全球价值链保持全球同行业的竞争优势;在全球垂直专业化深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优势制造业中普遍存在参与国际分工的依赖程度弱化的趋势,而竞争力提升和价值链攀升具有依靠国内增加值质量提升的内化特点。  相似文献   

17.
《乡镇企业导报》2013,(8):F0002-F00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成功融入全球经济和产业分工体系之中。但在2012年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上。中国仅居第27位。与GDP世界第二形成强烈反差。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始终是制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产业安全问题是当代世界各国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问题。本文在全球生产网络体系国际分工模式背景之下,探讨这种新的分工模式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产业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国家产业安全研究的一般范式。  相似文献   

19.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国都出口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要素的流动比之前更快捷,不同的国家在生产同一产品中实行不同分工也越来越常见,自然而然形成了世界范围内不同的分工体系.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各国经济复苏乏力、国际总体需求萎靡不振和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泛滥的情况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怎样更好的参与全球分工,实现弯道超车,占领价值链的高端显得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20.
《企业经济》2019,(2):140-147
产业升级的内涵和类型与国际分工的演进过程息息相关。本文首先将国际分工的演进分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界定了产业升级的内涵。其次,依据国际分工演进三阶段将产业升级分为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竞争力升级和全球价值链升级三种类型,分别从产量成本比、产值成本比和价值增值三方面分析了三种产业升级的动力。再次,从升级动力和升级范围两个维度分析了三种产业升级形式的特点,并阐述了三种产业升级在时间上递进和空间上并存的内在关联。最后,从深入推进工业化、生产流程再造和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国产业升级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