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作为"七大国家战略"之一,并指出"要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而军民融合的一项关键内容就是推进军民之间知识产权成果的双向转化应用。2018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办公厅联合发  相似文献   

2.
正军民融合发展是中国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成果,是富国强军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审时度势,总揽全局,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促进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分别印发了《2015年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而有关军民融合的政策还将于近期密集出台。显然,军民融合发展在明确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已开始了提速的进程。这对有着典型军民融合特征的核工业来说,无疑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军民融合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军民融合战略的本质就是通过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和资源共享,形成既能军又能民的局面,在保障国家任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经济性,从而达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军民融合的进程中,对开拓性高端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然而,面对外部激  相似文献   

5.
罗琦 《中国核工业》2011,(10):38-4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创建46年来,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当前,我国核动力事业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军民融合为指导思想,以转变发展方式为突破口,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担当起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和推进核动力技术发展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3月2日,在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抓实干,紧抓快干,不断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军民融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国防科技工业既承担着国防装备研制的角色,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军民融合的最前沿,是实施军民融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6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接见"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参研参试代表时提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富国强军等发展战略均对航天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航天企业肩负着推动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8.
提案提要:核工业是典型的军民两用行业,既是国家战略威慑力量的核心,也是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防事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之路,这对核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八三五九所成立于1981年9月2日。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55年波澜壮阔的创新发展,八三五九所即将走过拼搏创业、跨越发展的30个春秋岁月。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八三五九所肩负起了"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神圣使命,为富国强军书写了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建所以来,按照"以军为本,军民融合"的发展战略,八三五九所军民产业两翼齐飞,多项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多项产品成为我国海军、二炮、空军的主战装备,研制的武器装备先后参加了国庆35周年、50周年、60周年  相似文献   

10.
<正>创建55年来,我国核工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科学发展道路。当前,核工业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我们必须以转变发展方式为突破口,切实担当起确保国防建设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11.
易芳 《中国纺织》2023,(Z6):60-61
<正>军民融合是国家发展战略,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是一项富国强军的重大举措。多年来一大批纺织新材料、新产品应用到国防军工领域,既促进了国防现代化建设,也催生了纺织行业一批颠覆性、引领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成为纺织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发展纺织军民两用技术也得到了政府、军队、纺织行业的高度重视。2023中国纺织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大会日前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2.
《中国核工业》2016,(3):35-35
<正>当前,我国核工业的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现行核产业体制已经制约了核工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急需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发展。当前核工业产业体制严重阻碍核强国建设一是现行体制不利于军民深度融合,严重阻碍了战略核威慑力量建设。在现行体制下,内耗不断,在项目实施中不仅没有对军用核动力等战略核威慑力量建设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而且由于人力、技术不够,不断造成人力财力的流失和稀释,削弱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带来的对核威慑力量建设的经济支撑。民用核产业经济的发展对核军工的基础研发、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反哺不够,军民融合的国家战略和以民养军的共享共担机制得不到体制上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武器装备实战化运用理念日趋深入,用户对装备综合保障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军委提出了"能打仗、打胜仗""坚持作战需求的根本牵引、实战化运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装备建设一系列指示精神,明确了"两成两力"建设目标,将装备保障能力提升至与战斗力同等重要的水平。提升装备实战化保障能力,构建军民融合装备保障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实现全生命周期综  相似文献   

14.
美俄航空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国外航空工业的体制、政策、寓军于民做法、军工技术转民用及军民互动政策对发展我国航空工业以及贯彻和实施航空工业军民融合的战略都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拟从上述角度,选取了航空工业发展具有代表型的美国、俄罗斯两国家进行比较分析,先个体,后一般的总结出国外航空工业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一轮国防与军队改革赋予了军民融合新的内涵,也为航天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更深刻地认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促进军民融合深度、持续、良性、快速发展,是航天企业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一、新的军民融合战略内涵2016年1月1日,《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  相似文献   

16.
积极探索军民两用"双核心"商业新模式和"寓军于民"的柔性科研生产新体系,紧抓国家壮大生产性服务业的机遇,在圆满完成航天装备研制任务的同时,拓展海、陆、空等高端装备研制市场,同时投身国防科技工业及国民经济其它领域,走出富有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正军民融合发展日益成为国家推动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战略,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发布各项顶层政策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作为军民融合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累了大量自主创新技术,特别是近10年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先进军工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军民融合,就是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协同发展、共同建立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的过程。军民融合旨在打破军工产业与民用产业之间相互割裂的局面,实现技术共享、市场互通、资源共用,以满足国防和民用两种需要。目前,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已成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央更是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从战略高度显现未来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1月18日,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在成立10周年之际召开了"十年感恩,携手共进"2015年客户大会,邀请行业协会及客户代表共同总结、研讨、交流10年来的发展成果,旨在进一步促进军民融合,加快推动时代民芯公司军、民用产业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及协调发展。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中国家电协会、北京半导体协会以及部分客户代表肯定了时代民芯公司10年的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20.
正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京隆重召开。在习近平主席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强军、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军民融合发展、建设健康中国等战略都与核工业紧密相关。大会报告指出,要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军民融合一直是核工业的天然使命。中核集团作为军工企业,与中国国防军队建设发展密切相关。中核集团将持续以强军为首责,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