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6,(15)
公司中小股东常处于弱势地位,保护公司中小股东权利满足股东平等原则要求且利于实现公司持续发展。在我国《公司法》中对小股东权利保护的制度设计应考虑对股东质询权加以规范,扩大累积投票制的适用范围并实行强制性累积投票制度,规定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程序,规定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具体适用条件等。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本联邦法适用范围 1.根据《俄罗斯联邦民法典》,本联邦法规定股份公司的创建、重组和解散程序,规定股份公司的法律地位及其股东的权利和义务,保障股东的权利和利益(2001年8月7日第120号联邦法修订版)。  相似文献   

3.
周星 《商业科技》2014,(8):194-194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指的是对公司股东会(大会)决议持异议的股东,在规定情形下,享有的要求公司以公平合理的对价回购其股份,以退出公司的权利。我国《公司法》相关规定存在着规范不统一,行使程序不明确,适用范围过窄等缺陷。本文以新《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为基础,分析其存在的缺陷,对完善相关立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工商企字[2000]第140号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关于变更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有关问题的请示》(内工商函字[2000]91号)收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1999年6月12日国务院批准修订 ,1999年6月23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90号发布) ,经研究 ,答复如下 :一、有限责任公司变更法定代表人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 ,应由公司章程依法作出规定。有限责任公司修改章程的决议 ,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按出资比例)的股东通过。二、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  相似文献   

5.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的概述是从新《公司法》规定出发,对我国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的内容、制定修改、登记公示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的内容根据其效力不同,分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和任意记载事项。其中,公司名称和住所、公司经营范围、公司注册资本、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公司法定代表人七项属于绝对必记载事项,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属于任意记载事项。  相似文献   

6.
国鹏 《商场现代化》2006,(33):256-257
一、案情简介在新《公司法》实施前夕,曾经发生这样一个案件:甲公司由股东A和股东B共同设立,其中股东A占67%的股份,股东B占33%的股份。公司在2004年没有分红,股东B以甲公司存在利润为由,起诉至法院要求分取红利。在诉讼过程中,原告认为按照原《公司法》第四条的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等权利,按照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股东有权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04年公司存在利润,就应当分配,至于利润分配数额可以通过申请审计评估得出。被告主张原告的诉讼请求应当依法予以驳回。理由之一是程序不合法。公司的…  相似文献   

7.
信息专列     
《价格与市场》2014,(1):47-48
违法排放污染物逾期不改正的可连续处罚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6次会议对《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修改二稿)》审议后进一步修改,并表决通过,201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最终稿以"全面发展集中供热"取代"优先发展集中供热",并增加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司法对受压迫股东提供了两类救济路径,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原则性规定层面,《公司法》第20条第1款、第2款中的"滥用股东权利"缺乏阐释,司法实践中对此认定模糊,一些利益受损股东并不能依据该条获得充分的救济,法院对第2款规定的救济方式理解亦不一致。具体性规定层面,《公司法》第22条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缺乏灵活性,也未与《公司法》第20条第1款、第2款相联结。《公司法》第74条的适用情形有限,无法有效保护受压迫股东的退出利益。从为受压迫股东提供体系化保护角度分析,上述法条之间也缺乏互动与协调。结合我国立法现实及司法实践,在适当借鉴英美法相关规则的基础上,我国《公司法》对受压迫股东救济路径的完善应从增设有关"滥用股东权利"的司法解释,将股东压迫内涵纳入到"滥用股东权利"项下,协调《公司法》第22条、第74条和第20条第1款、第2款之间的规定着手。  相似文献   

9.
<正> 股权是指股东基于其在公司中所持的股份或出资而享有的法定权利。《公司法》第4条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现行法律在确认股东有权转让股权的同时,又对股权转让的程序、对象等诸多方面作出特别规定:一、转让程序上的法律规定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自由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出资。但向第三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股东依法转让其出资后,由公司将受让人  相似文献   

10.
一、原有制度与规定问题原《公司法》对法人财产权的界定模糊不清,没有明确规定公司股东作为投资者享有股东权,在规定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时,将公司财产所有权与国家所有权相混淆。二、修改《公司法》中的专家建议1.应当明确界定公司法人财产权,即公司对股东投资形成的法人财产享有所有权及其他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2.应当明确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股东权,避免导致将公司财产与股权相混同,出现以公司财产清偿股东债务的情况。(建议稿第4条)3.删除“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物价》2006,(4):3-5
国务院决定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十四条修改为:“本规定第四条至第十一条规定中的违法所得,属于价格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多付价款的.责令经营者限期退还。难以查找多付价款的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的,责令公告查找。  相似文献   

12.
浅谈股东知情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东知情权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享有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股东权利,是其他核心权利得以实现和落实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现代公司法的发展,对股东权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公司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新公司法中有多款对保护股东知情权作了规定,但在实践中公司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在行使自己知情权时仍遇到很多问题,对此仍需完善和细化《公司法》关于股东知情权的一些规定,使其更有可操作性,也使股东在实践中更切实有效地行使自己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2月28日,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劳动合同法》的决定("以下简称新《劳动合同法》"),并已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修正案主要针对劳务派遣相关问题在原《劳动合同法》基础上作出了修改和进一步规定,为此,就新《劳动合同法》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张登 《上海商业》2023,(12):197-199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维护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这一特点而产生的。当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后,对《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20条规定的“反悔权”在新一轮《公司法》修改中需要对其产生的争议详细的明确。对于“反悔权”的正当性需要通过立法目的和利益衡量角度来进行阐释,“反悔权”与股东优先购买权维护有限公司的人合性没有冲突,且有助于股东的意思自治,还可以弥补优先购买权的不足和漏洞。对于《公司法》修改过程中要明确规定出让股东“反悔权”的行使方式、行使期限以及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贸导刊》2015,(10):28-29
<正>一、总体改革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此次修改《立法法》,进一步明确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专属立法权事项。一是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明确"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二是根据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规定,将《立法法》第八条第六  相似文献   

16.
张韦碧 《华商》2008,(15):175-175
公司的正常运行是通过公司管理机构行使职权和股东行使股东权利实现的。当股东之间或公司管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激化到一定程度时,无法按照公司法规定的表决制度作出决议,就会出现公司运行的障碍。公司法确立了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制度,赋予了中小股东的解散公司请求权。国家在立法制度上一方面要协调和调整好利益间的冲突,另一方面也要给公司留下自治空间,不能在打破公司僵局问题上"一刀切"。  相似文献   

17.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违法案件审批规定第一条为了加强办案工作,根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试行)》第三十九条,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立案查处的违法案件,均适用本规定。第三条案件审批应当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案,加强上级机关对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两权分离"成为主流的公司治理模式,如何保障知情权、如何行使知情权成为股东日益重视的问题,需要对其加以研究。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首先界定股东知情权的概念,并分析其产生的法理基础。在此基础上,对股东知情权从行使主体、权利涵盖范围、股东行使权利主观目的正当性及其证明几个方面加以讨论,再结合《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的相关规定,对股东如何行使其权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审批制度避免随意办案河北省工商局经检处早在国家工商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检查处理投机倒把违法违章案件程序的规定(试行》出台前的1986年,我局就制定了《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经济案件试行程序》。除对立案数额标准及权限作了明确规定外,还严格规定了审批...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你局《关于公司股东以借款形式部分抽回注册资本是否属于抽逃出资行为的请示》(苏工商犤2002犦9l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股东以出资方式将有关财产投入到公司后,该财产的所有权发生转移,成为公司的财产,公司依法对其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公司借款给股东,是公司依法享有其财产所有权的体现,股东与公司之间的这种关系属于借贷关系,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公司对合法借出的资金依法享有相应的债权,借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