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精辟、坚定阐述。也因此,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确定为“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何为节约集约用地?怎样节约集约用地才能守住耕地红线?制定政策者与执行政策者、专家学者与开发商、离退休老领导与现任官员……相关人等,因为承担的社会角色不同,理解不一定一致,但对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热情肯定是一致的。这些人究竟怎么看节约集约用地,为节约集约用地支了什么高招?看了本期深度阅读的人物专访版块,您心中自然有数。  相似文献   

2.
要闻速览     
高层信息●温家宝强调:要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郑重提出:“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之所以一定要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首先是因为它事关国家的粮食安全。中国耕地面积保持在18亿亩,是充分考虑到我国的人均消耗粮食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土地》2008,(1):8-9
温家宝: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向全世界宣告:"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  相似文献   

5.
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全面解读耕地红线的内涵;保护耕地红线是我国耕地资源及其利用特点决定的,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需要,坚守耕地红线是应对当前所面临严峻形势的需要,坚守耕地红线就是掌控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坚守耕地红线要以节约集约用地为主线;通过"土地日"宣传契机,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切实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共识;要坚持内涵挖潜,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措施;通守健全、完善执法与服务机制,优化节约集约用地环境;同时要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与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6.
《农村工作通讯》2007,(6):20-20
今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郑重提出:“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之所以一定要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首先是因为它事关国家的粮食安全。中国耕地面积保持在18亿亩,是充分考虑到我国的人均消耗粮食量、耕地质量以及平均亩产等要素,实现粮食基本自足目标的一条生存底线。  相似文献   

7.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确保粮食安全、保障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条件。有关部门经科学测算。确定18亿亩是中国保护耕地的底线。党中央、国务院对耕地保护工作极其重视。温家宝总理近期还多次讲到: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  相似文献   

8.
初夏五月,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也如这个时节的气温,在渐渐趋热。新一轮规划修编的焦点,是如何保证18亿亩耕地红线的问题。几个月来,惯于打耕地主意的人,一是认为发展非突破“18亿亩”不可,二是认为谁也守不住这“18亿亩”,而且搬出历史和未来的种种数据证明以上这些固执的说法。保护这条红线和突破这条红  相似文献   

9.
2007年6月25日是第17个全国“土地日”。在这个事关中国人生存和发展的日子里,让我们重温2006年春天,当时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18亿亩耕地是未来五年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2006年9月,在国务院召开的149次常务会上,国务院领导再次强调,18亿亩耕地的红线坚决不能突破,不仅要管到2010年,而且要管到2020年甚至更长时间。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不仅是为了保证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是为了保障中国经济长期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较长篇幅阐述了土地和房地产问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热议土地和房地产问题,一致呼声是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长期确保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以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房地产方面,强烈呼请政府把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纳入公共管理和社会服  相似文献   

11.
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但是,合理、高效地利用耕地,也是尤为重要的.规模经营有利于农民增收,还有利于农业机械的使用、合理灌溉、节约农用物资和降低经营成本.建议在保证耕地面积的同时,推动土地流转,鼓励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2.
贺斐 《中国土地》2012,(5):42-43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耕地占补平衡,是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大举措.保持稳定的耕地面积和质量,切实提高补充耕地能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升耕地保护和用地保障能力,是国土部门解决土地利用问题和破解“双保”难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齐鲁粮食》2008,(11):38
18亿亩耕地是条必须坚守的红线,但是,“红线”位置在哪?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负小苏今日表示.通过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将查清每一块耕地和基本农田的面积、位置和保护等情况,明确耕地和基本农田“红线”位置。  相似文献   

14.
<正>为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我国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并且在土地管理政策上明确限制耕地的跨省(市、区)占补平衡。但从目前政策实行的实际结果来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建设用地指标需求量较大,而国家分配的建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导致一些项目无法落地。在西部地区,虽然用指标征收土地,建造了不少工业园区,但由于西部很多地区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造成园区空置。这些问题的根  相似文献   

15.
约束与挑战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1.2亿公顷(18亿亩)耕地保有量,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18亿亩耕地,成为我们未来五年必须坚定不移守护、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如何保证18亿亩耕地保有量这个约束性指标的实现,国土资源部门任务艰巨,担子不轻。而最近的两则地政新闻,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深刻的“挑战”意味。一则,是最新公布的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的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比上年度净减少542.4万亩,全国人均耕地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土地>:为实现国家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决策.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3月31日,国土资源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保增长保红线"行动.可以说,这是加强土地管理和服务大局的重大举措,您如何看待这一部署?  相似文献   

17.
破题城镇化     
到2011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3%,若要达到80%的城镇化率目标,则意味着从2012年开始还有近3.89亿的农村人口要进城。以每平方公里居住1万人计算,我国的城镇化还要占用约0.58亿亩土地。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国家提出要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土资源部门同时面临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双重任务和压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土地资源现状,接着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继而指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粮食安全,更是为了保证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守住耕地红线的具体措施,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如何守住18亿亩耕地底线,这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是大非的问题。2007年春天到来的时候,国土资源部连续召开几次务虚会,与会的专家们围绕新一轮规划修编,提出了不少新见地、新思路。“18亿亩不保,17亿亩也守不住”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整个土地利用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修编工作的焦点。有人甚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张,耕地资源大量减少,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加强土地用途管制。农用地用途管制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管制主体错位、执法不严、手段单一等,解决的方法主要有改变现有的土地管理体制、建立政府官员综合考核机制、加大违法用地惩处力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