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从现实路径和中国特色两个维度出发,以内部结构变迁作为划分标准,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农业机械化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949—1962年农机大型化的起步阶段,1962—1978年的并驾齐驱阶段,1979—2003年的农机小型化阶段,以及2004年以后向农机大型化回归的阶段。随后,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经营制度和农机政策等因素对其发展轨迹的影响。本文发现,21世纪以来大规模的农业机械跨区服务成为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动力,并在土地细碎化、农村劳动力不足的双重约束下,保障了粮食供给。现阶段,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心一方面是从全域发展的视角构建本地或跨区的农机服务网络,注重服务模式创新,实现区域内和区域间农业机械资源的合理调配;另一方面需重视高端农机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利用科技促进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
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推进粮食安全的成就、经验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推进粮食安全成就显著,主要经验有:(1)粮食安全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必须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2)结构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推进粮食安全要在重视总量平衡的同时更加重视结构平衡;(3)推进粮食安全的制度和政策创新要注重激发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也要注意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维护粮食安全中的责任;(4)推进粮食安全要注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培育粮食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要增强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今后推进粮食安全需要注意粮食生产—消费空间距离拉大的影响,农产品价格下降、成本上升侵蚀农业增收能力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问题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粮食安全战略:演变路径和内在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乎人类生存发展和国家稳定富强的战略性问题。新中国成立至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经过多次调整,逐步建立起了相对稳固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保障目标和范围、实施方式和路径以及保障主体均发生了适应性变化,并形成了相应的演变路径。而正是"不变"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思想和"变"的粮食供求形势及生产约束性条件之间的矛盾性,持续推动着中国70年粮食安全战略的步步演变。基于当前的粮食安全战略部署和预期的粮食供需形势,只有极力提升粮食综合产能,持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引导全民节粮爱粮,并积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与时俱进地推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才能充分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粮食价格政策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价格的变动情况大体是:新中国成立初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基本上是自由定价;1953年-1984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统购、统销价格由国家制定,而且全国基本上是一个价格,购销价格长期倒挂;1985年实行合同定购,定  相似文献   

6.
农村基层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处于基础地位。2017年,党中央提出了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新思路,然而何以提出以及农村基层应该如何治理需要进一步厘清。本文勾画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治理重心向农村基层下移的四个阶段,农村治理重心下移各有不同的侧重,从早期集权化的意识形态控制、政治动员,中期形式放权中的管控与支配,到当前分权中的合作与共治理念的转变,反映了因应不同历史时期的治理需要调整基层治理方式,逐步从以政权建设维护政权稳定转向以社会治理维护政权稳定,垄断支配社会资源为基础的单一治理转向放权、包容为基础的合作治理,在多元主体参与的管理服务中促进认同、构建共识,共同应对基层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挑战。当前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对各级政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未来需要强化社会治理统辖经济社会发展的治理理念,建设农村基层服务资源承接平台及管理服务统筹机构、强化基层治理能力,优化配置基层政府人财物资源、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放权基层、形成以社会治理社会的现代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70年农业技术进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技术进步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和国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进步理论最早可以追溯至斯密关于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思想。20世纪50年代,新古典增长理论开始对广义技术进步率进行量化和测算,随后的内生增长理论又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对技术进步率进行了更准确的测度。在农业领域,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农业踏车理论、现代农业和人力资本理论以及农业发展阶段与资源互补论均试图从理论上解释技术进步与农业增长的关系。在农业技术进步测算方面,主要有索洛余值和生产函数法、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和随机前沿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方法对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总结了宝贵经验。然而,相关实证研究存在与经济增长理论脱节、测量方法和投入产出变量选取不当等问题,亟待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70年来农村自治经过了初步探索阶段、法治化建设阶段和成熟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自治发展的历史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出全面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建构其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乡村治理体系三条重要经验。基于农村自治70年发展的历史和经验,新时代农村自治要注重农村自治的民主基础,探索新时代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要推动农村自治的全面建设,实现国家法律和美德的有效衔接;要全面发挥乡贤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升村民自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是公有制的最主要实现形式。土地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和政策所规定的土地权属、利用和处置等权利及其关系的总和。当一个国家的土地制度严重束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或者制约土地要素功能发挥时,旨在激活土地要素、促进土地多元化功能发挥的改革就变得非常必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程表明,每一次农村土地制度变迁都是对农业和农村现实诉求的回应,继而又深刻影响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进程。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而只可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70年来,农业合作化经历了初步探索、曲折发展、突破创新和深化完善四个历史阶段,逐步形成了以社区股份合作社、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公司领办的股份合作社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合作社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和全国一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上海人民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落实中央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战略决策,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新要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国民经济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稳步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乡村社会秩序的发展遵循"礼治秩序"向"政治秩序"再转变为"法治秩序"的路径,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取代传统的乡绅阶层治理,标志着中国乡村社会进入"政治秩序"时代。经过七十年的发展,在现代化的催生下"法治秩序"逐渐形成,新型的乡村治理体系初现端倪。从目前的趋势看,结合"礼治秩序"和"法治秩序"将是未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方向,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乡村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农村集体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新体制机制,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梳理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改革和创新的过程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为进一步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千百年来,小农户一直是中国农业经营的绝对主力。在历次重大经济和社会危机中,数量庞大的小农户使农业农村成功发挥了"稳定器"和"蓄水池"的作用,关键时刻甚至"挽救"了中国宏观经济和社会稳定。但是也正是因为小农户是中国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面,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很长一个时期滞后于世界主要大国的水平。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随着市场化条件下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崛起,传统意义上的"小农经济"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国的农业发展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富有活力,并有望走出一条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所走过的反贫困历程,简要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中国不同阶段的减贫机制和主要经验。本文初步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减贫实践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建国初期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广义性减贫实践,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性扶贫实践,再到2013年以来精准脱贫攻坚的扶贫新实践。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增长和反贫困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初始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政府主导的开发式扶贫构成中国发展性减贫实践的核心;2013年的精准扶贫战略则是在强调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并重下的保障与开发有机结合的扶贫新实践。三个阶段相互衔接,减贫机制各有不同,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减贫故事  相似文献   

16.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云南粮油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乡居民吃饭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云南粮食产业发展概况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省私营粮商经营比重较大,国营粮食经营比较薄弱,粮食市场时常发生波动。1952年,粮食交易统一了计量单位,国营粮店开始放手销售粮食,云南  相似文献   

17.
<正>政府粮食储备是我国粮食安全管理的重要抓手。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粮食储备管理机构虽然几经变迁,但是我国粮食储备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中央统一领导为基础,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的统一体系。通过不断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机制,聚焦科学确定粮食储备功能和规模,不断健全和完善粮食储备运行机制,服务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乡村治理70年:历史演进与逻辑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乡村治理已经走过70年历程。系统梳理中国乡村治理70年的历史演进,深入剖析中国乡村治理的逻辑理路,有助于理解乡村现代化的历史与逻辑。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政策文本和目标导向为依据,将乡村治理的历史分为六个时期:土地改革时期、农业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探索时期、新农村建设时期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时期。运用治理理论框架剖析,70年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体现在四个方面:实现乡村现代化的目标、多组织共同参与、克服乡村现代化的主要矛盾、制度法律政策的变革与创新。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需要坚持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指导乡村治理更加理性和自觉地行动。  相似文献   

19.
《浙江林业》2009,(7):3-3
中央林业工作会议6月22—23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央召开的首次林业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了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粮食经济》2009,(10):9-10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