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蓝色粮仓”: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蓝色粮仓"是"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命题。本文在分析我国总体粮食安全形势的基础上,从海洋食物生产能力增长、居民营养供给、节约资源要素以及缓解陆域生态环境压力等方面阐述了"蓝色粮仓"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从创新养殖模式、发展远洋渔业和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深入论证了"蓝色粮仓"在食物供给方面所拥有的巨大潜力;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蓝色粮仓"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蓝色粮仓"建设,可充分挖掘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供给潜力,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近海捕捞、远洋捕捞、海水养殖等不同产业的生产特性,分别利用最大可持续生物产出分析、分海区捕捞量预测及捕捞份额分析、生产效率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动物性海洋水产品生产潜力进行了量化评估,并对离岸海水养殖、远洋磷虾捕捞等海产品潜在增长空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食物数量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或提供足够的食物,从数量上保证居民食物的消费需求的能力。它以发展生产、保障供给为特征,强调食物安全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权利。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我国食物供需面临的挑战,剖析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从食物消费、生产和贸易角度研究大食物观发展路径,提出保障全民营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本文建议引导居民采取可持续健康膳食模式,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降低营养食物价格和增加收入等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健康膳食;以居民多样化食物需求和大资源观为导向,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通过优化食物供给结构、挖掘多种资源、发展设施农业、研发未来食物、转型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完善全球食物供应链等路径,增强食物供给的可持续性。最后提出前置食物消费政策、扩大农业政策支持范围、优化支持方向、强化科技支撑、创新大协同管理机制和推进高水平开放等践行大食物观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海洋资源丰富的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粮仓迫在眉睫。论文对山东半岛蓝色粮仓构建的优势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山东半岛与日本在地理位置、气候、资源等条件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从学习借鉴的角度,对日本从栽培渔业主导阶段到海洋牧场发展阶段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在比较分析基础上,论文提出山东半岛蓝色粮仓建设具有可行性,日本发展海洋牧场的经验对于山东半岛蓝色粮仓建设具有借鉴价值,并对山东半岛蓝色粮仓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综合国内实地调研与定量测算,未来农业供求调控面临消费需求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农业生产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国际成本与品质优势明显、国内市场价格波动频繁等新挑战。本文按照确保居民基本营养需求、保障国内供给安全、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3大调控目标,依据膳食营养供给水平、居民食物消费偏好、国内资源保障水平、国际贸易风险程度、市场价格波动程度、人均农产品收益水平6大指标测算分析,遴选出3类、9种重点调控产品,并提出总体调控思路与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恩格尔系数看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幸  文博 《农村经济》2004,(2):59-60
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 2 0世纪中后期以来 ,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消费需求的变化并未引起食物供给相应的变化 ,农民依然追求高产 ,忽视优质食品生产。本文拟从恩格尔系数的角度来谈谈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的现状及成因 ,从而对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合理化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基于居民营养需求的中长期水产品供给与消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目前国内水产品供给与消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以2035年居民水产品消费量达到"膳食宝塔"推荐摄入量合理水平为基准,在保证中长期水产品供给既满足居民食用和其他途径消费需求,又不给渔业资源和内陆水域环境造成过度压力的基础上,测算得出我国水产品需求总量,提出中长期水产品供求战略。设定2035年居民水产品摄入量达到"膳食宝塔"均值摄入量(38.8kg/人·年),与之相对应的2025、2030和2035年居民食用水产品消费需求总量目标分别为4156.7万吨、4837.2万吨和5629.2万吨。据此建立生产消费平衡模型,经优化测算得出2025、2030和2035年对国内生产的供应总量应分别达到6784.7万吨、7319.9万吨和7995.7万吨。为实现2035年供给与消费目标,从"明确水产品食物战略定位、优化水产品消费结构、增加水产品生产供应"三个方面,并结合实施"国民鱼"培育工程,提出中长期我国水产品生产与消费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提出充分保障食物供给安全是农业强国的基本要求基础上,梳理中国农业政策从强调粮食安全向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调整完善,分析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面临的食物供给安全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各界主要将粮食等同于谷物,较少考虑食物多样性,与“大食物观”下统筹考虑食物供给的要求仍有差距;食物生产供给管理存在“重粮轻食”的现象,基于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仍面临挑战;面对持续增加的多样化食物需求和普遍存在的食物浪费与过量摄入问题,受制于农业资源少、产后损耗高等因素,仅以国内资源保障食物供给安全有不小压力。中国在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时,需要做好舆论引导和政策宣传,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树立大食物观”融入农业强国建设,推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树立大食物观下粮食生产与其他多样化食物资源开发相协调的发展思路和相关政策,借助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食物生产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发展海洋牧场构建“蓝色粮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阐述了海洋牧场的基本内涵,论述了发展海洋牧场对于推进“蓝色粮仓”建设的重要意义,海洋牧场是提升“蓝色粮仓”经济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发展“蓝色粮仓”多种产业的重要载体,是促进“蓝色粮仓”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是实现“蓝色粮仓”低碳建设的重要举措.针对我国“蓝色粮仓”构建的现状特点,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视角提出了发展海洋牧场、构建“蓝色粮仓”策略选择.宏观层面上要科学规划建设,健全管理体系;中观层面上要加大政策扶持,拓宽融资渠道;微观层面上要优化科技支撑,搞好管理运营.  相似文献   

11.
回顾我国居民食物消费演变与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当前居民食物消费升级与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旨在寻求我国农业未来转型发展的方向。当前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处于"生存温饱型"向"小康享受型"跃升阶段,农业转型发展应以居民消费升级为导向,统筹推进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品种结构优质化、生产方式绿色化和供应链系统高效化。  相似文献   

12.
养殖海域是海洋水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具有重要的粮食安全保障功能。本文认真借鉴基本农田保护经验,创新海域管理制度,首次提出了"蓝色基本农田"的概念,并从海水养殖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等方面分析了建立"蓝色基本农田"制度的必要性。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和扩大海水养殖生产能力,可以缓解现阶段由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增长带来的粮食安全压力。国家有必要通过建立"蓝色基本农田"制度,加强对养殖海域的开发引导和保护。本文建议近期分别划定近岸和离岸"蓝色基本农田"分别50万公顷和100万公顷,到2030年分别增加至100万公顷和500万公顷。如该项制度能够建立并切实发挥作用,仅"蓝色基本农田"即可实现海洋水产品增产2200万吨,并推动中国海洋动物性食物生产能力较目前增加3000万吨,相当于在海上新开发1.6亿亩耕地,陆海统筹将进一步增强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3.
威海市是我国北方传统的渔业城市,毗邻黄渤海重要渔场,渔业资源丰富,海洋水产品市场供应充足。进入新世纪以来,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的指导下,威海市依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调整优化渔业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开展"海上粮仓"建设,发展近海增养殖,带动休闲渔业等新型产业模式发展,海洋渔业产量持续保持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威海市海洋渔业面临着海域环境富营养化、渔业资源枯竭、捕捞作业环境复杂等问题,亟需加强禁渔期渔船管理,控制传统捕捞,保护近海脆弱的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上,约71%的表面积被海水覆盖。我国拥有超过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海洋空间资源、水体资源和生物资源蕴藏量巨大,具备广阔的开发潜力。作为食物供给的重要来源,海洋水产品在居民饮食结构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5月15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首期深远海养殖探索与实践高级研修班"在烟台市举行。本届研讨会以"科技赋能产业·创领绿色发展"为主题,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我国海洋渔业发展主要指标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预测了"十二五"海洋渔业发展主要指标。研究发现2015年,我国海洋渔业增加值有望突破3600亿元,海水产品产量将突破3000万吨,海产品对海洋经济和居民生活营养构成的贡献也比较稳定,有利于市场的稳定供给,满足居民日常海产品需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从食物消费需求角度,研究中国土地利用战略,为保障中国食物安全和加强土地资源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对粮食的消费需求呈减少趋势,而对动物性食物消费尤其是家禽和水产品消费将会显著增加。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及水平地域差异明显。中国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持续增长,占粮食总消费量的比重不断提高。粮食非主产区应转变主销区的观念,承担相应的粮食生产任务。中国粮食生产的重心已由南方向北方、东部向中部推移,应该加强对北方及中部新增长中心的潜力挖掘。研究结论:树立大食物观念,着眼于各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调整农用地结构,加强耕地质量保护;转变传统粮食供给观念,提高非主产区食物供给能力;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进一步提升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畜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其生产供给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息息相关。[方法]文章基于改革开放40多年来畜牧产业发展历程,从供给与需求两个维度分析我国畜牧产业结构变动的特征,并进一步探究畜牧产业结构变动与我国粮食安全间的作用机理,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实证其关联影响度。[结果]我国畜牧产业结构由耗粮型为主向节粮型转变,畜产品供给结构趋于合理,但不同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 我国居民对畜产品消费需求量增加,但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及变动存在一定差异性; 畜牧产业结构变动与粮食安全有重要联系,畜牧业发展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并不矛盾,畜牧产业结构变动主要通过耕地、基于口粮替代的食物需求结构变化及饲料粮需求3个方面作用于粮食安全; 具体来看,粮食播种面积、耗粮型畜产品比重和耗粮型畜产品饲料转化率对粮食安全水平的关联影响较大,节粮型畜产品比重与节粮型畜产品饲料转化率对粮食安全水平的关联影响小于耗粮型畜产品的影响。[结论]不断提高不同畜产品的饲料转化率,加大非粮型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度,推广非粮饲料应用技术,加快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满足消费者需求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在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继续转型升级以及人口呈刚性增长的背景下,未来中国食物消费增长有潜力有空间。利用2000—2016年国家统计局和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在分析中国食物与营养供给的基础上,测算中国食物与营养自给率,并分析中美贸易摩擦新背景下对食物安全供给的影响,提出保障中国食物需求的策略。研究发现,中国绝大部分食物的自给程度处于较高水平,食物自给的短板主要在油籽。入世以来,中国热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自给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对比各个国家的热量自给率发现中国热量自给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中美贸易摩擦新背景下中国大豆和高粱供给会受到一定影响。未来保障食物安全需要注重粮食生产,保障口粮绝对安全;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升竞争力;在开放视角下确保食物适度进口,推进进口市场多元化;加强食物浪费管理,倡导健康营养的膳食模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影响因素组与农产品供给功能组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农产品供给水平、收入水平和食品加工水平对农产品供给功能影响较大,各影响因素对农产品供给功能中的水产品、猪牛羊肉和油料产量的相关性较大.表明了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增加居民收入、促进食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是保障我国农产品供给功能,确保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同时,应大力开发农村居民对水产品、猪牛羊肉的消费潜能,增加内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业、农村全面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需基本平衡,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食物与营养发展成效显著。但是,我国食物生产还不能适应营养需求,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与健康知识缺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保障食物有效供给,优化食物结构,强化居民营养改善,特制定本纲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