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以云南省普洱市为研究区,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在生态系统质量理论框架指导下,构建生态系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普洱市生态系统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普洱市生态系统质量总体较好;生态系统质量预警区(较差和差)空间上主要分布于景东西部、北部和南部,镇沅东部,澜沧北部及墨江中部等;建议将生态系统质量差和较差的地区划定为重点治理区,将生态系统质量一般的地区划定为集中恢复区,将生态系统质量优和良的地区划定为巩固发展区。评价结果可作为今后普洱市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治理的依据,并为相似地区生态系统质量评估提供参考,同时便于梳理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自然资源管理责任情况,更好地服务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动普洱市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自然资源承载力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保成  国锋 《经济经纬》2006,2(6):22-25
资源承载力概念一提出,即在学术界掀起了研究热潮[1]。本文分别就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类型、分析评价以及基本理论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阐明主要的研究结论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各种文献进行评述,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为资源承载力理论在未来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一、关于资源承载力的概念资源即资产的来源,是人类创造社会财富的起点[1]。资源按其来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重要资源[2]。随着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人类开始意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国家治理中的重要问题,而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资源环境问题方面发挥着自己独特的功能。基于此,运用熵权法及双重差分模型,以我国31个省份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探究资源环境审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环境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环境,通过加强对领导干部履责情况的监督即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中,其质量评价是重点和难点。研究以界定草原资源资产管理的概念为逻辑起点,试图揭示出衡量草原资源资产质量的指标,建立起草原资源资产质量的评价框架;基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草原的监测信息,通过分析草原监测样点的草地型、植被盖度、多样性、产草量指标的变化,对草原资源资产的稳定性和退化性做出评价,提出草原资源资产管理和监测制度安排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评价中,基于产权单元的资源资产信息的可获得性是重要基础;(2)制定出与草原资源资产质量特征相匹配的政策,是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有效管理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基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采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措施,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审计实施要牢牢把握责任落实责任主线,加强决策、执行、监管责任追究,严抓政策审计与项目审计等,全面落实资源环境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6.
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科学评价承载力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运用熵权—理想解法,并基于空间分析模型,探讨福建省9个地级以上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以及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角度分析,厦门市承载力处于良好承载状态,其余地市处于波动向好状态;(2)各子系统承载力处于波动状态,不同地市子系统承载力存在较大差异;(3)区域复合系统承载力在全局空间分布上不存在显著的正自相关关系,局域空间上仅泉州市复合系统承载力与周边地区存在集聚效应。根据空间格局热点演化趋势,资源环境承载力局部空间分异明显。因此,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应做到区域协同发展,从而推动复合系统环境承载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审计服务于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服务于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体现,是大势所趋。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从2018年开始,离任的干部都需要进行全面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这进一步表明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制度成为常态化的干部管理制度。文章阐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内涵和审计目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云南省在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项目中存在审计方式比较单一、无评价标准和具体的实施办法、审计时点相对滞后、审计质量有待提高、缺乏具备资源环境专业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等问题。文章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协助领导干部打好"生态牌"、算好"生态账"。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完成可实现发展理念的重要方式.本文对与其相关的概念以及审计的内容等有关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够对其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良好的解决办法,为促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江西省南昌市为研究区域,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4个维度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模型研究2006—2017年南昌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情况,并通过障碍因素诊断模型识别制约南昌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系统、环境系统是保持南昌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稳定提高的有力条件;(2)社会系统、资源系统对南昌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同时部分因素也有阻碍作用;(3)随着南昌市人口的持续增加,人类社会活动对耕地资源和水资源,以及在工业污染的环境治理方面的需求落后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当前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利用部分地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这一事件,本文研究其是否影响资源型、重污染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本文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降低了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抑制了正向和负向利润操纵。此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相关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在大小公司以及不同产权公司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制度环境差的地区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省域经济脆弱性的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脆弱性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在脆弱性理论框架下对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经济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拓展了脆弱性研究的新视角。根据脆弱性理论中VSD评价模型,从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自然—资源—环境子系统中选取经济敏感性指标22个,经济适应性指标25个,运用熵值法、多级可拓评价方法、空间差异分析方法,对新世纪以来中国省域经济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和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省域经济脆弱性差异较大,西部地区省域经济脆弱性较高,经济脆弱性波动幅度大;省域经济脆弱性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省域经济脆弱性类型显著增加。(2)经济脆弱性的区域之间差异逐渐增大,区域内部差异是经济脆弱性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呈现区域不平衡突出且有加强的空间格局特征,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呈现区域不平衡性处于减弱的空间格局特征。(3)经济脆弱性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呈现波动性的变化特征,2011年后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离趋异加强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张鲁娜 《经济研究导刊》2014,(19):169-171,17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及离任审计制度,自然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却在产品市场交换中得不到充足的经济补偿去恢复采掘和开发成本的耗用。自然资源审计能够促使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和双赢的局面,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建立为资产审计提供了基础。先对自然资源实现资产化和商品化进行回顾,思考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相关细节问题,阐述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主客体和目标,重点对审计标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十四五”规划中要求全面深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一机制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社会发展质量、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层面展开,分析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在任期间内所负责的自然资源资产的开发、治理、保护情况和相关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此项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开发和治理的责任意识,并逐渐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守护绿水青山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务中,离任审计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务问题为主线,分析其在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果运用阶段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资源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学家和环境学家特别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水资源短缺越来越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面对这种情况,资源承载力概念的提出为资源与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本文将国内外有关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和量化方法的研究作一总体分析,结果表明:(1)国外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较少,国内的研究大体可分为初始、发展、鼎盛和拓展四个阶段;(2)从横向比较来看,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在我国以近十年为盛.但研究多集中在资源学科领域和地理环境学科领域,角度大多是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对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作出系统评价,并借助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应用已有的和创新的方法来解决水资源承载力的问题;(3)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的进步;(4)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较少考虑环境污染对水资源承载力以及整个社会系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对承载力在自然资源方面的研究作了小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选择青海省果洛州的6个县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GPCA)结合分层构权模型,根据人口经济活动支撑力、资源供给支持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及综合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四个方面对这些地区1999~2013年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进行了定量、动态评价和分析,为三江源地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可借鉴的技术方法与途径。指数化的评价结果表明,青海省果洛州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逐年提高,综合承载力指数均值从1999年的-0.1968上升到2013年的0.390 527。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海洋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近岸海洋资源趋紧、海洋环境污染加剧,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海洋资源环境过载问题的高度关注。近年来,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体现在:(1)对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2)推动了海洋资源环境单要素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3)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的综合应用。通过总结发现,当前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对象比较局限,反映承载体与承载对象之间动态关系的评价方法还较为薄弱。因此,在陆海统筹目标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集成评价需求下,海洋分类评价研究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基于多要素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世界各主要编制体系下的编制方式,旨在发现我国绿色GDP编制的缺失及可改进的空间。结果显示:我国在评价环境与自然资源时所采取的方法都不能真实反映其价值,且编制范围不周全,可从别国采用的资源评价方法中获得启示并采取相应的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9.
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是审计机关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稳增长、促发展,进一步推动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需要.今年我新昌县审计局认真组织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试点,不断拓展审计内容,创新审计方法,探索审计路径,注重转变传统审计观念,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灵活应用审计组织形式,结合运用多种审计方法,努力尝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积极发挥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作用,保护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熊学振  孙雨萌  杨春 《经济地理》2022,42(2):153-162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究畜牧业生产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耦合关系是破解畜牧业资源环境约束的关键。以肉蛋奶蛋白当量度量畜牧业生产布局,构建涵盖资源供给、环境消纳、社会支持三大系统的畜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分别采用状态空间模型、耦合协调指数测算全国省域畜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与畜牧业布局的时空耦合协调关系,并采用GWR模型分析耦合协调关系的驱动因素及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1)全国畜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现实值小幅增长,多数省区超载状态有一定改善。(2)承载力提升拉近实际承载状态与最优承载状态的距离,全国平均协调度已稳定在0.920上下,畜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由低度协调提升并稳定于中度协调水平。(3)耕地资源配置、畜牧业集聚度、环境治理力度、草地资源配置是影响协调关系的主要因素且影响效果存在地理空间非平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