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左明 《天津经济》2004,(11):4-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深刻阐述了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总结了我们党执政55年来的6条主要经验,明确提出了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纲领。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学习贯彻中央和市委全会  相似文献   

2.
增强执政能力的关键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总结我们党执政历程的六条经验和构思今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框架时,两次提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个方面。这一概括表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既是我们党已经实践的宝贵经验,又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三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王秀娟 《魅力中国》2013,(14):366-366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党执政的重要政治资源。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并把它作为我们党提高自身凝聚力、增强战斗力的一条重要经验。在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改革发展关键阶段,我们不仅要把这个传家宝继承下来,坚持下去,而且要结合新的执政实践,把它丰富起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侯典明 《上海改革》2002,(12):10-1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大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要把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必须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检验党的执政能力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要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充分运用我们党成功执政的基本经验,抓住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们党执政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四代领导人的建党理论各有所侧重:毛泽东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邓小平提出了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思想,而江泽民、胡锦涛主张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方面建党.四代领导人的建党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指引全党取得了伟大的执政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认真总结了党执政以来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了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快惩防体系建设等六个方面的目标任务。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落到基层企业。  相似文献   

7.
60年来,我们党经历了艰辛而又壮阔的执政历程。深化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对于当前总结建国60年来党的建设的经验,对于今后我们党如何执政、如何进行自身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要从规律的本义上来重新认识执政规律,要从政党的本源上来认识中国共产党,只有在此前提下,我们才能正确地总结出经验,更为重要的是,才能清醒地认识到珍贵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8.
《今日重庆》2005,(2):16-21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导。——中国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胡锦涛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社会主要矛盾及其阶段性特征是党的执政规律研究的主要对象,党的基本经验是探索党的执政规律的阶梯。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是党的执政规律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要求,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我们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其重大意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党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考验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党顺利实现在新世纪新阶段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是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惨痛教训给我们党的深刻启示;是我们党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章颖 《黑河学刊》2011,(7):70-70
近年来,围绕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成功实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回顾建国以来执政能力的基本理论和历史进程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其基本经验进行总结,从而,在实践上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深入分析和研究党执政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深入探索党的执政规律。还指出: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真正认识和掌握了共产党执政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会达到一个新境界、新高度,我们党的事业就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深入探索党的执政规律.还指出: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真正认识和掌握了共产党执政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会达到一个新境界、新高度,我们党的事业就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唐山经济》2004,(11):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继承和创新、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结合上,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总结了我们党执政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主要经验,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省委前不久召开了六届六次全会,  相似文献   

16.
陈鹏键 《宁波经济》2004,(10):10-13
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对执政能力建设是比较关注的,尤其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更需要我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我们不仅要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和能力建设的内涵,更要从增强执政理念、把握执政规律、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党的制度规范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顺应历史潮流和社会发展规律,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完成执政使命,就必须加强思想建设,强化理论学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为防范和应对执政风险、确保执政安全进行了不懈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这些基本经验对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防范和应对执政风险,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孙豪冉 《魅力中国》2014,(20):371-371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我们党在六十多年的执政经验和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现,当前社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更加的让我们党清醒的认识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感以及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的至关重要性。所以我们党耍努力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思想的精髓和内涵,更好的以践行群众路线为核心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来巩固和发展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我们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其重大意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党应时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考验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党顺利实现在新世纪新阶段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是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惨痛教训给我们党的深刻启示;是我们党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