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将新收获的水分高低不均的稻谷,在未采用机械烘干的情况下,通过分布采取场地晾晒、罩棚内通风降水和仓内就仓干燥3个降水措施,可以将水分高低不均的稻谷水分降至14.5%~15.5%,降水效果较理想。本试验为直接收购高水分粮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达到了降水、消除储粮安全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水分晚籼稻谷降水控温过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收获的晚籼稻谷水分较高,采取包打围方式临时储存,并利用通风网络(三机三凤道)先行降水后,再转仓到高大平房仓进行第二次通风降水,夏季采取仓内空调制冷、仓外谷物冷却机补充冷源的方式,使晚籼稻谷由原始平均水分16.5%降至14.5%,且安全过夏。与烘干或整硒费用相比,能增收节支,实现了高水分稻谷控温储藏,提高了企业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对收购入库的晚籼稻(平均水分在15.0%、局部点水分在15.9%),利用环境条件,分段进行机械通风降水,试验结果表明:全仓平均水分降至12.9%,局部点水分降至13.5%,达到了国家质量标准规定的水分,确保了中央储备粮安全储存与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4.
《粮食问题研究》2009,(5):19-19
一、严格控制稻谷入库质量,新入库的稻谷,杂质不超过0.5%.水分不超过13.5%。粳稻入库安全水分可比籼稻适当放宽0.5%-1%。将粮食的含水量控制在安全水分以内,是确保贮粮安全的首要措施,对农户而言,严把人库粮质关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通风干燥属于慢速通风干燥工艺,由于粮层较厚,又称“深层干燥”,将新收获的高水分优质稻谷放在配有机械通风系统的仓内,通过降水和降温的通风,达到储粮安全和保质保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浅圆仓储存特性,底部存放16.0%高水分稻谷,上部4米存放标准水分稻谷,保证入仓粮水分逐渐减小,高水分稻谷入仓完毕扒平粮面再入安全水分稻谷,最后粮面进行双层稻壳保温包进行压盖处理,试验仓安全过夏,未出现任何不正常储粮现象.同时,未进行压盖处理的高水分稻谷对照仓也安全过夏.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空调控温技术在稻谷储藏中的应用效果,笔者选择两座装入安全水分稻谷的高大平房仓做稻谷储藏控温试验,其中一座采用空调控温技术控制仓温和仓上层粮温,试验过程中对外温、粮温及稻谷品质变化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空调控温技术可保障稻谷安全储藏,能够减少稻谷的水分损失,保留了粮食食用品质,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我市粮食部门每年加工的稻谷总量平均在 5万吨以上,其中相当数量的稻谷都属于低水分 (13%以下 )稻谷。由于加工低水分稻谷碎米多、出品率低、产品质量差,从而严重影响了大米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我们在一座日产 80吨大米的中型米厂进行了低水分稻谷着水润谷加工的试验,获得成功。一年多的生产实践证明,采用着水润谷加工的低水分稻谷,比不用此法加工的低水分稻谷,出品率可提高 1%- 3%,而且大米的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现将稻谷着水润谷工艺和采用的设备及操作技术简述如下:   …  相似文献   

9.
在广东地区高温高湿的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下,对该区常见的拱板式高大平房仓内储存的稻谷,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控温措施,进行了稻谷安全储备3年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仓在研究期间最高温度、水分变化、脂肪酸值变化均好于对照仓,实现了稻谷储备3年品质状况仍为宜存的可能性,为广东地区房式仓稻谷安全储藏提供了有使用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面对春季玉米局部高水分情况,采用单一和多种通风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对仓内局部高水分玉米进行通风降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春季粮堆通风降水时,上行式、下行式通风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实现春季粮堆降水,在避免温差过大造成粮堆结露的同时,还能避免通风造成的粮食水分损失过大而引起粮食质量下降的情况;单一上行式通风方式能快速降低粮堆下层和中层粮食水分,但对上层粮堆降水效果不显著,而且如若通风不均还会造成粮堆局部取样点水分变化不均匀,不一致。试验结果为今后春季高温通风降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周健  孙杰 《齐鲁粮食》2003,(1):60-61
近年来大批高水分玉米进入市场,给安全储粮带来很多隐患。利用机械通风技术达到降温降水、调质的目的,使散装高水分玉米在房式仓中安全度夏,安全储藏,既省时、省力、降低费用、减少损失,又提高了企业效益。山东鲁中国家粮食储备库通过机械通风储粮新技术对高大平房仓散装储藏高水分玉米(14.7%)安全度夏问题进行了应用性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高水分玉米的安全储存,减少因晾晒而出现的劳动强度大、损失大、费用高等问题.山东泰山国家粮食储备库于2008年对1#仓高水分玉米进行机械通风降水试验。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调查数据显示,稻谷收购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特别是水分和杂质等主要质量指标超标现象严重,如不进行有效遏制将威胁储粮安全。当市场管理缺位,收储企业迫切需要有效的清杂、降水设施,但目前有效清理设备供给现状不尽人意,开发适应大批量稻谷降水清杂设备,提高设备处理能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油菜籽1959吨,水分在14-30%,通过机械通风降水,水分降至9.8-14.5%,实现了安全贮存和保持了出油率。平均电耗为0.9-1.9度/降水1%·吨,费用较低,有效地解决了油菜籽收购、贮存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冬季利用排风扇通风降水进行高水分粮储藏试验,成功地使高水分晚灿稻谷安全度夏,不仅确保了储藏安全,而且也保持了储粮品质新鲜。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高水分粮或部分高水分粮混仓存放的现状,通过大功率风机实施快速均温、均水通风后,再采用小功率粮面排风扇进行负压降水、降温通风,达到降水目的,确保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17.
对高水分粮食进行就仓降水处理是解决高水分粮食安全储藏、降低储粮费用最有效的方法。当前所使用的3种高水分粮食降水应用技术分别是人工摊晾日晒法、烘干机处理法和就仓干燥处理法,根据新疆当地气候特点,在高水分玉米入仓前合理布置风网,利用离心式风机进行机械通风,不仅可以降低储粮温度和含水量,有效的抑制虫、霉,还能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翻倒作业和烘干晾晒费用,保持储粮品质。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们在夏粮收购工作中遇到一些新问题。由于农民在小麦收获过程中普遍利用机械设备.粮食收获期间的天气状况不同,导致小麦水分的高低差异很大。多数农民收获后不进行整晒除杂就直接出售,导致大多数小麦水分都在12.5%以上,有的高达15.5%。这给我们的粮食收购和储存带来很大隐患。  相似文献   

19.
从应急处理、降水处理和保水保鲜处理3个方面,介绍高水分粮安全储藏应用现状,分析高水分稻谷储藏技术发展趋势,为粮食仓储企业在不同情况下处理高水分粮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浅圆仓因具有占地小、容量大、综合利用率高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浅圆仓能安全储藏稻谷,不但能扩大浅圆仓的使用功能,而且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分析了稻谷的储藏特性、引起稻谷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稻谷的安全储藏管理,为实现浅圆仓稻谷的安全储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