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覆盖城乡户籍非从业人员的养老保险的一项制度。文章阐述了当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发放普遍较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计算分析,有针对性地从多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吕军 《魅力中国》2013,(12):48-48
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十一五”期间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积极探索建立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一、深刻认识构建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重大意义 构建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是解决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现实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导致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不断拉大,200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了3.23:1。而在社会保障方面差距亦是巨大:从全国社会保障费用支出的情况来看,占总人口70%的农民,其社会保障支出只占总支出的10%左右;而占总人口30%的城市居民,其社会保障支出却占总支出的90%;城市居民人均社会保障费用是农民的20倍以上。城乡社会保障投入的巨大差距,导致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很不平衡。所以,构建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分割的养老保险制度,这种明显不对称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城了乡养老保险发展失衡,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和城市居民同样的养老保险待遇,碎片化的养老保险统筹方式,导致了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不公,限制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立足区域实际,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途径进行研究分析,找到破解城乡二元分割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有效方式,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内蒙古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途径进行了研究,以其为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推进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乡一体化趋势加快,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对推进全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建设有着积极作用。当前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城乡医疗状况存在较大差距、不同制度间的待遇相差大等,所以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建设至关重要。文章就对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建设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试探性提出对策,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浙江、北京和重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都采取了统账结合模式,个人缴费、集体补贴和政府补助的资金筹集方式,及以市(区、县)级统筹试点的形式.但经济水平、收入水平及政策环境的差距,导致三地在养老金缴费标准、财政补贴及待遇方面存在不少差异.鉴于此,我国应分类推进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构建养老金缴费与待遇的自动平衡机制,以及城乡统一的养老金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农村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举措,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使得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退维谷。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其中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尚停留在保障家人温存的水平上。参保方式不同,社会资金不同,所接受教育、文化水平不同等几个方面构成了农村和城市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同。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是为了消除这些不同,缩小城乡差距。但我国农村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尚不完善,改革完成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发挥其最大功效,实在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实施路径与战略布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童广印  薛兴利 《特区经济》2009,240(1):220-222
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路径是:"城乡分割→统一筹划、制度有别→制度统一、标准有别→城乡一体化",到2030年建立起覆盖全面、标准适当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措施有:明确城乡"制度统一,标准有别"的社会养老保险改革的条件和内容;重点抓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缩小城乡差距;打破传统的社会养老保险对象的划分标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8.
作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地区,郑州市城乡一体化的做法对全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力度、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增设高档次缴费标准、处理好制度衔接问题、增强经办机构能力、加强监督管理、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是推进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我国"三项"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进行分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要求,分析了"三项"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点。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分析了城乡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机制,并探讨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衔接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针对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全账户"(名义账户)+社会养老金的新"统账结合"制度模式。改革方案对2015—2090年期间的制度运行状况进行了模拟测算,结果表明养老金待遇水平和财务收支等方面的指标基本合意,改革后新制度的参保激励性和财务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1.
杨翔 《乡镇经济》2014,(5):99-104
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其水平的高低对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以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因素、制度实施水平为基本测度内容构建了基本养老保险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遗传投影寻踪模型,对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广东和山东的基本养老保险水平进行了评估和比较。研究发现,江苏省基本养老保险在六省市中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此基础上从经济总量、就业水平、生育政策、劳动力转移、养老金待遇、劳动监察等方面提出推进江苏省基本养老保险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因此,文章尝试运用试点分析的方式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理论探索和实际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天津经济》2009,(10):70-70
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范围,保证城乡老年人及时足额领取生活补助,我市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规定》,对参保缴费数额、政府补贴方式和待遇标准等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虽然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已经实现全覆盖,但从整体上看,河南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仍然存在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低、商业养老保险参保率低以及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结合河南省的具体情况提高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增强城镇居民商业养老保险参保意愿以及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等措施。文章概述了河南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河南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措施,以期为促进河南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发展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玮琦 《中国经贸》2011,(10):58-58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环节,涉及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随着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参保企业养老金计发办法也经历了多次变革。本文系统阐述分析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计发办法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对企业养老保险待遇计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是我国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和谐,改善农村养老现状和缩小城乡差距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新农保的制度特征,针对新农保的现状提出存在问题,并对于商业保险引入新农保的优势、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健全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保证农民基本生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缓和现在激烈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前实现了建立全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其中的财务与会计问题,本文通过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黄佳莺 《浙江经济》2016,(23):46-47
伴随人口结构和经济社会的变化,养老保险制度的适应性也会下降。在制度运行过程中,为使其保持适应性就必须对其各项参数进行调整,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是其中一项关键的参数。在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时,就对基本养老金调整做了制度规定。  相似文献   

20.
在已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法将这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标志着全体公民在相同的养老政策体制下平等参加、公平享受养老服务,必将改变一直以来农民低水平的养老金待遇。文章以江苏省启东市为视角,跟踪与思考农民养老金水平,以期建立养老金水平的正常增长机制,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公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