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统计中持续存在的反常现象之一是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中国消费率仅50-60%,甚至低于日本和韩国在70和80年代经济起飞时期,而且呈下降趋势。根据调整之前的GDP数据,国内总储蓄率在上世纪90年代平均为GDP的40%,在2004年上升至GDP的47%。2004年中国的消费率更降至54%的历史最低点,2005年将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2.
王佐 《科学决策》2007,(1):60-60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前刊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的文章说,人们在谈中国的储蓄率过高的时候,想当然的理解是居民的储蓄率过高。近年来,中国储蓄率在已有的高位上还在不断攀升,从1996年的37%上升到2005年的44%。其中,居民个人总储蓄仅占了国民总储蓄的30%-40%(近几年还在下降),而政府和企业总储蓄才是主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今天的报刊杂志习惯称之为“80后”?今天,“80后”已开始走上社会舞台,正在接受高等教育或者已走上工作岗位。“80后”有着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人迥然不同的群体特征,因而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和关注。不少社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认为,“80后”正处于中国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转型期,在他们身上,存在着不少较为明显的缺点,但他们的昂然自信、富有创新精神,也是有别于60年代、70年代出生人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2006年的出国留学人员是107万人,我预计到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将超过150万人。留学人员回国人数目前是30多万,这个数量增长也很快,我预计到2010年也会达到50万人,如果包括来回流动的海鸥,人数会达到70多万。冈此,留学人员回国发展所经常面临的问题更需要认真来对待,比如海待现象、海归子女就学问题、海归创业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5.
日本曾经是世界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储蓄率发生了显著变化,呈下降趋势。日本储蓄率的变动不但会影响本国经济,还将影响世界经济。通过储蓄理论与最新经济数据分析得出日本储蓄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收入因素、人口因素及社会保障因素。研究日本储蓄率变动对中国调整高储蓄率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方兴东 《新财经》2008,(4):57-57
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主要是指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后期投身互联网的这批人,也就是2000年所谓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活跃在互联网领域的人士。在那场严酷的互联网冬天中,许多人离开了,也有许多人留了下来。他们至今还活跃在这个领域,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创业。他们为什么一直留在这个行业?这是很有意味的话题。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7.
张国峰 《魅力中国》2010,(26):332-332
我国的储蓄率逐渐变为U型和国外的倒U型是相反的。退休后的储蓄率高于工作的人的储蓄率,出现了和生命周期理论相违背的现象。这种趋势从1995年开始,到2000年出现大的上升,到2005年趋势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可疑的年代     
我们生活在一个十分可疑的年代,这个年代的典型特征是,一个人不再相信别人,当然也不被别人相信。人紧张地生活在一个不信任的状态里,惊弓之鸟一样,我们的幸福感和对于幸福的体验,大多被这样的状态消解了。  相似文献   

9.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根据我国第二次残疾人口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我国年龄段在0—25岁之间的残疾人达到了784万人,占我国残疾人口总数的9.44%,这个年龄段的残疾人与其同年龄段的弱势群体(如:贫困者,孤儿等)相比较,其残疾是伴随其整个生命历程的;与成年的残疾人群体相比较,这个年龄段的残疾人对于政府、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雷慧珍 《魅力中国》2013,(22):223-224
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人生观念的形成,一般都是在读书年代的高中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他们的价值认识与思想认识在逐渐地稳定,而且基本地定格。  相似文献   

11.
王雨佳 《新财经》2009,(9):49-49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上个世纪80年代,我家的四合院曾三次易主。最后,这座四合院被我们轻易地放弃了。在房价飞涨的今天,这个故事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2.
郭莉 《首都经济》2009,(3):40-44
在这个冬天,很多行业都瑟缩在金融风暴的寒流中.电影圈却一派繁荣和憧憬,这让不少人联想到好莱坞神话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章旌 《沪港经济》2008,(10):26-27
资本输入的同时,风险往往也会裹挟而入。 热钱,这个曾经于上世纪90年代在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翻云覆雨的词汇,如今正被越来越多中国经济界人士所论及,被视为悬在2008年中国经济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相似文献   

14.
王木木 《东北之窗》2011,(10):56-58
非诚勿扰是什么?几年前你也许会嘲笑这个问题的肤浅。没错,这个问题的确简单,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都会知道这个成语的含义。然而一个词语、一个事物、一件事情的给予大众的印象和表象可远没有词语的意义那么简单。几年后,非诚勿扰,让许多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那部火到不行的电影。现在,电影出了第二部,仍是风风火火。但"非诚勿扰"四个字,在大多国人心中,却已彻底成为一个电视节目的品牌形象和专属名词了。每个周六、周日的晚上九点,不管是省长还是市长,不管是企业家还是农民工,统统被江苏卫视"收编"到电视机前。但本刊的一个调查发现,被《非诚勿扰》彻底打倒的观众,60、70年代出生的居多,80后起初也被吸引过,但很快就"转过头去不看你"了,这是为什么呢?请看一位80后女生关于《非诚勿扰》的N个观点。  相似文献   

15.
生活·悦读     
《上海国资》2010,(11):85-85
这是一本全景式地展现上世纪80年代老、中、青三代经济学人的风采和历史的力作。作者采访了70多位亲历者,全书涉及500余人。书中所谈及的这个经济学家群体,从空间而言,他们的舞台多在北京三里河、月坛北小街、皇城根9号院一带。从人物跨度而言,集中了上下三代,第一代是指薛暮桥、孙冶方、马洪、蒋一苇等人,第二代是1949年以后成长起来的学:苦,诸如刘国光、董辅扔、孙尚清、吴敬琏、厉以宁、赵人伟等,第三代曾经:巳老三届,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刻的了解,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经济改革的浪潮中。让我们重温1980年代。这是他们的故事,也是你们的故事,还是我们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韩德宗 《浙江经济》2003,(19):52-53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西方国家曾掀起了MBO的热潮。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MBO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普及,1997年以后进入了中国。作为一种企业并购的新方式,一种制度的创新,MBO在中国究竟是否可行,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7.
互动     
《中国报道》2008,(11):6-6
近几天,我读了第10期《中国报道》之后,对其中“三十年三十人”这部分内容感触尤其深刻。该文通过对这三十年里若干代表性人物的回顾,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这些年来中国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变迁。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个体户年广九、国企改革先行者步鑫生、华西村村官吴仁宝,到90年代以海尔、联想、万科、新东方等一系列行业龙头的老总,再到21世纪里仰融、陈久霖、顾雏军这些成就与争议并存的风云人物,短短几十页的文字便向读者呈现了三十年变迁的脉络。  相似文献   

18.
钱曦 《珠江经济》2005,(4):79-82
1999年以来,我国居民储蓄进入稳定增长阶段。随着储蓄存款规模的不断扩大,居民储蓄率继续保持高位运行。高储蓄率对经济金融运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文拟从分析高储蓄率形成的社会经济背景出发,对储蓄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因及其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劳资关系这个词,上世纪50年代我国还在用,那时候公私合营、三大改造还没有完成。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用了。现在,这个词又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而且很可能像恩格斯讲的,劳资关系将成为现代社会关系的轴心。  相似文献   

20.
“供应链管理”(SCM)首次出现在1982年《金融时代》杂志的一篇章里,该作曾经认为这个词会很快消失,但“SCM”不仅没有消失,还很快地进入了公众领域,这个概念对管理的采购、物流、操作、销售和市场活动意义匪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