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环境经营的角度探索钢铁企业绿色营销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铁是基础性产业,是我国步向新型工业化的"桥梁"。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越来越成为人们衡量钢铁发展水平的标准。这就要求钢铁企业必须走新型的发展之路,也就是"绿色发展"。因此,从绿色产品、绿色价格、绿色渠道、绿色促销四个方面探讨了钢铁企业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2.
在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中,经济师职称系列的发展和状大是令人瞩目的。但是,如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有褒也有贬,但其发展,壮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做为经济师本身,在工作、学习、生活当中也会遇到许多切身的实际问题。他们有希望,也有困惑;有欢乐,也有痛苦;有坚定,也有徬徨。本文作者从客观实际出发,对经济师的一些心理现象做了探讨分析,虽然仅仅是一个方面,但对于一个新问题探讨的这种偿试,却有利于引起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 我是一名经济师,得这个职称已经有33个年头了。我的工资是按技术等级评定的,因此有多次机会转评工程师。好多朋友曾劝我改评,我的一些同学也确实那样做了,我却不干。我觉得工程师固然是可贵的职称,但经济师的职称也同样光荣,为什么要改呢?记得1980年9月,袁宝华同志接见出国人员时,曾一一询问每个人的职务、职称。当得知我是在座的唯一一名经济师时,他高兴地说:真是凤毛麟角啊!凤毛麟角者,一曰贵重,二曰稀  相似文献   

4.
发展绿色生产力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发展生产力应选择什么样的道路 ,显然 ,这是新千年经济学的头号课题。笔者认为 ,绿色生产力是中国走向新型工业化及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化客观上要求绿色生产力作为强大的推动力。但发展绿色生产力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如何完成这一系统工程 ,本文对绿色生产力的内涵及特征进行探讨的基础上 ,在理论上提出了六大激励对策。  相似文献   

5.
工业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是绿色制造的内在要求。长江中游城市群同处工业化中期阶段,共同面临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难题。在"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理念下,走绿色工业协同发展之路是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存在工业污染排放强度大、降能耗任务严峻、绿色发展协作程度低等问题,有必要从绿色工业选择、绿色技术研发、绿色产品市场体系共建及工业废弃物绿色处理等层面构建协作机制,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从生产到消费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工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河北省绿色崛起的必由之路。这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更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途径。抓好新型工业化,就是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就抓住了事关河北长远发展的关键和要害,作者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由于发展存在“路径依赖困局”,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将过去的发展模式转向以绿色发展为支撑的工业化、城市化模式,需要付出淘汰大量旧有产能和机器设备的高昂代价,而中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为这一地区谋划绿色发展,以绿色发展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黄文  黄盛  贾晶 《当代经济》2017,(36):60-61
绿色建筑核心理念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质量保证”.这一理念的实现必须借助各方面的支持,因此,我们需要澄清一些有利于在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因素,包括工程总承包,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材料,找出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分析存在的问题,将有力地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协调推进的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永国 《技术经济》2005,24(9):12-15
工业化与城市化运动的辩证逻辑表明,工业化是内容,城市化是形式,工业化的特点决定了城市化的形态;工业化与城市化运动的现实经验表明:二者的协调推进并不是指二者同比例、等速度的发展,而是有一范围。在我国,既然作为内容的工业化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演进,那么作为形式的城市化也应向新型城市化发展;同时,作为形式的城市化对作为内容的新型工业化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贸实践》2003,(7):18-21
党的十六大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绿色浙江”是我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必须从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出发,把发展绿色产业、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设“绿色浙江”的核心是发展绿色经济,绿  相似文献   

11.
董福忠  毋秉仁 《经济师》2000,(11):76-77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曾题词 :“经济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这是对广大经济师职能和作用的肯定。它增强了广大经济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动力感。因为广义的经济师“是凭借经济科学知识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专职和兼职人员 ,而且还可以有各有侧重的不同的经济师”(于光远语 ) ,他们的劳动和社会经济地位荣获“主力军”的殊誉 ,当然是一种价值显示。“经济师是企业经营管理当中唱主角的”。王珏教授从学术高度和实践需要提出如此掷地有声的论点 ,这与王光英副委员长的题词极为一致。王教授注意到了在经济师队伍中可能有传统观念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绿色建筑评价和设计标准中与结构相关的内容分析,从结构体系选型,结构构件工业化,结构耐久性等方面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并对绿色建筑中的结构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这一职务在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了企业的兴衰与成败.但根据我国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经济师这一职务并没有在企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也是由于企业的管理者缺乏对经济师这一职业的基本认知,不了解经济师职务的基本特征.本文首先对经济师的基本定义做出阐述,其次重点论述了经济师的工作定位及职业特点.笔者希望借助此文,加深企业管理者及社会大众对经济师这一职务的理解,使经济师职能在企业管理中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4.
蔡玉平 《经济问题》2004,1(2):21-23
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中,应注意防止以下四种替代倾向:一是以工业发展替代工业化;二是以信息化替代工业化;三是以政府替代市场;四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替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1990,(5)
<正> 一、来稿内容以反映我国经济师工作及广大经济工作者的各类有关问题为主。重点是:经济师各项工作的探讨与实践;经济师专业知识的介绍与研究;经济师职称考评的动态与咨询;经济师学术观点的阐述与争鸣;经济疑难问题的剖析与诊断;面临困境企业的实例与对策;热门经济问题的议论与看法以及经济师发明创造、兴趣爱好和业余文学创作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其产业、能源和就业结构演化始终面临着低成本优势与高附加值诱惑、黑色现实与绿色前景、下岗失业压力与新领域再就业潜力这样一系列两难困境,发展绿色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战略性挑战。立足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现实,考虑国际绿色经济发展大趋势,21世纪前半叶中国绿色人本战略的基本指向是:巧妙利用人力资源的动态比较优势,在短期内必须将发展重心放在传统环保产业和生态农林产业等劳动密集型绿色产业,在此基础上,才可以面向未来,致力于新能源开发等高科技绿色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发展绿色教育,大力开发绿色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中、高等绿色职业技术人才,建立新型绿色国民素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从绿色创新的视角考察,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中主要存在粗放增长模式引发资源高消耗、区域内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生态关联滞后等问题。基于新型工业化战略要求,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绿色创新应强化产业集群生态布局、加强产业集群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集群绿色制度创新、构建绿色创新的虚拟集群模式等。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篱,为造就社会主义的优秀经济管理人才经济师创造了条件和机会。本文拟就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实践中、经济师应当具务的基本心理素质浅显地提出几点看法。一、拒绝从众的勇气。经济师的首要任务是要对经济活动的决策和实践负责。因此,他的活动是建立在准确无误的时、空、质、量等数据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9.
何宪存 《经济师》1998,(10):32-33
经济师应该读点经济史,这对经济师深入地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提高自身素质,搞好本职工作,是大有帮助的。读点经济史,有助于经济师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精髓。中国现阶段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呢?概括地说,...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指出:新型工业化是指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性措施,是荆州市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是加快荆州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