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海经济》2005,(6):12-14
台企陆投十大"燃点" ★1978年,大陆改革开放,一下子打开了紧闭30年的大门; ★1988年7月发布"鼓励台湾同胞投资规定"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对台企之优惠措施比照外商,对台企之资产不实行国有化,适用涉外经济法规等; 台湾出版的<投资中国>杂志在创刊10周年之际,完成一项大陆31省份"台商投资排行榜"采访调查括动.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3年年中,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已达68115家,累计合同金额1295亿美元,实际利用金额约774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该杂志所公布的台商在大陆投资各项指针远高于两岸官方统计数字,如"实际利用台资金额"一项,就比大陆商务部和台湾"经济部投审会"的数字均高出400亿美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上海经济》2005,(6):19-20
台企陆投的经营之道几乎就是转移出来的战略优势. 设厂.和大陆市场接轨后,台资企业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资本在大陆迅速扩张开来,躯体像海绵一样膨胀起来.大陆市场是一个避风港,在外部经济危机频发的情况下,港内企业可以从容调整,甚至扩张;大陆的市场却是个放大器,任何产业,无论是朝阳还是夕阳,都会被放大10倍、100倍;大陆市场尤如练兵场,无论落败到何种地步,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上海经济》2005,(6):23
研华大中国区的总裁何春盛先生在总结公司经营和个人历练的基础上,经常与在台湾的朋友分享在大陆的经验,检讨台企在大陆境遇,对于要登"陆"的台企来说,以下七条可谓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上海经济》2005,(6):19
目前IBM、HP不会找联想、海尔做代工,往往会选择台企合作. 第一家台资企业何时进入大陆已经无从考据了,从那时起,大陆对台湾企业家和经理人的意义已经不是老兵的乡愁和白先勇、张爱玲小说中的情感描写了.  相似文献   

5.
《上海经济》2005,(6):15-16
据台湾中华征信所2004年初公布的"2002年营业收入及获利前10大台企集团"排名,光宝集团以营业收入759.26亿元拔得头筹,宝成工业集团则以121.48亿元的税后纯利,荣登大陆投资赚钱最多的宝座.  相似文献   

6.
《上海经济》2005,(6):21-23
台资企业中的台湾经理人在财务、生产管理、采购管理、质量管理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而中国大陆经理人在市场拓展方面优势最为明显,在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行政和生产方面两岸差距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7.
《上海经济》2005,(6):16-18
两岸企业都把突破点选在芯片制造的突破上.这虽然是IC产业链中附加价值较低的部分,但却是将技术转化为产品最为关键的部分,是实现其它一切的基础,否则研发无法转变成产品.  相似文献   

8.
《上海经济》2005,(6):20
品牌.在大陆建立自己的品牌,是所有代工型台企的梦想和希望.金宝是以OEM跟ODM闻名于世的集团,在世界的排名上也是有名次的.但董事长觉得要做品牌很重要,因为一直在帮别人做,代工是赚取微利,做品牌却能发挥品牌的长远效益.每个做生产制造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一个梦想,但要实现这个梦想是有很多现实的考量的.  相似文献   

9.
第一笔台企投资始于何时,又是如何辗转来到祖国大陆实不可考。而较成规模的台企投资则开始于1988年7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以后。距今已17载。17年来,台企实现了从南到北、从传统到现代化、从点到面的快速布局。13亿人口的市场规模。每年至少7%的经济增长率,令台企对进军大陆疯狂痴谜。根据台湾媒体的调查.每3个台湾人中就有一位家属在大陆经商、工作。从食品到汽车。从洗发水、香皂再到电脑……台企早已经渗透至大陆经济的方方面面。本文就是力图在客观的基础上,俯视整个台企的“陆投”行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上海经济》2005,(6):7-11
●台湾周边小岛与福建省厦门最近距离不超过2000米,普通人游泳约只需120分钟. ●乘飞机从台湾台北市到福建省福州市直飞时间约需47分钟. 凭借着语言、距离、种族、历史政治关系的优势,尤其是大陆各种优惠政策的鼓励,台企在大陆投资如鱼得水.套用第一批"陆投"台企人士的话说,"大陆是一桌喜筵,礼金随便你送多少,吃不了还可以打包".  相似文献   

11.
《上海经济》2005,(6):18-19
李庆辉刚刚从台湾辗转香港回到大陆.台湾单方面不允许资金在两岸之间自由流通,给他的企业发展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对于台湾资金外逃有着深切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上海经济》2005,(6):25-26
自1970年代末期大陆与台湾交往恢复,两岸经贸、文化往来日益密切.20多年来的积淀,不仅造就了两岸目前巨大的贸易、投资额,同时也产生了一大批与此利益攸关的群体.  相似文献   

13.
《上海经济》2005,(6):14-15
<投资中国>的调查方法,是先从大陆各省市区主管官员处及媒体、文献中取得原始数据,然后经过专家论证、比对后,再加以确定;部分数据是由该刊与相关专家根据旁证资料推估得到的.调查指出,台商投资大陆的区域仍以广东省与江苏省所带动的华南及华东地区为主体,山东、天津、河北、北京正逐渐显现发展潜力.而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推进,大陆中西部地区和东北三省未来几年会否成为台商扩大投资的热点,值得重点观察.  相似文献   

14.
<正>台湾开放陆企赴台投资已届满5周年,同时,大陆民众来台旅游、投资、工作、求学,百花齐放;台湾人对大陆人的印象,也从原本的陌生,好奇、冷淡,渐渐习以为常。表面上,陆客、陆资、陆企、陆生等来台数量,这几年来不断上一层楼,然而事实上,除了大陆游客来台人数屡创新高,累计1017万人次这份成绩较好看外,陆资和陆企来台仅从数量上看就很不理想了。  相似文献   

15.
<正>不应忘记的日子2014年7月1日,几乎所有人都忘记这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只有少数人可能还记得,时光倒流5年前的这一天,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发布施行《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大陆地区之营利事业在台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许可办法》和《大陆地区人民来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3月29日至4月1日,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宁波市台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窗口意识、标杆意识,做实做精台企台胞服务工作,推动  相似文献   

17.
<正>这两年,来台湾投资设点的陆资企业越来越多,目前已达400多家,其中任职的除了少数从大陆派驻的管理人员外,大多是台湾本地员工。这些以大陆人为老板的台干,成为岛内一股新崛起的上班族群。他们人数虽少,但已体验到与台企的很多管理方式的不同,最大的感受是:大陆老板大多都很大方,也肯授权。此外,还有哪些不同的生活经验与看法?  相似文献   

18.
当保监会正式放开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闸门,早已积蓄了大量资金的保险企业就如同久困之兽,势在席卷整个房地产业。2010年末,泰康人寿、生命人寿、阳光保险、  相似文献   

19.
20.
"十二五"时期,大陆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服务业,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新一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台湾将着力发展六大新兴产业,台湾服务业也需要寻找更大发展空间,两岸产业对接合作的潜力将更加巨大,领域将更为宽广,合作方式也将更为多样化,从而实现两岸生产要素在更广地域、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两岸产业合作取得最佳效益。很显然,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陆企业赴台,投资金额数量也会越来越大。我刊本期"封面故事"栏目将结合最近台湾"五都"县市合并,探讨其对台湾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走势,或许对大陆企业赴台选择投资地点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