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抗击非典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科技在打赢这场战争中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不容置疑。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同非典的较量最终体现在科技上,体现在人类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认识疾病和控制疾病,从而最终战胜疾病。  相似文献   

2.
曾经引发全球高度关注的北京小汤山“非典”医院,就在我们小汤山镇。 这是一个由7000人组成的建设大军连续奋战7个昼夜建成的全球最大的传染病防治医院,其现代化程度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医院相媲美……2003年4月21日,在北京“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北京市决定建立世界上最大的一级传染病医院——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  相似文献   

3.
“非典”危机似乎是在警告:人类在跟疾病的几万年的较量根本就没有结束,也许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4.
曾经引发全球高度关注的北京小汤山“非典”医院,就在我们小汤山镇。 这是一个由7000人组成的建设大军连续奋战7个昼夜建成的全球最大的传染病防治医院,其现代化程度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医院相媲美……2003年4月21日,在北京“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北京市决定建立世界上最大的一级传染病医院——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  相似文献   

5.
"非典" (非典型肺炎 )是一种新的传染病,开展科学研究是人类战胜"非典"的必要手段.目前 ,海峡两岸抗"非典"研究已在病原学、实验室诊断和临床治疗等方面取得相当进展,并在共同抗击"非典"疫情中加强了交流和合作.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使人们对依靠科学抗击"非典"增强了信心.  相似文献   

6.
陈东琪 《浙江经济》2003,(14):34-35
一次突发的事件,一场危机,不管它有多利害,总是要被人类战胜的,“非典”也是这样。但透过这场危机,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可以总结出一些有用的经验和教育。  相似文献   

7.
当非典、禽流感的阴影还未走远,今年四川、沈阳等地区又相继发生了猪链球菌感染、炭疽热病。接二连三的与动物相关的“怪病”大规模流行、肆虐,不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对人类生命健康和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些传染病的蔓延与我国养殖业的生产方式和薄弱的农村防疫体系不无关系,为我们敲响了农村防疫工作的警钟。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保地震灾区“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要特别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传染病的流行。作为四大传染病之一的红眼病,医学名称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在夏季、高热、高湿条件下,极易导致大流行的急性传染性眼病,要特别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中国+l”(China Plus One)的提法最初来自日本,2003年“非典”发生时,开始在日本经济界流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2005年度投资白皮书、《日本经济新闻》等财经媒体、各类日本经济论坛等都用过这一提法。该提法的主要含义是,为避免对外投资过度依赖中国的风险,应采取“中国+1”战略,即在中国投资设厂的同时,还要在东南亚、印度等地投资,建设生产后备基地,一旦中国市场发生波动,可以在东南亚、印度等地继续生产。随着我国迅速战胜“非典”,  相似文献   

10.
人类寻找“非典”病毒来源的努力终于有了初步的成果:深圳疾病控制中心与香港大学微生物系5月23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他们对SARS溯源研究取得最新成果:人类的SARS病毒是由动物传染。他们的研究发现,从果子狸标本中分离的一株SARS样病毒与人类SARS病毒有九成九以上的同源性。这就证实了不久前人们的一个猜测;果子狸身上的SARS样病毒是人  相似文献   

11.
信息平台     
非典不会动摇我国外贸根本 有关专家目前提出,从宏观角度上和较长时间内来看,“非典”不可能动摇我国外贸的根本。“非典”是一种传染病,其暴发有一定时间性。而且,我国工业体系还在正常运转,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等优势并没有因为“非典”的到来而消失。所以,“非典”对我国外贸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公共卫生事业与财政政策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晓玢  谢华 《特区经济》2005,(1):175-176
2002年底,一种不明疾病悄然偷袭了广东省。4个月后,这种被命名为“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的致命传染病在中国内地多个省份大规模爆发。在应对非典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突显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脆弱性。笔者通过分析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发展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亟需的财政政策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海外经济评论》2005,(46):27-28
随着全球各国正在积极为禽流感疫情的暴发做好准备,我们不该忘记在一场全球卫生危机中可能存在的阴暗面——当人类生命面临疾病威胁时,各国将如何应对,如何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一切对亚洲并不陌生,它在2003年初遭受“非典”冲击的时候就曾经历过。“非典”疫情只夺去了不到800人的生命,与可能导致数百万人丧命的禽流感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但它却引起了全球恐慌,一些国家纷纷关闭边境,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商业往来几乎陷入停滞。  相似文献   

14.
干细胞研究是新世纪生物和医学技术领域可能取得革命性突破的项目。科学家们预测,如果此项研究进展顺利,那么在3-5年内将使糖尿病、肝病、血液病、角膜病、老年性痴呆症得到有效治疗。10年内,可以全面实施人体组织工程(治疗性人体器官克隆),甚至实现人体器官模块化目标。干细胞生物工程为人类最终战胜疾病展现了曙光。有科学家乐观地估计,人类战胜疾病、拥有健康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相似文献   

15.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是人类科学史发展过程中一次伟大的创举,它是从分子水平上直接探索人类自身奥秘的伟大科学工程,是人类认识自我、追求健康、战胜疾病最为重要的科学研究行为。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绘制,使得人类生命遗传密码的破译,揭示了生命的奥秘,使人类在分子水平上第一次全面地认识自我。它给人类社会到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法律、社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3年4月,当人们的目光还聚集在伊拉克战事之时,“非典”这个人们未曾想到的疫魔突如其来,一场人类抗击非典的战斗打响了,“非典”局势下的价格战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17.
“非典”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遭遇的第一场疾病灾害。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对我们的政治、法治、社会、经济乃至民众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进行了一场非常残酷而又严峻的考验。非重疫区的湖南,虽然从总体上看,“非典”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湖南的三产业确实是受害不浅。这充分说明了开放的湖南已与全国乃至世界的市场体系实现了对接,湖南已与这个市场体系融为一体。但同时,也对湖南如何在后“非典”时期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出了挑战。在如火的季节里,本刊记者有幸再一次对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教授进行一个小时的独家…  相似文献   

18.
“依靠科学,战胜非典”,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我们行动的纲领。在全国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的斗争中,科学已成为我们的坚实后盾和强有力武器。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依靠科学战胜非典,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力量,为防治非典型肺炎斗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强大科技支持”。非典疫情发生后,国务院火速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科学的精神、法治的手段建立起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由科技部、卫生部等9个部门和单位参与的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科技攻关组,组织优势科技力量全力开展科研攻关,在中医药防治、非…  相似文献   

19.
艾龙 《乡镇经济》2003,(5):45-46
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这种传染病,全国人民正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为抗击“非典”而斗争。其中采取的一项最为关键、最为有效的措施是为切断传染源而实施的隔离措施,这种隔离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他相关法规,带有强制性。城市疫区的抗“非典”实践已充分证明了实施隔离措施的巨大效果。目前政府及社会各界尤为担心的是“非典”向农村的传播。中国农村,特别是偏远的贫困地区,信息闭塞,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医疗条件极其薄弱,若“非典”扩散到农村,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对农村来说,要坚决防止“非典”的传播,要做…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信息》2004,(2):13-13
2003年春季,当非典突然降临这个世界时,有无数医务工作者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舍身忘我,勇斗病魔,蔡忠军和他领导的解放军309医院作为京城首批收治非典病人的医院历时100天,实现零感染,90%的治愈率,为战胜非典和经济建设的腾飞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