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墨身份     
吴剑 《宁波通讯》2012,(24):64-67
水墨曾经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最重要的载体,有着渊源深厚的文脉传承。自20世纪以来,作为中西文化碰撞的"改造物",中国画进行了多向度、多维度的探索,尤其是85’新潮之后,中国美术受到西方现代、后现代的挤压,力求寻求自身在国际中的文化身份和地位,水墨也难逃离其中,它试图通过自身语言的转换获得一种崭新的视觉力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改良中国画、改革中国画、革新中国画的三个方面成就及发展过程,探讨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的笔墨特征。指出中国画的革新主要体现在西方技法的融入与写实主义精神的确立,使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画发展历经了中国画革命与革命中国画的进程。这是一条从自觉求变到主动求变之路。  相似文献   

3.
张洋 《魅力中国》2010,(9X):206-206
<正>在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建构者们无论在民族特性还是科学特性的强调中,都十分关注"身段"(后称"身韵")的重要性。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建设,是中国古典舞学科文化建设的划时代飞跃--它使得中国古典舞超越了"芭蕾框架+戏曲构件"的做法,确立了中国古典舞的"舞  相似文献   

4.
<正>古朴典雅、端庄大方是它的灵魂;温润如玉、铜口铁足是它的表象;做工精细、浑然天成、包罗万象是它的根本,这就是钧瓷大师任星航眼中的钧瓷。他说:"世界上称我们中国为陶瓷王国,可以说陶瓷王国里的皇冠在中国,而被称为这个皇冠上的一颗明珠——钧瓷则当之无愧。钧瓷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文化,精神中的精神,展现出对华夏文明最好的传承。"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中国画的变化、发展过程中,郭石夫是置身其中的亲历者,他目睹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画的变化和发展,直接或间接地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画家的师承关系和不同历史阶段画坛审美趋势的变化。也因为此,他所选择的艺术道路和确立的风格定位,因其诞生于繁复的艺术格局以及繁复的艺术发展的比较、鉴别之中,自然而然地显现出了特殊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借助"恋物"理论和德国文化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的"物读"文化理论,通过苏珊·沃纳的小说《广阔、广阔的世界》探讨19世纪美国中产阶级眼中"家"这个概念复杂多变的含义,并对文本进行细致入微地"物读",探讨当时中产阶级集体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陈文 《走向世界》2016,(5):42-45
什么是一个城市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那就是最具有生命的文化。对于潍坊来说,除是享誉海内外的"世界风筝都"以外,另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就是"中国画都"。"中国画都"是一个有着多重内涵与外延的概念,其内涵,传递了潍坊深厚而浓郁的文脉积淀与传承;其外延,则意味着潍坊是当代中国书画艺术产业重要一极。让我们一起从潍水大地延续千年的文化变迁中,寻找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潍坊地处齐鲁腹地,钟灵毓秀,四季有绿,三河滋润,丰茂灵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中国画史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动,在引进西方文化的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与艺术遭到了最强烈的外来文化的挑战,于是,针对传统的中国画发生了一系列的美术思潮,中国山水画大师李可染便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出现与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土族婚葬习俗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族文化的交融不断地变迁和演变,但是"舅权"文化历来表现明显,独具特色。它主要体现在土族婚嫁习俗和丧葬习俗中。一、婚丧习俗中的"舅权"文化(一)土族婚嫁制度中的"舅权"一场完整的土族婚礼虽然有"送亲"和"迎亲"两大部分,但在土族人眼中"送亲"的场面似乎显得更为隆重和热闹非凡。"送亲"过程中有严格次序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的中国画史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动,在引进西方文化的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与艺术遭到了最强烈的外来文化的挑战,于是,针对传统的中国画发生了一系列的美术思潮,中国山水画大师李可染便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出现与成长起来的.以李可染为20世纪中国山水画史的一个断面,通过对他的艺术观念与实践特点做深入具体的分析,我们可以有效地了解到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艺术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所持有的态度与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高雪菡 《魅力中国》2013,(25):286-286
阿恩海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心理学家和美学家之一,他对艺术心理学、美学、蔓育、建筑及媒介等都做出了富有创见的贡献。是欧洲学术传统的继承者,其研究成果涉及20世纪思想领域的诸多方面。中国画中水墨笔彩的运动所形成的张力状态是艺术家意象审美中的感觉效应,中国画中有内部、外部、以厦个性张力之说。本文将从阿恩海姆美学理论中的视知觉理论以及“张力”的理论来浅谈中国画中的美。从中国画的内部张力、外部张力、个性张力三个方面时水墨画中张力的艺术表现进行探讨,借以论述张力在水墨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文化工业"应运而生,它所生产的大众文化从此在社会舞台上唱起了"主角",并逐渐占领了文化市场.这一方面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却产生了不良的后果,即大量"单面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时代打磨下、岁月洗礼中,无论是《雷锋日记》作为"影响中国人半个世纪的宣言书",还是雷锋成为公众心中的"20世纪中国十大文化偶像",无论是学雷锋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一、社区文化的涵义界定我国对于社区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是,由于理论界对社区文化的研究角度不同,故而对社区文化的含义也有不同的界定,,前仍然莫衷一是。有人认为:"社区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所创造、孕育、形成的人文环境、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也有人认为:"社区文化指的是特定社会区域当  相似文献   

15.
沙泊 《重庆与世界》2002,(Z1):114-116
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中国画家杨必位在日本访问、办展时,在日本三重县看到一大批保存完好的江户时代的日本水墨南画,在对这批日本南画作品的欣赏与品味中,杨必位发现日本南画的风貌和中国人文精神;并兴奋地感受到在日本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体现着自身强大的内在力量和外延能力,它不但影响着日本的文化,也影响着世界的文化。杨必位回渝后特写一篇题为"从长崎画派的兴衰看中国画对日本南画的影响"的文章,介绍了日本从江户时代的闭关锁国到明治维新的全面开放。  相似文献   

16.
阴秀文 《走向世界》2013,(8X):102-105
<正>提及连环画,许多人都有美好的回忆。它曾是一代代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跃然纸上,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呼之欲出,闲暇的时候连环画带给人们阅读的欢乐和享受,这种美好的感觉使人们回忆起来常常会心一笑。20世纪90年代,连环画出版逐渐稀落。如今,书店中已难觅被人俗称"小人书"的连环画踪影。但是,此消彼长,今天的收藏市场却不知不觉间掀起了"连环画热"。在文化气息较为浓厚的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一些连环画在  相似文献   

17.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20世纪的一部"长河小说",它反映了世纪之交风云变幻的时代特征和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现象,它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与人格魅力。其中对自由生命的向往,对理想真理的追求及对西方精神的整体反思是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正>南街村,21世纪的人民公社,许多人口中的共产主义示范区,经济学家眼中的变异体,国内外媒体笔下的非主流现象。然而,无论外界如何评论,或褒或贬,它的领导者王宏斌都始终坚定不移地带领大家依靠"傻子"精神走在这条道路上……"这个世界是傻子的世界,由傻子去支持,由傻子去推动,由傻子去创造,最后是属于傻子的"。南街村的这句名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我们到底该如何拨开"面纱",看清真正的南街呢?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20世纪中国苦难而辉煌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一大批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优秀共产党人"。何为"特殊材料",笔者认为就是红色文化。革命的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受到损伤的文化自信,红色文化最为璀璨耀眼。有些人认为,红色文化是战争年代的产物,甚至有人认为,红色文化是斗争哲学。这些错误认识割断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之间的联系,把红色文化的作用与意义同时代主题相对立,进而否定  相似文献   

20.
博厄斯是近代美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奠基人,被人们尊称为人类语言学之父。博厄斯派语言学是西方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它盛行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之间。博厄斯是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他的历史特殊论、语言相对论、文化相对论和文化区域理论是他对文化学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