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配置有两个特征,第一是股权集中,第二是大股东虚位。股权集中形成了一股独大的格局,股权虚位又形成了强管理层、弱董事会格局,我国上市公司更容易出现问题。我国公司治理既要解决一股独大问题,还要解决大股东虚位的问题。监事会制度的初衷是扶助董事会制衡管理层,由于监事制度安排不合理,致使我国公司治理出现了“缺环”。为此,完善监事会制度是公司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较为迅猛,但也存在一定的公司治理问题,包括股权过于集中、公司治理制衡机制不健全、董事会履职不充分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历史形成的地方政府与城市商业银行在投资及经营等方面的多种联系,又有城市商业银行对现代公司制度的理解不够深入从而导致仅有公司之"形",而无公司之"神".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当采用多种方式分散股权,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其次应当构建董事委员会、独立董事、监事会等在内的多层次治理制衡机制,还应当采取措施给予薰事、监事以有效的履职约束与激励.  相似文献   

3.
一、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现状及其对内部审计的影响我国的国有企业大部分已经实行了股份制改造,也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存在"一股独大"、所有者和经营者未分离等一些基础性缺陷,表面上公司治理结构基本成立,但是却与理论要求相差甚远,使得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存在各种各样的治理结构问题。1.董事会职责不清,监事会机制不健全由于国有股份过度集中,中小股东的代表很难通过股东大会选举进入董事会,这使得大股东在董事会中所  相似文献   

4.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1.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一股独大的现象特别严重。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为主要发起人,公司经营层通常由政府部门行政任命,总经理与董事长大多兼任。因此,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较为严重,上市公司的实际委托人为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即委  相似文献   

5.
刘新琳  刘建梅 《财会通讯》2010,(9):82-83,91
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学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公司治理中股本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从股权集中情况、股票流通情况以及管理层持股情况方面,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本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较为明显;相互关联的前十大股东更有可能勾结起来控制公司操纵利润。  相似文献   

6.
浅析股权结构优化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结构优化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条件。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民营股“一股独大”已经给中国上市公司脆弱的治理结构带来种种弊端和负面影响,成为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本文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角色未充分发挥作用影响公司治理效率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是大股东一股独大仍然突出。2002年,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在30%以上的占全部上市公司的69.56%,有75家公司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在70%以上。我国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由国企改制而来,呈现出公有产权占主体的特征,国有股权等非流通股比例过高,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如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1.股权结构不合理,“超级股东”控制一切。主要表现在:(1)国家股所占比重过大,从上市公司来看,据资料显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是由国家控股的公司占全部公司总数的65%,第一大股东为法人股的占公司总数的31%,两者合计占比例96%。(2)股权过度集中,即“一股独大”。这种股权结构的不合理,缺乏多元股权制衡机制,导致公司无论从竞争力、灵活性、对股东的责任感以及公司的生命周期来看,均缺乏竞争的实力。2.董事会机构职责不清,独立性不强。尤其是集团内部的多级法人制度。集团公司大量…  相似文献   

9.
当公司股权相对集中时,大股东会利用对公司的控制权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大股东侵占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在我国股市中现金股利也成为大股东侵占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股权分置的条件下,“一股独大”和股权制衡均不能有效解决大股东侵占问题,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是限制大股东侵占的另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近年来已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使得大股东处于超强控制状态.这种股权格局使得公司大股东在公司决策中很少受到来自其他股东的挑战,笔者拟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方式、大股东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互相监督、制约;在董事会设立专门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风险评估委员会等。但我国企业目前存在"一股独大"现象,股东大会、监事会作用有限,甚至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互相监督、  相似文献   

12.
就公司治理理论而言,审计委员会制度是两权分离所产生的权益代理问题的一种解决或补救方案,是公司内部有效保护股东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就公司治理实务而言,审计委员会成为上市公司改善财务信息透明度的有效工具,对于上市公司管理层或大股东利用不实财务报告掩饰其经营不善或利益输送、欺诈等问题能有效予以防止。因此,审计委员会一般被认为是董事会下属的最重要的委员会之一。  相似文献   

13.
独立董事“独立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燕 《会计之友》2002,(4):18-19
独立董事制度是监管部门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期望其能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一股独大"的大股东操纵董事会,"内部人控制",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等问题.人们之所以对独立董事寄予如此厚望并赋予其特殊行权能力,主要在于独立董事在企业中的特殊地位--独立性,能够保证其所作决策和评价的客观与公正.但也有不少声音对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中能否起到真正作用提出质疑,其主要疑问同样源自于对独立董事能否做到真正"独立性"的怀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市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个权利机关的关系问题成为当前治理结构研究的热点,特别是监事会虚位的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有的人甚至认为监事会已经沦为"打酱油"的虚设机构,如何保证监事会存在的必要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8月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决定在上市公司全面推行独立董事制度。2002年初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公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应独立于所聘的公司主要股东,独立董事不得在上市公司担任除独立董事以外的其他任何职务。”这说明我国已将独立董事制度纳入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由于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时间不长,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文化传统尚有一个融合的过程,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尚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拟对现行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一、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二元制的结构,即公司在股东大会下设董事会和监事会两个平行的机构。但由于我国的监事会在公司内的地位不高、受控股股东的控制、本身人员构成不合理及素质不高、缺乏切实的监督手段等原因,现行监事会的职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同时由于我国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形成的实质上为控股股东控制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因而我国证券监管机构才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以解决对上市公司监管乏力的问题。可见,引入独...  相似文献   

16.
唐海鸥 《财会通讯》2008,(12):33-35
本文通过选取截至2006年底完成股改并已披露股改以后股权结构的32家钢铁板块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股改后大股东股权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以及大股东之间股权制衡关系得到加强,这有利于改善我国一股独大,股权过于集中的状况。而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基础,如何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通过优化股权结构,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司治理模式,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把独立董事制度纳入了规范化的轨道。公司管理层引进有效制衡的独立董事制度,对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推进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相关问题需要解决。一、独立董事制度的起源沿革独立董事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当时其资本市场日益发达,上市公司数量增多,出现股权高度分散化的格局。公司董事会更多地被控股股东操纵,董事会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监督经营者的职权,因此提出在董事会中引入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防止公司被内部人…  相似文献   

18.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上市公司大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改制后,国家仍控制着主要的股权,有的比例甚至高达70—80%,股份制公司股权相当集中。在这种一股独大的局面下,根据持股比例,公司董事会便自然由代表大股东利益的董事所控制。而且,现在我国的职业经理人市场还未真正建立起来,董事(长)、总经理多由行政途径产生,董事会班子和经理班子高度重叠屡见不鲜,由此,便产生了“内部人控制”问题。所谓内部人,就是经理人员,他们作为本公司的雇员,授权代理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的权利与责任的配置机制,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是这套机制中不同利益群体的代表,目标是通过对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制衡使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 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尽管我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与改进,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所形成的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许多上市公司尚未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因此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现状极不乐观。 1、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据统计,截至2002年4月底,沪深共有发行A股的公司1102家,其中第一大股东持股份额占公司总股本50%的有890家,约占全部公司总数的79%。大股东中国家股和法入股占压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88家香港中资上市公司数据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国有股比例过大,股权过度集中导致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超强控制,从而带来诸如存在内部人控制和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等现象。但一股独大并没有成为完全制约香港中资上市公司发展的因素,部分中资上市公司也实现了有效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董事会有一定的制衡监督机制,逐步革新其公司治理文化等。文章据此提出:(1)根据业务特点和市场环境安排股权结构;(2)通过母公司外聘独立董事的方式加强上市董事会的制衡机制;(3)适当引进股权和期权以完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