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态服务的价值是生态系统为人类所提供服务的长期、真实、全面的价值,可用于衡量人类活动真实的效益和成本.本文在阐述生态服务内涵的基础上,对生态服务的价值构成和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以市场交换和政府干预两种途径作为生态服务价值的主要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涂庆皓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82-83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问题,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学科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在思想政治教育困境重重、不断受到怀疑和反思的今天,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显得更加必要和紧迫。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结构中,主体、客体和中介相互联系和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成为可能。个体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维度,对其科学内涵和实现条件的重新探讨有助于推动新时期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意义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3.
论旅游物流及其价值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产业的基础设施日显落后.物流作为社会生产流通的基础性产业部门对旅游的运作具有保障作用,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现代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和物流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价值,旅游物流的价值既包括物流产业对旅游业的支持,也包括旅游业扩大了物流产业的市场需求,因此,有必要研究旅游物流的价值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略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雨恩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29(1):130-132,140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担负起这一重任,通过何种途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实现人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服务社会促进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5.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对财富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正确评价、计算、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成为调动人力资源积极性、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作用的关键所在.智力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对于智力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一般可采用薪酬方式给予回报,对于高层管理者和高层专业技术人员也可通过年薪制、按生产要素分配、参加税后利润分配、职工持股、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实行重奖等方式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农用地估价是在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的基础上对其经济价值所作的量化和评价。农用地估价实践在我国刚刚起步,尚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当前的估价实践出发,提出了影响估价结果精度的几大问题,如农用地的性质认识不一、农用地概念不一等。以期农用地估价实践者关注区域农用地地价水平平衡和农用地价与城镇地价在时间与空间的连续与衔接。 相似文献
7.
8.
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生态产品,而实现其价值应在遵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一般规律基础上把握和适应公共产品的特性。公共产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着力于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外部性问题,是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机制设计和路径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包括多元主体参与机制、行政与非行政手段协同机制、基于数据链的价值核算评估机制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财政资金分配机制和资源环境税费定价(率)机制、不同类别生态产品之间的衔接机制等,路径模式构建则遵循公共产品生产和供给的基本思路,作为代表公众利益的财政手段发挥主导作用,主要涉及纵横向政府间转移支付(生态补偿),资源环境税费政策和政府购买也是直接或间接实现其价值的重要手段。加快实现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价值,需加强其重要性的宣传和认识,引入社会资本力量、完善产权制度建设、构建大数据系统强化价值实现的主体支撑和配套支持,并通过税费调节政策和基于价值增量的资金分配政策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将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随着我国经济成份的日益复杂化和社会结构的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在总结已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妙志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62-63
文章从客体、主体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的角度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含义及其本质,并据此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实现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个人利益和个体价值的不重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缺乏积极顺畅的沟通;教育介体未能与时俱进,缺乏时效性和创新性;教育载体缺陷固存,教育环体复杂多变。紧接着针对上述瓶颈提出了相应的突破途径,旨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有效方法,积极推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1.
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现实问题的角度出发,以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制约因素为切入点,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结果表明,走农户合作化道路是我国农村现阶段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变迁的最优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土地增值收益共享的拆迁土地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整体拆迁过程中土地价值评估的现状为切入点,分析目前拆迁土地评估中存在的三大误区,并根据利益分配原则就拆迁后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问题提出评估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区农业生产中的土地、劳动和资本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良灿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3):36-40
非线性农业生产函数具有很多优点,适于农业生产分析.通过模型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劳动和资本(尤其是资本)的贡献较大,而土地暂时还不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明显;各农业生产要素的影响因地区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卢一 《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37-42
土地征收补偿纠纷是当前多发的一类典型争议.从土地征收补偿费用总体性质和各组成部分性质的界定着手,按照土地征收补偿费用确定和落实的程序,依次对纠纷的三个层面,即整体征收补偿纠纷、土地补偿费在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分配纠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其成员间分配土地补偿费纠纷进行针对性分析,讨论法律救济的具体适用.着眼于实践当中的操作性要求,对土地征收补偿程序的立法完善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于鑫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84-86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民在土地被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中,被迫失去原来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和就业机会。当前的法律法规对于农地产权制度的规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社会状况,因此,有必要对农地产权制度的规定及其缺陷进行分析,从深化农地产权制度入手,改善农地承包关系,更妥善地解决当前中国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中存在征收补偿标准偏低;农民对补偿金数额不满意;公正、合理是制定补偿标准最需要考虑的因素;补偿的补偿方式单一;补偿金归属问题令人担忧;补偿中的法规、政策等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城市化发展不可避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二是公共利益名誉掩盖下的政府利益本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三是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计算方法背离市场基本价值规律.因此,要从五个方面来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二是科学制定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标准;三是增设集体土地产权出让制度;四是公开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程序信息;五是转变政府职能,依靠政策法规和市场机制行事. 相似文献
17.
农地发展权制度构建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发展权(Right of agricultural land development)是指农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时而产生的土地增值利益,是土地征用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将农村集体所有的农村土地国有化,然后再进入土地市场,即改变农村土地使用性质而产生的增值利益。由于我国现有法律制度中对农地增值利益——农村土地发展权(以下简称农地发展权)规制的空缺,农民权益无法得到维护和落实,特别是大量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受到严重威胁,给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修改现行《土地管理法》,确立农地发展权已迫在眉睫。农地发展权制度在国际上以已被普遍适用,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构建和完善该制度,对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贾春梅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6):9-13
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农地使用权的资本化运作。通过农地使用权资本化,农地使用权具有的价值、财产、融资和资本等新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地体现和发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尤其是财产性收入也会相应地得到不同程度地提升。而确保农民增收的制度化和持续性,相关制度和机制设计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9.
承包地退出补偿是对离农农民放弃合法土地权益所造成效用价值损失的合理补偿,是增强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内在动力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各地在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中对离农农民承包退出补偿的探索,存在补偿依据不清、补偿构成不合理以及补偿资金不足等问题。承包地退出补偿是对离农农民放弃土地承包权所造成的所有效用损失进行的补偿,应包含对承包地的"生产资源价值""保障价值""财产预期价值"和"其他价值"的补偿。目前我国各地农民的离农程度、离农类型差异较大,应分情况、分类别建立差异性的承包地退出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20.
李小璇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72-7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之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高速飞跃,随之而来的是城乡差距拉大,建设用地需求的增多,导致失地农民人数的增加。土地承载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社会保障的重任,合理解决和处理好农村土地征用收益资金的分配问题就显得尤为关键。通过探讨农村土地征用产生的土地收益的来源,发现农村土地征用收益分配失衡是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重要原因,从而寻找改善农村土地征用收益分配不均衡的路径,进而有效保障失地农民社会权益,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