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与市场》2015,(12):F0004-F0004
1.“理论探讨”栏目:宏观经济预测模型开发与应用,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经济周期波动问题,投资与储蓄率问题,经济指标关系问题,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社会融资规模问题,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运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工具及规NIM题,流动性研究,利率及收益率曲线研究,货币需求函数研究,货币政策微观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于货币中性、非中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货币能否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不同经济学派在各自的假设条件下所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货币是否中性是实施货币政策的前提和关键所在。更进一步说,我国货币的中性问题直接涉及到货币政策有效性以及如何制定货币政策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货币中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首先对货币中性问题进行理论回顾,将经典的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进行阐述;其次,将已有的关于货币中性问题的理论进行归纳和比较;然后,根据我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吴军 《金融研究》2002,(11):11-19
本文主要研究在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形势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有关理论问题,试图解决两个方面的疑义:一是为什么不能够通过货币政策的独立操作以缓解通货紧缩问题?二是为什么不启用积极的货币政策以启动经济、扩大有效需求,而要选择稳健的货币政策?文章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入手,在定义社会购买力两个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货币供给的“溢出”效应对货币的“中性”或“非中性”的影响,并由此而推断货币的“中性”或“非中性”与经济的非均衡类型关系。通过实证分析证明随着我国由资源约束型短缺经济向需求约束型过剩经济过渡,货币对实质经济的影响处于由“非中性”向“中性”转变的过程之中,货币政策对扩大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减弱,从而排除了以货币政策的独立操作来扩张有效需求、支持经济增长的可行性;从我国经济的实际运行状况分析,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至少存在着货币存量、国民储蓄和政府投资这样三个方面的空间,体现了财政扩张有充裕的资金来源和通畅的投资渠道,“挤出”理论并不成立,因而毫无必要为弥补财政的资金缺口动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旨在抵御经济波动、即实现并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定位应该是介于紧缩与扩张之间的中性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货币?  相似文献   

4.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荆仰峰货币理论是研究货币在宏观经济运行中作用机制的理论。货币理论包括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及相应的货币政策。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包括古典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现代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和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本...  相似文献   

5.
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和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供给与需求问题是一国货币政策制定和操作的基础.随着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金融创新浪潮对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使货币供求的总量、结构和形成机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金融宏观调控的影响则更为明显.因此,探讨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和货币政策操作的冲击与影响,对更好地制定并有效实施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建立在一定的货币金融理论基础上的。本世纪以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不断发展变化,无不与货币金融理论的发展、演变有密切联系。因此,要了解中央银行如何选择、制定货币政策,就必需熟悉当代货币金融理论及其各种主要的货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表明,在开放条件下,我国的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归结为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内生性.此外,外资机构的准人、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开放、资本流动以及汇率制度等因素也都影响货币供给.我国中央银行不能自主地决定货币供给量,不能过分夸大货币政策的作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战略重点应从货币供给管理转向货币需求管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应从货币供应量转向其它目标,如利率或汇率.  相似文献   

8.
一、货币政策与房地产调控综述 货币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通过一定的措施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对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最终达到对国民总产出水平进行调节的目的.货币政策涉及的内容既包括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又包括运用这些工具的作用机制、传导过程和据以进行监测控制其进度的各项数量指标. 根据凯恩斯学派的理论,货币政策的传递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货币供应量与利率的关系,即流动性偏好途径;二是利率与投资的关系,即利率弹性途径.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供给相对过剩,利率下降,刺激投资,房地产作为投资,必然得到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财政、货币政策的一般特征作为国家管理宏观经济的能动手段,财政、货币政策是现代商品经济的产物。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财政、货币政策都以货币为载体,通过对货币运动或价值运动的操作来组织和协调宏观经济运行,这是二者的突出特征。财政、货币之所以能成为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在于现代经济中货币(作为流量的货币和作为存量的货币)是影响几乎所有其他诸如产量、价格总水平、就业等宏观经济变量的重要变量,是整个经济过程的启动器和动力源,因而可以对经济系统产生强大的能动作用;另一方面,货币不论是注入经济系统或流出经济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国家通过财政系统和银行系统予以控制,因而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由于需求是以货币为载体的有效需求,因而财政、货币政策对货币的操作实际上是对社会需求的操作。在西方国家,二者被统称为"需求管理政策"。作为需求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我国1996—2011年的月度数据,分别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与Engle—Granger两步法,对传统货币需求模型、开放条件下的货币需求模型以及引入制度因素的货币需求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货币需求的长期稳定性及各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建立货币需求模型,对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1994年开始按季度向社会发布货币供应量,1995年尝试把货币供应量纳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1996年正式把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而一个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是货币政策实施中运用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前提条件,因此分析货币需求并建立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对于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单整检验、EG两步法协整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CM)、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等计量方法构建了中国1994—2004年的长期静态与短期动态货币需求函数模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物价上涨、增长衰退与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段时期以来,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经济增长趋缓的压力开始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焦点所在.宏观领域流动性过剩的现实实际上是我国货币供求非均衡现象的反映,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角度,通过对流动性过剩背景下货币供给与物价和产出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和检验,指出了目前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的困境,并针对这些问题就提高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指出人民币国际化能够增加货币需求和供给量,并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一步选取2011年第一季度到2015年第三季度货币流通速度、CPI、CRI、M2和GDP数据,进行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过高,会抑制国内对货币的需求,而货币供给越大,对于稳定我国国内价格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完善货币供应量的实时监测统计和准确干预、加强金融市场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汇率目标制、货币目标制在各自的经济背景下都起到了稳定一国通货、稳定汇率从而稳定一国物价总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通货膨胀目标制代替汇率目标制、货币目标制成为许多国家追逐长期价格稳定的一种货币政策新框架,在取得长期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上具有更多优点和灵活性。我国金融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调控面临国内货币需求不稳定,内部、外部经济不平衡,金融不平衡等问题,在货币目标制和汇率目标制难以实现货币政策有效调控的情况下,建议应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做出调整,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5.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中央银行根据经济的运行特点实施相应的货币政策。这里隐含的意义是货币政策对经济控制是有效的。但理论界对货币政策的作用也有不同的观点,即货币中性和非中性之争。本文试从几个侧面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讨论。一、货币政策有效抑或无效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在西方货币理论文献中特指货币政策能否影响产出等经济变量,即货币是否中性,并由此形成货币政策有效和无效二种理论。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货币能否系统地影响产出;二是货币与产出是否存在稳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在深入分析开放条件下央行货币政策合作理论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危机中国际货币合作的新动向、新特征,指出了当前影响国际货币合作的冲突所在,并基于理论进展和实践的推进,提出了危机后国际货币合作的方向,指出了中国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合作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7.
货币国际化收益与成本理论的国外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洪心  高印朝 《上海金融》2008,102(3):68-7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货币国际化给各国经济、政治带来的利弊影响日益凸现,货币国际化的收益和成本理论成为国际金融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者开始尝试着从收益与成本的视角去验证货币国际化对经济、金融、贸易甚至国家竞争力方面的影响,并且对货币国际化条件下的国际铸币税、计价货币的机理和货币政策的执行效力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假说和推论。  相似文献   

18.
梁森 《浙江金融》2007,(9):19-19,9
货币需求及其决定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历来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是货币金融政策理论的核心部分,也是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即为货币政策,要运用好货币政策其关键之一是对货币供给的调控,而对货币供给的调控又必须以现实经济生活中货币需求为依据目前我国货币政策是过紧了还是过松了正成为经济理论界经常争论的话题,而过紧或是过松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数量界限,这就必须研究货币需求与产出、利率、通货膨胀率等经济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并建立适合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  相似文献   

19.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我国货币市场、利率渠道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利率渠道对货币政策传导作用的发挥,首先是在货币市场调节金融机构的资金供求,进而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总需求。货币市场及其完善与否是利率渠道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1、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及其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货币市场在我国的出现是同货币调控模式的转变直接相关的,我国的货币市场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从目前的情况看,货币市场已经开始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从完全转向间接调控的需要看,货币市场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货币需求是货币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是货币政策选择的理论出发点。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交易量不断扩大,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渐渐显露。为了正确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在客观上需要多少货币量,必须要考虑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本文主要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