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产业经济学     
<正> 产业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用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作为研究的焦点,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的企业组织  相似文献   

2.
《农场管理学》《生产经济学》《技术经济学》 《农业经济问题》转来读者来信询问农业的生产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的区别问题。的确,这两个名词在我国农业经济研究中还没有严格的区别,这是由于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比较薄弱所致。 现根据美国农业经济学者解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自然资源经济研究成果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对中国特色自然资源经济学进行了阐释。中国特色自然资源经济学是以中国自然资源经济活动为对象,研究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过程中各种经济规律和各种经济关系及由此而来的各种经济政策的总和。中国特色自然资源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新背景下,中国自然资源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特色自然资源经济学要以自然资源产权为核心,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各种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为基础,以自然资源资产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为抓手,以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为关键,高效利用资源,促进绿色发展,保障资源安全,解决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负外部性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研究和解决一系列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经济问题。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研究和解决自然资源经济学问题的基础。自然资源经济研究必须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两个结合”;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把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融会贯通;要紧密围绕自然资...  相似文献   

4.
讲求经济效果,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以“经济效果”为研究中心的农业技术经济学近年来在我国正从复兴走向繁荣。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又反过来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理论,使之系统化、规范化,由此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和学科特点的农业技术经济科学体系。因此,加强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极其现实而又深远的问题。本文试就本学科的一个重要理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殊的农情以及丰富的实践探索,决定了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应该能够做出特殊的理论贡献,并形成和确立有影响力的经济学话语体系与话语地位。本文首先基于研究对象(农业、农村、农民)性质的差异,分析了"三农"研究话语表达所存在的描述现象化、议题离散化与分析碎片化问题;然后,通过文献计量回顾了"三农"研究的经济学话语地位、演变轨迹及阶段性特征,揭示了"学术繁荣"背后所存在的不足;接着,通过对"三农"研究的经济学话语现实进行反思,从研究边界与知识分工的角度,阐明了农业经济学与农村经济学的话语定位。本文认为,"三农"问题研究及其经济学话语体系构建,必须高度重视科学问题导向与研究范式。提升中国"三农"研究的经济学话语地位,需要从本土化与国际化、历史遗产与现实价值、情境依赖与知识创造、反常现象与独辟蹊径、学术规范与思想碰撞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南方农村》2001,(4):45-46
1981年,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华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教授魏双凤首次发表《浅谈综观经济学》论文,1988年,公开出版《综观经济学》专著,近年来又陆续出版专著6本。一门既不同于微观经济学,又异于宏观经济学的独立经济学科——综观经济学逐渐产生影响。魏双凤教授认为,中国的经济建设长期存在一个“怪圈”,就是“一统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又统”的恶性循环。中外经济学者曾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现有的经济理论并不能阐释这种经济现象,也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解决这种困境和难题。魏双凤教授认为,…  相似文献   

7.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总结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路径特征、决定条件和影响因素,并展望进一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1)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呈现出一个较清晰的路径,即改革始终沿着市场取向、明晰产权、稳定地权的方向演进;(2)农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的成功源于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结合,即弹性的中央政策制定、渐进式的地方实施以及具有学习效应的农户认知三者的有机互动,并体现出制度变迁的"共生演化"特征及其蕴含的"适应性效率";(3)新制度经济学是解释中国经济改革和农地制度变迁的有效工具,然而由于经典的新制度经济学本质上的静态性以及国家理论的缺乏,难以对现实世界的各类制度变迁给出一般化的解释。研究结论:基于经典的新制度经济学,进一步整合行为经济学、机制设计理论、演化博弈论等理论工具,超越"强制性—诱致性变迁"二分法,构建一个真正动态的制度变迁模型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学点渔业技术经济学本刊评论员渔业这个产业,既离不开渔业的科学技术,又离不开渔业的经济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管你是从事养殖、捕捞、加工或营销,还是从事科研、教学或生产,你都离不开渔业的技术经济问题。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在为《渔业技术经济学》撰写的“...  相似文献   

9.
国土经济学     
国土经济学 国土经济学属于生产力经济学,但它是结合生产关系来研究解决如何正确对待国力,以最好的经济效果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科学。 国土经济学是以一个国家的国土(包括地面、地下、空间、水域、大陆架等)作为研究的范围与内容的科学。如中国的国土经  相似文献   

10.
贺震川 《水利经济》2010,28(4):34-36,65
在阅读已有水资源经济学著作的基础上,从主要内容、结构框架、基本特点和创新之处评述了沈满洪教授主编的《水资源经济学》,认为该书结合目前我国存在的水资源实际问题,论述了水资源配置的经济规律,提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的经济手段和政策建议,是对现有水资源经济理论的全新综合。  相似文献   

11.
谭向勇教授等主编的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农业经济学》,已由山西经济出版社于2005年8月出版。该书是在谭向勇教授等人主编的前几个版本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它是中国高校农业经济学教学领域的一本基础教材,同时也可以作为从事农业经济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和从事农业经济的实际工作者的一本重要参考书。全书41万字,共分16章,内容可归纳为四个方面:①农产  相似文献   

12.
实效是创新经济理论的出发点和最终检验标准;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理论基于实效的创新;新时代经济发展理论创新必须高度重视指引中国式现代化实效。罗来军教授立足于当前时代背景,从经济视角把握中国独有国情和透析世界最新发展条件与环境变化,服务于解决新时代现代化实效问题所创立的实效经济学,成为在世界经济发展理论中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崭新理论分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民问题的经济学探讨刘秉芝农民问题不仅仅是农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个社会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很大,解决起来问题也很多。这里只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的农民问题,进行若干理论探讨,望有助于农民问题的讨论与推进问题的解决。一、中国农民问题主要是经济...  相似文献   

14.
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与闽发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的“西部开发与资本市场”研讨会于 2 0 0 0年 12月 2日至 12月 3日在西北边城乌鲁木齐市举行。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王友三、兵团党委常委、副司令员朱鉴凡出席了研讨会。此次研讨会邀请了国家计委研究所陈东琪博士、中国人民银行副司长张新泽教授、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松奇、国家科技部条件财务司司长沈仲祺、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谭向勇博士、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总经济师张铭博士和闽发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袁东博士等专家学者 ,分别为来自兵团各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民问题的经济学探讨刘秉芝农民问题不仅仅是农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个社会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很大,解决起来难点也很多。这里只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的农民问题,进行若干理论探讨,望有助于农民问题的讨论与推进问题的解决。一、中国农民问题主要是经济...  相似文献   

16.
王建 《中国改革》2006,(3):9-11
去年以来,出现了一场关于在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还是以西方经济学为主流的争论,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到第27个年头来争论这个问题,是必要的和有益的。但应指出的是,不论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部已经难以解释当代的许多重大经济现实问题了。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是不是严格的科学,一直存在着争论。其中,经济学前提假设的科学性是这一争论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最能体现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它是经济理论体系赖以建立和理论分析展开的逻辑起点。经济学实际上在背离人类的道德与现实,因为经济学总有其逻辑前提与假设,而这些前提和假设的背后总有道德基础这样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任何科学都有自己的核心科学问题、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农业经济学也不例外;任何科学的发展都必须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呼应重大社会需求,具有强烈应用和实践性的农业经济学更是如此。核心科学问题、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具有普遍的共性,而社会重大现实问题和重大社会需求则高度依赖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对于农业经济学来说,其发展还要加上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因为资源禀赋的决定作用,历史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经济学始终重点关注生产主体内部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提高总体效率和生产者福利则更多依赖打开外部市场,而近20~30年来则逐步转向农业的外部性,因而不再从宏观层面上关注农业生产本身。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则与此相反,农业生产的宏观问题和农业农村的转型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农业经济学具有重大社会需求,因而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如何把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和社会需求与基本科学问题紧密结合起来重新构建符合国情、适应经济发展阶段的农业经济学。  相似文献   

19.
由东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尚杰教授(博士后,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农业生态经济学》已于 2000年 8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约 30万字,共分 14章,全面论述了农业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生态经济的基本理论,良性循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建立和评价,农田、森林、水域、草原生态经济学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管理,以及新型生态农业的建设。该书为我国第一部关于生态经济的全国统编教材。 该书书号为: ISBN7- 109- 06539- 1/S· 4314《农业生态经济学》出版  相似文献   

20.
生产力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的关系 生产力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是近些年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两门经济学科。这两门学科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既有区别,彼此又有联系。 生产力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力运动过程的一般规律,它与政治经济学共同成为所有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生产力经济学的性质是一门理论经济学,它的基本任务是对合理地组织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