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被称为“忽悠之王”的马云似乎对每个话题都能口若悬河,但情人节显然是个例外。“情人节快到了,你打算……”记者话音未落,电话那头已是笑声连连,“怎么会说这个话题?”语气里半是意外,半是尴尬。“我从来不过情人节的。”马云很快给出答案,紧接着,又补充了一条理由,“太忙了。”马云的忙可以理解。去年那起世人瞠目的雅巴收购案,让马云一夜之间成为炙手可热的公众人物。“看到媒体上到处都是自己,我都看烦了。”马云无奈地向记者抱怨。情人节是一个博爱的节日不光是忙,不过情人节,还因为马云对情人节的含义有一番特别的高论。“在中国,情人…  相似文献   

2.
《中外管理》2011,(11):130-130
对今天一些年轻人的浮躁和做事、说话的态度,马云表示理解,因为“我们都这么年轻过”。但是他建议青年员工在浮躁的社会看清自己,平静下来问自己。“1.我有什么,我凭什么;2.我要什么;3.我必须放弃什么。”他也表示,  相似文献   

3.
神落凡尘     
王昕 《东方企业家》2011,(11):54-57
因为怕自己会说出过激的话。马云预先在手心上写了五个“忍”字。淘宝商城发布会现场的马云看起来身心俱疲,甚至说下辈子一定不再做电商。当有记者问到关于收购雅虎的问题时,他低头看了看那几个字。他说:“我的难过在于,假如我们丢失了对社会的信任,丢失了理想主义的色彩。这个社会就会丢失了。”  相似文献   

4.
如果要评选“2011年最郁闷老板”的话,马云算得是上一个。用马云的话说,今年是阿里巴巴的“本命年”,流年不利。去年马云曾在淘宝员工大会上说,2011年淘宝必有一难,不幸的是一语成谶。而且,今年他们不是有一难而是有三难:淘宝假货、转移支付和这次的商城新规。远的不说,就说余波未平的新规事件。  相似文献   

5.
入错行     
李岷 《中国企业家》2011,(23):13-13
最近乐淘网CEO毕胜做了一个公开演讲,大倒做电子商务的苦水,其中一个关键词是‘入错行”,他甚至怀疑,“电子商务是不是一个骗局”?同期,这一年麻烦不断的马云也公开表示,“如果有下辈子,我再也不做电子商务了。”  相似文献   

6.
牵着绳子跑     
在一次领导力培训时,一个是民营企业家,他说了很多话,大体意思是:“我要成为第二个马云。”另外一个是企业的高层,他也说了很多话,大体意思是:“我要成为第二个唐骏。”当然,同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怎么才能做到。  相似文献   

7.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只有历练过,才会由“窝冬”变成享受冬天的“冬泳”。“我们对全球经济的基本判断是将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未来几年经济有可能进入非常的困难时期。我的看法是,接下来的冬天会比大家想象得更长!更寒冷!更复杂!我们准备过冬吧!”7月23日晚,马云向全体员工发出题为《冬天的使命》的内部邮件。这不是马云第一次强调“过冬论”。2月份,马云在阿里巴巴集团内部员工大会中曾表示,上市主要目的之一,是为“冬天”的来临准备更多的粮草,并提出阿里巴巴今年要“深挖洞、广积粮、做好做强不做大”。  相似文献   

8.
人物     
马云:"偷走"支付宝 作为中国电子商务的教父级人物,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最近过得并不怎么好。因获取牌照而进行的支付宝股权重组,掀起了阿里巴巴与雅虎的一场纠纷,支付宝被马云一手遮天地“偷走”了,违背契约精神等口诛笔伐着实让马云“很受伤”。马云直言,他看中的并不仅仅是钱,重组是要确保所有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厂长经理之友》2013,(11):14-14
10月,马云在阿里巴巴内部论坛发帖,强调了移动通信产品“来往”对于阿里巴巴的重要性,强制每一个阿里员工11月底前必须有外部来往100个用户,并在帖子中正面向微信发起挑战。马云称来往“最大的特色是几万名员工不服输的精神,”表示应该“用愚公之精神去挑战)皓”。  相似文献   

10.
马云史玉柱支招中小企业如何“过冬” 近日,面对全国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短缺纷纷遭遇“寒冬”的事实,阿里巴巴CEO马云、巨人网络CEO史玉柱分别为他们支招如何“过冬”。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2011,(11):26-27
预想中淘宝商城的一次正常“升级”,最后却演变到如此地步,马云看上去颇有点委屈。“嗣城”事件发生后,马云打破一年内待在美国的承诺,紧急返回杭州,处理淘宝商城纠纷。而在对媒体的交流会上,马云参会前在手心写了五个“忍”字。  相似文献   

12.
马云的大淘宝战略提出淘宝未来要成为“电子商务基础服务商”,这听起来很有意义也符合马云一贯的风格——每个目标的提出都让人感觉很伟大,在我看来这个目标的提出,  相似文献   

13.
邹小勇 《经营者》2004,(3):192-193
发现宝库。如今,“阿里巴巴”服务的商人达到240万,马云即使在睡梦中,“阿里巴巴”每天也有100万元的收入。作为国内最早BtoB(商家对商家)网站的创始人,马云的名气在国内远没有在国外响,虽然他没有任何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  相似文献   

14.
吴晓波 《东方企业家》2007,(11):120-120
随着阿里巴巴在香港的上市,今年冬天,马云注定将成为最引人瞩目的中国企业家。两年前,我曾经在为《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一书做序言时写道:“在我看来,如果说杨致远是互联网领域里第一个世界级的华人企业家,那么马云就可能是下一个。杨致远是商业的天才,他发现了互联网搜索的价值,而马云则是天才的商人,他把一团让人手足无措的乱麻织成了一匹锦绣。”今天我还坚持这样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小东 《英才》2009,(2):8
2007年底,经济一片繁荣的时候,马云提出“过冬论”。事实证明马云对了企业家永远是对经济脉动最敏感的人。  相似文献   

16.
声音     
《经营者》2008,(3):19-19
林毅夫: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姜建清:2008年信贷增幅10%左右;马云:别忽视我;皮海洲:股市也需“灾后重建”;孙振耀:我没退休,只是向创业者转型  相似文献   

17.
王亮 《中国企业家》2010,(11):22-23
近年来,我时常能在机场书店的显示屏上,各大电视台的节目里,品类繁多的杂志上见到马云的身影,马云成了各大论坛、会议的台柱,似乎没有他就不成会。对马云先生我充满了敬意,对他的钦佩和崇拜之情甚至超过了中国任何其他的商业领袖。但我也有一些想法到了不吐不陕的地步,希望《中国企业家》杂志能代为转告。  相似文献   

18.
李乐天 《新前程》2006,(9):26-28
“淘宝”网新推出的收费业务“招财进宝”由于“不合时宜”的公投而被迫下马,却引出了阿里巴巴股东之间的微妙关系,马云一方在竭力地保护自己的权力,而另外一方雅虎却想尽办法夺取控制权。个性十足的马云,自然不会轻易“束手就擒”。必然会竭尽全力地为控制权与雅虎抗争到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时代》2006,(5):78-87
“骑着老虎”的外行 “和专业化搞IT的人士比,他们是猎手,我的阿里巴巴就是瞎子,他们在拿着枪到处打老虎逐个被老虎吃掉时,我这个外行的瞎子却骑在老虎背上.晃晃悠悠的活了下来。“《中国新时代》记者专访阿里巴巴CEO马云时,他幽默地说。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商业逻辑 1999年,在国家外经贸部搞网站的马云决定回到杭州重新创业。他创办了一家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的网站阿里巴巴。在给新创办网站设计定位时,他用了一个看上去有点土气的概念——“中国网上最大的专业市场”。浙江在当时有“市场大省”的美誉,马云的定位显然是想贴着这股力量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