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为了抑制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在设计激励机制时采用报酬方案和棘轮效应。本文采用实验方法,研究报酬方案和棘轮效应各自及它们联合起来对委托人激励成本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发现:如果单独考虑报酬方案,则松驰诱导报酬方案会增加激励成本;如果单独考虑棘轮效应,则棘轮效应也可能增加激励成本;但是,当二者联合起来时,在真实诱导报酬方案下,棘轮效应并不会增加激励成本。所以,将报酬方案与棘轮效应正确地配合起来,委托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否则,则可能是代理人的业绩增加了,但是,委托人为换取这种业绩增加却付出了更大的激励成本,委托人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2.
道德风险是导致标准代理模型无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委托人采取外部激励,代理人必然要承担部分风险,从而降低二者的总财富。直观上讲,如果代理人愿意签订低激励程度但需高努力水平的契约,那么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总收益就较大。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可以通过获得固定的工资得到补偿,避免承担风险,收益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3.
委托——代理问题是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必然产物。解决好这一问题,一般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设计一套制度安排,使委托人能择优选拔和有效激励监督代理人(经营者),以消除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因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代理人的偷懒和机会主义行为。这种思想其实暗含着一个不言自喻的前提假设,委托人有激励监督代理人的内在动力,他自己不会有偷懒和机会主义的行为动机,并能由此获得努力监督代理人的收益。应该说,在市场经济国家,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上市公司利润导向与成长能力导向目标的特征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基于Holmstrom和Milgrom(1991)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构建了上市公司利润导向与成长能力导向目标的激励机制模型,并探讨了代理人在两个目标上的努力程度和代理能力水平对委托代理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信息对称条件下,委托人对两个目标的激励因子均为零,即采取固定工资报酬形式,代理人在两个目标上的努力程度和代理能力水平受其行为的自影响系数和交互影响系数的影响.(2)在信息非对称条件下,委托人对两个目标的激励因子不仅受代理人行为的自影响系数和交互影响系数的影响,而且还与两个目标的可衡量程度有关,此时代理人在两个目标上的努力程度和代理能力水平不仅受其行为的自影响系数和交互影响系数的影响,而且还与两个目标的激励因子有关.基于模型结论,本文还提出了提升我国上市公司成长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叶晓玲 《经济论坛》2005,(13):137-140
一、委托代理的博弈模型 (一)委托代理关系描述 委托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而进行的代理,通常又称为“授权代理”或“意定代理”。委托代理关系一般可定义为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为实现委托人的利益而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契约关系,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为他们的利益从事某项活动,并相应授予某项决策权,代理人通过代理行为获取一定的报酬。委托代理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委托代理关系仅指资产所有者作为委托人、  相似文献   

6.
共同代理是指几个委托人共同支配一个代理人的情形,委托人之间的博弈会造成缔约外部性问题,进而影响均衡和激励。根据信息环境的不同,共同代理模型可区别为完全信息模型和不完全信息模型,前者主要考虑均衡问题,而后者主要考虑激励问题。共同代理理论适用于对产业组织、政府规制及政治学中许多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激励理论与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代理理论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拥有私人信息,以及工作业绩受多种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即不确定性)。不能证实代理人实际努力水平,因而,代理人可能采取消极怠工或损害委托人利益行为而使个人效益最大化。委托人只有利用包含了代理人私人信息的可观察结果,设计一个激励合约,诱导代理人为委托人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道德风险,需要依赖股权激励和强化监管两大机制。文章将建立一个新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股权激励和强化监管两种机制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1)股权激励对提升代理人工作积极性有较好作用,但在消除道德风险上收效甚微;(2)强化监管虽然能够较好地降低上市公司的道德风险,但是容易打击管理层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带来新的问题;(3)如果企业希望在保障代理人积极性的前提下,消除部分道德风险,可以使用股权激励;(4)强化监管一般是在企业的道德风险比较严重,需要大幅降低的时候使用;(5)股权激励和强化监管应该配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双艳  胡德宁 《经济师》2013,(5):23-24,44
通过分析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出拥有信息优势的代理人容易产生信息寻租行为,为了减少信息租金,委托人需要设计激励约束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收益,揭示了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设计激励约束机制从而减少信息租金问题。文章在回顾信息经济学中逆向选择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信息甄别模型,提出了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的基本思路,补充了委托代理中机制设计理论,为金融业、保险业、银行业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于富海  陈红慧 《经济师》2008,(6):253-254
委托代理削下信用社内部治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代理人问题。由于我国农村信用社管理模式是国家在特定背景下采取的一种特殊制度安排,对其代理人激励机制的设计要考虑多方面的内容,文章从激励机制设计的必要性、特殊性出发并结合信用社激励现状,提出了对代理人进行激励的一系列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11.
风险投资中激励机制与代理成本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风险投资机制中存在着双层委托代理关系,投资者设计激励制度时,必须将风险企业家的努力引入产出函数,建立相应的整合激励模型,分析影响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激励强度的若干因素,包括风险企业自身的股份份额、代理人的成本函数、外部不确定性和风险企业家的保留效用等,而为了使激励机制更有效,必须尽可能地减少机制运行的代理成本,影响该成本的因素主要包括风险投资家的利润分享份额,风险企业家的利润贡献率、风险态度等,从而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设计激励机制这一制度安排来保证两个委托人(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的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浅析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一夫  杨经福 《经济师》2001,(6):24-24,26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 ,企业的委托———代理结构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会使代理人在自身利益与委托人利益不一致时 ,采取败德行为 (即道德风险 )。这就要求委托人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使代理人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实现一致 ,从而避免代理人的道德风险 ,实现其资产增值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标准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及分析框架沿袭新古典经济学中关于理性经济人、偏好不变、预期效用等基本假定,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和悖论。本文从行为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学基本假设的挑战出发,对标准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及分析框架中代理人完全理性和风险规避等基本假设所带来的缺陷进行了系统分析,探究了如何利用期望理论的价值函数替代期望效用函数、有限理性替代完全理性来构建新的委托一代理激励模型及分析框架。新模型和框架考虑了代理人的心理特征和非理性行为,将增强激励模型及分析框架对现实制度的解释力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高科技企业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彤  李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0(10):108-110
对谢识予的《经济博弈论》中的“选择报酬和连续努力水平的委托人——代理人模型”加以改造,建立了以高科技企业和知识型员工为博弈双方的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股票期权计划中的一些规律并将这些规律与现实中的实际情况加以对照、解释。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对代理理论进行了简单回顾,认为代理理论原先的假设前提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对引起不确定因素的理解也过于简单。要降低组织内部不确定性,只通过契约设计与对代理人的监努和激励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对促进性努力的重视,并在组织内部建立互惠、信任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詹森和麦考林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在这样一种契约下,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为他们的利益而从事某些活动,其中包括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代理人通过从事这些活动获得一定的报酬。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不可避免地产生委托与代理人之间的权利冲突,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的矛盾:物质利益关系的不一致,风险偏好不相称,投资决策方面的期限偏好不相同。实际上,就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分歧,围绕各自的目标(效用最大化目标)进行博弈,从而谋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从实际出发构造了一类委托代理模型,研究委托人和代理人的风险偏好对激励合同的影响。研究表明:委托人在制定激励合同时应考虑自己及代理人的风险偏好,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激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马寅杰 《经济论坛》2006,(23):83-84
由于现代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Micheal Jensen and Willam·H.Meekling于1976年在论文《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和其所有权结构》中将委托—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关系,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委托人)聘用另一个人或更多的人(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业务,包括把某些决策权托给代理人。作为委托人的股东和作为代理人的经理人员目标函数并不一致,前者追求股票收益最大化,后者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即他们的人力资本(知识、才能、社会地位)增值和提供人力资本进行管理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秦华  张好雨  柳瑞禹 《技术经济》2015,34(5):124-129
在高管薪酬水平过高、企业内部薪酬差距过大的背景下,从纵向公平偏好的视角研究了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和薪酬激励机制,假设员工是具有嫉妒和自豪两种纵向公平偏好的风险规避者,设计了代理人具有纵向公平偏好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如下结论:当总经理的预期净收入高于员工时,其期望效用随着员工纵向公平偏好强度的提高而减小;当总经理的预期净收入低于员工时,其期望效用随着员工纵向公平偏好强度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高管薪酬与公司经营绩效实证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当代理人的行为不可观察时,为了协调经理和股东的利益,有效地激励管理者,最好的办法是将经理报酬和业绩捆绑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