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社会中的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农村工业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正在朝着和谐社会中新型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根深蒂固,农业一直以来是为城市工业服务的,农村以及农村工业发展状况使得农村工业化发展出现诸多与和谐社会要求不符的问题。针对这些不和谐因素,我们要认识到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走科技含量高、以人为本、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本文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从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升级和关键生产要素变迁三个方面,揭示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逻辑;阐明了新型工业化的新内涵,即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保障,以数据赋能为动力,以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智能工业化;通过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归纳总结了新型工业化的新特征。最后构建了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机制:以产业差异化竞争机制和绿色产业长期激励机制为驱动机制,挖掘新型工业化的增长潜力;以多层次人才供给机制和有效衔接的数实融合机制为运行机制,促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高效运行;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和政府部门履职评价机制为保障机制,为新型工业化正常有序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智祥 《经贸实践》2002,(12):10-12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完成这项任务,报告提出应从八个方面人手,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被列在了第一条。其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个新的提法。为此,明晰新型工业化的特征,探索适合浙江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超越,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工业化是走市场主导型还是走政府主导型的发展道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本文对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新型工业化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政府是提高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构建新型工业化所需要的微观经济基础的重要力量。一定程度上的政府主导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是新型工业化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王珍 《当代经济》2006,(10):16-18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超越,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工业化是走市场主导型还是走政府主导型的发展道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本文对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新型工业化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政府是提高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构建新型工业化所需要的微观经济基础的重要力量.一定程度上的政府主导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是新型工业化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总结六省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审视在21世纪面临的环境态势,四川省应按照“以人为本,体制创新,组织创新”的具体途径,实现从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的转变,走出有四川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加快四川的工业化进程。其基本框架可以归纳为“市场运作,集约经营,科教兴川,持续发展”。这一基本框架的着力点是“四化带一化”,即“以市场化加速工业化,以城市化支持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绿色化保障工业化”。 (一)以市场化加速工业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之所以明显加快,就是因为市场取向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实践证明,市场是当代最有效的资源配  相似文献   

7.
陈善如 《广东经济》2004,(1):44-44,45-49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积极的扩大内需方针,促进投资和消费双拉动;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  相似文献   

8.
资源哲学是对"以物为本"经济发展方式的反思和对"以人为本"新的发展方式的探索。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经济增长依赖于"以物为本"的增长方式——资本和自然资源对GDP的贡献额大于劳动本身,由此产生生态和民生等问题,并在根本上割裂了人自身的属性。资源哲学突出"以人为本"的资源观——人作为资源不断生成的原动力,强调经济发展方式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促进市场力量、政治力量与文化伦理力量的有机统一,走科学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王晓林 《现代财经》2005,25(2):3-7,19
科学发展观警醒国人关注“以人为本”。在中国,只有明确以农民群众为本才有可能真正贯彻以人为本:这不仅因为此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意,而且因为有农民才有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有历史才有我们。以农民为本不等于以“农”为本。个体经营的小农只能是市场竞争中的输家。营造适当的制度环境,让农民组织起来闯市场,协助农民群众成为市场经济主体,才有可能尽快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一、人本管理的实质及发展 “以人为本”其实质是以人为根本目的,以人的发展作为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而有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在人与物、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仍然是以人为手段而非目的的,因而从根本上说管理理论至今还没有完全脱离以物为本的藩篱。随着人对自身价值、人与社会以及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随着“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在理论上的成熟和实践上的运用,实现管理观念真正向“以人为本”、体现新的发展观的现代管理观的转变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