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会展业的蓬勃发展,为全球带来了显的经济效应。会展经济被认为是一种蕴涵无限商机的新型经济,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据专家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为9。事实上,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会不仅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许许多多划时代的发明创造,比如  相似文献   

2.
“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这句看似言过其实的活,却在一个又一个举办过重大国际会议或博览会的城市得到了证实——会展业极大地带动了一个城市的交通、通讯、酒店、旅游等产业的发展,甚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会展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  相似文献   

3.
曾鹏 《特区经济》2004,(10):94-97
<正> 一、桂林会展旅游发展现状 会展业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提供会议和展览综合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会议业、展览业和奖励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会展业能够为地区带来巨额利润和经济的繁荣,能够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会展业十分发达的欧洲流行这样一句话:会展是城市的面包。根据国际展览业权威人士估算,国际展览业的产值约占世界各国CDP总和的1%,如果加上相关行业从展览业中的受益,展览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则达到了8%以上。 会展旅游,国际上对于会展旅游的解释为MICE(Meetings、Incentives、Conven-  相似文献   

4.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城市会展业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展业是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其凭借对所在城市产生的可观的经济与社会价值越来越为国内各地所重视。然而,一个城市能否举办会展和会展业能否在该城市的发展成功是有区别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很多城市提出要发展会展业而真正将会展业发展好的城市却并不多的原因。本文正是从这一区别出发,在将会展业视为城市下属独立经济个体的基础上,借鉴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将影响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因素划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指城市举办会展所必须具备的各项条件,激励因素指有利于推动城市会展业加速发展或提升地区会展业发展潜力的各类因素。文章最后运用双因素理论对香港和杭州会展业的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希望能为国内城市的会展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戴晓雨 《辽宁经济》2006,(8):132-132
近年来,会展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展览数量逐年增长,展览设施不断增加。会展业的经济规模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新亮点。目前全国已形成以京津、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为主,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会展中心城市协调发展的会展经济格局,其中北京、上海、香港、广州以及大连、昆明等地已成为核心会展城市。  相似文献   

6.
晓宏 《开放潮》2002,(1):23-24
改革开放以来,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已经在国内蓬勃发展起来。从数量上看,目前每年在国内举办的各种类型的展览会超过1200个,是改革开放前29年国内展览会数量总和的10倍。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全国举办展览会总数为1063个,1998年为1262个,1999年为 1326个,2000年已超过1500个,基本上是以每年10%到20%的速度在递增。会展业是公认的高收入、高赢利行业,其利润率大约在20%到25%以上。这还不算,一个展会往往能够带动一个城市的交通、贸易、通讯、旅游、住宿、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据国际展览业权威机构测算,会展业本身收入与它对…  相似文献   

7.
城事     
“2012中国会展业年度研讨会”在济南举办 12月1日,2012中国会展业年度研讨会暨济南会展经济论坛在济南舜耕会堂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支持,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秘书处、济南市商务局、济南市贸促会、济南市属展览行业协会承办。据悉,中国会展业年度研讨会已举办两届,是学术研讨的前沿,精英汇集的盛会,更是一次全国会展业内相互交流、合作共赢的盛会。  相似文献   

8.
打造世界级城市的"名片"--上海建成国际会展中心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展业是世界上一个诱人的巨大的产业,是世界都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全球权威的国际会议组织ICCA统计,每年全世界举行的参加国超过4个、参会外宾超过名的国际会议达40万个以上,全世界每年由会展旅游而获益达到2800亿美元。在德国、香港等会展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会展业对当地经济带动高达1:9,而在上海,会展和旅游的结合却处于低层次阶段。  相似文献   

9.
"点石成金"的会展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会展经济,即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直接推动商贸、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商机,吸引投资,进而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一个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会展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无烟产业",经济学家将会展业与旅游业、房地产业并称三大新经济产业.会展在西方已有二百年的历史.如今,瑞士日内瓦,德国汉诺威、慕尼黑,美国纽约、芝加哥,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英国伦敦,新加坡,香港,已成为世界著名的"展览城".  相似文献   

10.
"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展,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的上空撒钱。"这是一位世界会展业巨头对会展经济重要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它有“天下第一会”的美誉,“走”到哪里,哪里就聚集起数以万计的客商,哪里就成为商品的世界、广告的海洋;它是厂商的“梦工厂”无数商品在这里名动“江湖”;它是财富的“发动机”,每届商品交易额在百亿元以上,能为举办城市带来10亿元以上的收入。2007重庆春季全国糖酒会已于3月25日落下帷幕,在这热闹的10天里,它给我们这座城市带来了什么?它又为重庆的会展经济带来了哪些新变化?记者在糖酒会期间,数次到会场采访,并亲身感受了它的盛况。在会展业一直流行这样的说法:“会展经济带动其他行业的比例是1:9”。即如果会展本身赚1元钱的话,拉动相关行业可赚9元。  相似文献   

12.
Lisa  王勇森 《走向世界》2011,(20):44-45
会展被称为"诱人的城市面包",西方经济学家把会展称之为"信息冲浪"、"财富平台"和"城市经济的拉力器"。会展业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其利润率在20%以上,经济界人士公认会展业对其他行业的带动作用是1:9。可以说,作为新兴朝阳产业的会展业,其对经济效益的拉动作用巨大,也正因此,在如此巨大的经济诱惑面前,国内各主要城市会展业发展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3.
<正>筹备近4年的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于2010年11月6日台北市举行,此次花博会将展览至2011年4月25日,是台湾第一次正式获得国际授权举办,也是亚洲第7个城市经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正式授权举办的国际园艺博览会。是继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2006年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在中国举办的又一场园艺大会。此次台北花博会邀请了30个国家、  相似文献   

14.
会展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新兴行业,它已经从过去单一展览,转向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经营。近年来我国会展业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0%左右,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经成为国内会展经济的第一梯队,大连、昆明等城市也紧紧追随其后,成为城市经济一个强劲的增长点。会展经济效益逐年上升,平均利润不仅超过国外展业,也超过国内其他行业,有的城市会展业利润高达30%—50%。然而,在我国会展业高速成长同时,也存在许多行业瓶颈,除了会展业管理规则不完善,档次、标准达不到国际水准外,会展企业的发展滞后或不平衡也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其中,有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城市召开一次国际会展,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美元。”一位世界展览业巨头如此评说会展经济的综合效益。的确,发达国家展览业利润率大约为20%至25%,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办展会的场馆收入如果是1元,那么将带动相关产业收入9元。另据权威资料表明,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虽然会展以行业的概念出现在我国不过短短的十多年时间,但今后它将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经济的“助推器”。因此,在这新一轮的经济浪潮里,成都亮出“会展之都”这张名片,5—10年将成都建成为全国一流的会展城市,以此来带动整个四川经济的发展。那么成都有哪些会展资源优势来打造会展之都呢,本文将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6.
1999年,朱镕基总理的一句"为了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中国政府决定每年在深圳举办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从此拉开了高交会的序幕,一个展示中国高新技术最新成果、世界高科技最新动向的"中国科技第一展"向世人走来。回首9年前,首届高交会展馆面积只有2万平方米,仅5个外国政府团组参展。短短9年,高交会已迅速成长为海内外高科技展会的一艘"旗舰",展览总面积已超过10万平方米,参展的外国政府团组和国际组织更超过25个。步入第九年的高交会,全新推出了一批特色活动,成为一台极富特色、异彩纷呈的国际性科技盛宴。  相似文献   

17.
从"ISPO"的经营艺术看我国展会运作--兼析杭州西湖博览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萍萍 《发展》2004,(2):18-20
ISPO(InternationalTradeFairForSportsE-quipmentandFashion,国际体育用品和运动时装展),是每年冬夏两季在慕尼黑举办的世界体育用品第一大展。由于工作的原因,笔者曾经在德国聆听过多场会展业专家的演讲,其中以慕尼黑展览中心“ISPO”项目总监PeterKnoll先生所作的演讲最为精  相似文献   

18.
杨波 《发展》2004,(2):20-21
“温州模式”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曾在我国受到普遍关注,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近年来,温州的会展业也以自身的模式,快速发展着。一次出差的机会,让我有机会采访了温州市会展行业协会秘书长徐日盈……。温州市会展业协会于2001年5月21日成立。现有协会会员63个,由温州地区从事会议、展览、广告、展示设备、服务等业务的企业、个人以及与会展业相关的社会团体自愿组成,属非营利性、自律性社会团体法人。据协会统计,2002年是温州会展业最活跃的一年,召开了首届中国轻工产品博览会,为温州展览规模和档次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2年温州展…  相似文献   

19.
会展业,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乐怡 《走向世界》2003,(1):11-14
在会展业发达的欧洲流行这样一句话:会展是城市的面包。 “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一位世界展览业巨头如此评说会展经济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2008,(5):44-51
会展经济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据专家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为9。据国际博览会联盟(UFI)的划分,会展经济可分为:“政府推动型”、“市场主导型”、“协会推动型”、“政府市场结合型”四大模式。与广州广交会、深圳高交会、上海F1赛事已从“政府推动型”逐步过渡到“市场主导型”、“政府市场型”不同的是,西部一些重大展会尚无法纳入上面的四大模式之中,核心应该还是“政府主导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