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公司治理制度的审计风险评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文昭 《发展研究》2006,(12):70-71
公司治理结构的失效是公司高层舞弊的深层次原因。注册会计师行业不但要从职业道德角度,更要从执业水平的技术层面反思和总结过去审计失败的原因。如何构建一种新型的审计风险评估机制以降低审计风险、避免审计失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在审计风险评估机制中加入公司治理层面控制风险的因素,试图构建一种新的基于公司治理的审计风险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2.
李珍 《新经济》2014,(8):112-113
现代内部审计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对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日益关注.正是存在这样的需求,一种以内部审计主体组织的内部控制为基础、同时考虑公司治理在内的、以组织整体风险作为审计重点的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势而生.本文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产生的必要性及特点、应用中的难点及对策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治理改革的浪潮将内部审计由幕后推向前台,在公司治理框架中内部审计的基本活动是风险监控和控制确认.内部审计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密切,内部审计是其他主体极具价值的资源,内部审计在参与公司治理中面临着竞争性需求和服务于二主的报告关系,只有深刻地认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架构中的定位,才能有效整合治理中的风险与控制.  相似文献   

4.
在内部审计演变的过程中,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审计经历了财务导向审计、业务导向审计、管理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以及现时的治理导向审计,即内部审计由管理层耳目演变成审计委员会耳目。作为保护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公司治理机制,内部审计通过连续一体的确认服务与咨询服务提高治理效率,保护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5.
杨红 《经济研究导刊》2013,(10):96-96,100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加强内部审计、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深交所公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考评结果作为公司治理水平的替代变量,分析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质量、审计风险、审计定价间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好,审计定价越低,且这一现象在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中表现更为突出。上述发现说明公司治理影响了审计定价,且大型事务所对源于公司治理的风险更加敏感,原因可能在于大型事务所较早采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其识别、应对审计风险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7.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审计评估,及时发现和避免各种风险,积极扩展到战略层面参与公司价值创造。我国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策略主要是建立全流程风险管控机制、风险评估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以风险为导向优化具体审计项目实施程序,运用信息系统提高风险审计技术和手段,加强内部审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内部审计效率和效果,实现其价值增值功能。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项强有力的政府监管措施,政府审计的作用及有效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文章利用2009-2015年审计署实施的中央企业审计事件,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角度,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政府审计的外部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在政府审计实施后,被审计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显著下降.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果依然存在.进一步研究表明,政府审计通过促使被审计公司及时披露负面信息,缓解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此外,政府审计越频繁,其缓解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越强,而且政府审计还存在溢出效应,未被审计中央企业在审计事件发生后的股价崩盘风险也出现下降.文章对于评估和完善中国政府监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文 《经济师》2010,(8):256-257
内部审计具有相对独立性,不仅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以及公司治理、组织运营中的地位与作用日趋突出,而且更能从企业全局角度,清醒识别与评估风险,比外部审计更能切实地提出防范风险的有效建议。文章从内部审计参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章检验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定价是否充分考虑了公司外部治理特征及其风险,并探讨了外部治理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机理。研究发现,外部治理尽管在审计定价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治理效应不太明显,部分重要的外部治理风险因素并没有在审计定价中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11.
公司内部审计的治理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庆仙  陈祖华 《经济问题》2008,(11):116-118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学者对内部审计的公司治理机制有诸多不同研究视角。就国内:不同研究视角的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内部审计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对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日益关注。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势而生。目前,最重要的是普及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和所包含的管理理念,以便日后有计划地逐步推行。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治理型内部审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傅黎瑛 《当代财经》2006,(5):119-122
治理型内部审计因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的要求而产生,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之一。是以风险为基础,为实现组织的价值增值目标,由具备复合型才能的职业人员所从事的重在监督和评价公司治理有效性的保证和咨询活动。董事会审计、战略审计、管理责任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是治理型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笔者基于审计服务定价的视角研究注册会计师对财务重述的反应.结果显示,注册会计师不仅显著地提高了财务重述公司的审计定价,而且更为重视舞弊导致的财务重述,审计定价对其风险调整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原因导致的重述;此外,新审计准则的颁布提高了注册会计师对财务重述的反应,审计定价对财务重述,尤其是对舞弊导致的财务重述的风险调整程度显著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是一种有效的外部公司治理机制;而新审计准则的颁布则进一步增强了审计的外部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生态、财务欺诈及CPA应对审计风险的基本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兴强 《经济管理》2003,(18):72-77
本文立足于一种崭新的理念——公司治理生态,揭示公司管理层财务欺诈的深层动因在于公司治理生态的危机和失衡,并指出公司治理生态危机蕴涵着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巨大风险。在此基础上,本文创新性地提出CPA应对财务欺诈和审计风险的三种主要策略:承诺博弈、战略系统审计及“财务报表审计险”。  相似文献   

16.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联合全球性商业咨询和内部审计专业机构甫瀚咨询共同发布其连续第六年的合作成果--<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报告.报告对中国百强上市公司(按2009年6月30日市值)治理状况进行了系统评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上市公司总体公司治理平均水平首次"合格";企业主动风控意识提高,尚需引入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董事会和监事会的风险监督作用成为新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是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国际性难题,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依赖于各子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中有效的制衡机制,在促进公司治理改进和完善方面,负有重要使命.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只有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更有效地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服务.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下的内部审计体系与独立审计三者之间协同关系紧密,独立审计与公司治理的有效结合对公司治理的效率及内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建设将会产生促进作用。有效地将独立审计纳入到公司治理体系中,必须加强三者之间的有效协作并完善外部监管立法机制。  相似文献   

19.
黎精明  邱英 《时代经贸》2013,(22):141-142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和公司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司内部审计在加强公司风险控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公司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从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入手,总结我国公司内部审计发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提高公司内部审计质量与管理水平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叶 《现代经济信息》2013,(11):243-244
近年来,随着全球舞弊案件的频频发生和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的产生,审计和公司治理的协调运作问题更加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内部审计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在公司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现代企业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相互关系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针对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来探讨公司应如何改进和完善内部审计,使其在公司治理中的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