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企业通常会利用市场支配力获得转移收益,这会扭曲合理的财富分配进而抑制整个社会的价值创造,因而应该受到反垄断行为审查。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得大企业依仗其市场支配力获得的转移收益不再局限于国内,利益受损者可能是他国民众,因而世界各国的反垄断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倾向性。事实上,尽管那些知名外资大企业凭借其规模经济为中国社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了国人的消费剩余和经济福利,但也因独占市场而挤压了国内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发展空间,造成长远的国家福利损失,因而当前中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集中在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大型外资企业上。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领域的相关市场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产品市场、技术市场以及创新市场。在知识产权反垄断执法中首先要根据涉案的标的物来进行相应层次的相关市场界定。界定的主要方法有替代分析法、弹性分析法以及SSNIP测试法。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与我国反垄断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技术经济和产业组织的角度观察,企业技术创新除了高知识性、高不确定性和高沉没成本外,溢出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本文提出在我国的反垄断立法中应采纳动态竞争而非静态竞争的思想;对与技术创新相关的企业合并采取创新市场分析而非产品市场分析,从创新要素投入而非创新产出的角度评价;正确处理保护知识产权和反垄断的均衡关系,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许可一体化总体上有益于经济效率的提高.这与本身违法的知识产权横向协议截然不同,应适用合理原则.其反垄断问题主要体现在提高竞争对手的经营成本,增设市场进入障碍,闭锁市场,推动上游企业间的共谋.在评估知识产权许可一体化带来的反垄断问题时,应着重分析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市场力量,度量其关闭市场的影响,审查优势竞争地位是否达到垄断的程度,并明确知识产权权利人很难赚取双重垄断利润.  相似文献   

5.
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创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并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战略成本管理业绩评价应该围绕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展开.平衡计分卡是一种较好的战略业绩评价方法.但结合波特的五种竞争作用力模型,平衡计分卡忽视了供应商、替代品、潜在竞争者和现有竞争者等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在"新经济"形势下创新的特殊作用,创新理应单独作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业绩评价的系统.因而需要对平衡计分卡进行改进,即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增长、创新和竞争者六个维度对战略成本管理进行业绩评价.  相似文献   

6.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知识产权人若无正当性理由而拒绝许可其权利客体,抑或会对下游市场的相关竞争造成不利影响,甚至阻碍潜在竞争者的市场进入,形成市场壁垒,进而遭致反垄断法的规制.对此种拒绝许可行为,应严格把握其违法构成要件,并从主观意图标准、被拒绝许可之知识产权客体、危害后果以及合理性抗辩事由等方面进行一一认定,以此方可提高我国反垄断执法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可以概括为一个理性假设,两个机制,三个市场,市场经济与垄断既对立又统一,垄断形成阶段通过竞争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垄断形成之后排斥竞争又阻了经济的发展。反垄断主要反垄断行为,而不是反垄断组织,反垄断主要是保护市场竞争机制,而不是保护市场上的竞争者。  相似文献   

8.
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杰 《当代经济》2009,(20):62-63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其战略不外乎两条,一是产品差异化,二就是成本领先.在当前全球竞争环境下,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技术和造型上的模仿跟进越来越先进和迅速,竞争者之间的产品质量差异正在逐渐缩小,企业已难以通过产品差异化来获得竞争优势.目标成本管理是市场驱动的成本管理体系,它根据消费者以及竞争者提供的产品和价格来确定成本目标,并通过关注产品及流程设计,以及各个辅助环节的持续改进来达到,因此,采用目标成本管理成为企业应对挑战的最佳武器之一.  相似文献   

9.
标准必要专利在标准与专利的整合中应运而生并提升了知识经济效能。但是,专利标准化的同时也扩大了专利权人在相关市场的支配力,很容易产生专利权滥用行为,如不公平高价许可、不合理搭售、无正当理由要求反向许可等。以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为切入点,以高通案为例,分析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问题,针对反垄断法体系,从立法与执法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涉及标准必要专利的反垄断行政执法和反垄断诉讼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伍雄辉 《经济师》2003,(8):12-12,14
现有知识产权制度的局限性很大 ,较为完善的工业技术专利法对制度创新、管理知识的创新、市场游戏规则的创新也都没有涉及。一方面知识产权的界定和保证需要成本 ,另一方面与知识产权界定相矛盾的知识扩散机制对社会进步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就意味着知识产权的界定到某一程度的效率最优状况的存在 ,即知识产权的某种模糊界定反而可能是最有效益的。  相似文献   

11.
标准必要专利在标准与专利的整合中应运而生并提升了知识经济效能。但是,专利标准化的同时也扩大了专利权人在相关市场的支配力,很容易产生专利权滥用行为,如不公平高价许可、不合理搭售、无正当理由要求反向许可等。以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为切入点,以高通案为例,分析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问题,针对反垄断法体系,从立法与执法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涉及标准必要专利的反垄断行政执法和反垄断诉讼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领域,经营者提供免费产品和服务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该行为以免费+增值模式和多边平台模式为形式,以消费者在获取免费产品和服务时,实际向经营者支付大量的注意力成本与个人信息成本为实质。经营者可以通过对消费者注意力成本与个人信息成本的锁定与操纵,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限制竞争使经营者集中。因此,互联网领域免费行为的反垄断规制必须重视消费者注意力成本与个人信息成本对市场界定的作用。限制经营者垄断行为的影响,才能保障互联网领域的有序竞争,实现增进消费者福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企业竞争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凤久 《生产力研究》1995,(6):36-39,43
文章简要地介绍了国际知识产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简述了我国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概况。向世人表明:中国只用了十来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工业化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时间才完成的大业,其成就是举世皆知、有目共睹的。文章还强调企业在争创名牌产品,占领国内外市场中,必须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要增强知识产权意识;要看到知识含量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要认识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我国要复关并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必须履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文章还介绍了十来种专利战略,要求企业学会运用,以发展自己,战胜对手。特别强调要学会利用专利文献,避免重复研究,避免在技术(产品)进出口中吃亏上当或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4.
促进知识创新需要依靠知识产权制度,维护竞争秩序依靠反垄断制度,但是,知识产权过度保护势必易于相随限制竞争和垄断。如近期发生的思科为了维持垄断地位,拒绝华为许可使用其设计标准;微软在其视窗操作系统中捆绑销售IE浏览器、媒体播放器;6C或3C专利联盟利用“专利池”一揽子打包许可等事件。  相似文献   

15.
除知识共享与知识隐藏两种策略外,研发人员通常会选择介于共享与隐藏之间的中间策略,通过知识操纵管理个体知识。从概念产品语义创新的微观视角入手,依据知识保存理论,构建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知识操纵、资源获取、政治技能对产品语义创新的影响机理,并利用377份配对样本数据检验相关假设。结果表明:知识操纵与资源获取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资源获取部分中介了知识操纵与产品语义创新的倒U形关系;政治技能在知识操纵与资源获取的倒U型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并且调节资源获取在知识操纵与产品语义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诠释了知识操纵策略的两面性,强调知识型员工同样需要提高政治技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在创造市场商业价值方面进行创新,也就是商业模式的开放创新,建立开放式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开放意味着企业的知识资源共享,企业不得不运用多种方式管理知识产权以耦合开放的商业模式。阐述了开放式商业模式的性质和分类,分析了知识产权与开放式商业模式的相互影响,提出要将知识产权与开放式商业模式联系起来,建立基于知识产权的开放式商业模式,并通过案例展示了采用开放式商业模式的优势,希望对中国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合作创新是企业获取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合作创新中,隐性知识转移是不可避免的,但由此导致的知识产权风险也日益突出。站在知识发送方角度,从主客体两个方面分析了合作创新中隐性知识转移引发的知识产权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认为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构建其市场控制力需要面对3个要素——政府、竞争者和客户,据此构建了由应对政府能力、应对竞争者能力和应对客户能力构成的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市场控制力模型。通过分析模型得出:企业根据自身的经验判断和估计针对3种能力设置的资源分配比例是影响其市场控制力的关键;复杂产品系统制造企业的所有制形式、高管社会资本和市场结构特征等因素会影响企业获取3种能力的难易程度,企业在这些因素上的不同导致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历经了知识产权制度存废正反两方面的制度变迁,改革开放后知识产权制度绩效的实证分析表明,知识产权制度越完善知识创新绩效愈高,反之,知识产权制度越不完善知识创新绩效愈低下,这说明,与知识创新其他制度相耦合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是一国知识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最优机制。  相似文献   

20.
反垄断政策的有效实施必须依赖万能政府的假设,即政府具备所需相关信息。实际上,政府机构并不比具有特定时空知识的当事人拥有更为完备的信息,反垄断政策的实际效果必然受到知识约束。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政府实施反垄断政策,往往构成对过程竞争的威胁,阻挠市场发挥知识发现和利用过程之功能,窒息经济增长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