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田佳良 《经济研究导刊》2014,(18):226-227,247
以大连市的人口密度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10.0平台以及GeoDA空间数据分析软件对大连市各区县的人口分布及其空间自相关性进行研究后,结果表明:大连市人口分布总体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且明显呈环状分布;存在空间集聚现象,且正相关性明显,市区以中山区为中心,形成空间人口密度高的集聚区域;市区中心区及其相邻区域出现的人口密度相对分散的趋势,城市化范围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
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对策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荣 《经济论坛》2007,(21):120-12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我国农民有8亿多,占到我国总人口的近70%,他们的收入水平、生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3.
刘乃全  耿文才 《财经研究》2015,41(2):99-110
文章基于现有关于城市病研究中忽视人口分布影响因素并缺乏实证分析的现实背景,以2005-2012年上海市的区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空间经济的视角对其人口分布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上海市人口的确已出现明显的郊区化趋势,且其人口分布的演变存在明显的空间排斥效应;(2)在考虑人口分布存在空间效应后,发现产业布局调整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都加快了上海市人口的郊区化趋势,而交通设施、基础教育质量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作用由于地域分布的差异则正好相反;(3)房价对上海市人口分布合理化的自主调节基本无效;(4)产业布局调整是加快上海市人口分布合理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可以通过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强化郊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措施来实现上海市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的有序分流.  相似文献   

4.
浅谈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献灿  赵书丽 《经济论坛》2007,(17):128-129
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没有农民的充分就业就没有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所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当前,大庆油田的4000万吨原油稳产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大局,而维护企业稳定是确保原油稳产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及时洞察各群体的不稳定因素,积极采取措施做好防范工作,确保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王科  张东山 《经济论坛》2007,(24):126-1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也都随之提高,农村城镇化程度也进一步提高.但经济发展主要是由投资拉动的,并且最近几年投资一直呈现"过热"状态.在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一直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农村低保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和政府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农村孤寡残幼等生活贫困、无依无靠的群众提供了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制度性的生活保障。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农村经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传统的发展社会学中,学术传统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化理论,一个是以拉丁美洲、非洲和东亚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理论。这两个学术传统构成了发展社会学的主要论题,同时也限制了发展社会学的视野。本文认为,中国、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型过程为发展社会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议题,包括如何看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道路,如何看待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如何看待发展过程中社会不平等的问题等。这些议题扩展着发展社会学的视野,也为建构新的发展社会学理论提供了可能。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发展社会学应当面对转型国家的社会转型实践过程,形成现代化理论、发展理论、转型理论三足鼎立的发展理论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准确把握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内涵,正确认识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科学分析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面临的问题,紧紧抓住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的重点,是把中央对环保工作的要求和部署落到实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王光华 《经济师》2007,(7):295-295
随着全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特别是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农村信用社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机遇方面分析,国家非常重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已真正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寄希望于农村信用社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为农村信用社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吴婕  王兆华 《经济论坛》2007,(9):127-130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农村的老人占全国老人的比例达到75%.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讲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应涵盖在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之中.特别是在我国从传统的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的市场经济转轨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在农村建立相应的现代化社会保障不仅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充分发挥基层群众当家作主的作用,让其参与管理基层事务,既是国家法律赋予基层群众的权利,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解决基层民主监督问题的具体体现;既是基层政治建设的前提,也是保证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漆志平 《经济论坛》2007,(9):42-43,48
我国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将处于经济与社会双转型的阶段,转型是否成功,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恩格斯曾经说过"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因此,能否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对于转型成功显得尤其重要.劳动关系的本质,决定其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大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洁民  王文玉 《经济论坛》2007,(24):138-140
农村养老保险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特殊概念,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农民自愿参加,以富裕农村地区的基层社区为依托,以农村人口为对象而建立起来的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不仅关系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局.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和谐的社会,首先要基于和谐的经济发展,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构建和谐的金融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当前农业银行而言,求得和谐发展,关键是要解决发展的标准和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略论农村金融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多数实证也表明农村金融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财政扶持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农村金融供不应求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巩固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瓶颈.合理的财政政策和制度,可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财政政策的作用空间.  相似文献   

17.
段铁力 《经济论坛》2007,(21):109-110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提出了"构建和谐烟草"的发展目标.构建和谐烟草既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又是烟草行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及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锦华 《经济论坛》2007,(17):123-12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对于农业来说,它作为第一产业位置的重要性关系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也直接关系着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改革经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和税费改革两次浪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誉为农村改革的第三次浪潮.它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是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别,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影响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与三农的提法紧密结合,更加系统地提出了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2004年1月,《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在统筹考虑资本市场合理布局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