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因国税总局调查国美苏宁大中所属461家电器零售企业增值税存根联滞留一事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监管部近日已就此事向苏宁电器询问。国美电器在网上发布了官方声明,董秘办有关人士称将尽快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向投资者说明此事;苏宁电器昨晚也出台声  相似文献   

2.
尽管黄光裕流露出不是很在乎大中电器的语气,但对于苏宁、百思买等同行来说,占据北京50%市场份额的大中电器依然让人趋之若鹜  相似文献   

3.
在得到大中电器北京61家门店后,国美在北京的门店总数将达到117家,是苏宁电器在京门店数量的近3倍。对于垄断之说,陈晓说:"行业垄断还为时过早,但是国美不放过任何可能的整合机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家》2007,(23):94-95
温和内敛,锋芒不外露,这是张近东留给外界的印象。当大中、永乐、国美、五星、百思买都在轰轰烈烈地搞并购,惟独作为行业"老二"的苏宁电器(002024.SZ),却悄无声息。张近东似乎并不着急。"苏宁会按部就班地推进自己的计划,大可不必因为对手而改变自己。"要知道,苏宁一向没有搞并购的习惯,一直坚持自我扩张发展到如今的规模(截至2007年第  相似文献   

5.
“失手”大中,有不少人为苏宁捏着一把汗。 2007年12月12日,酝酿已久、志在必得的苏宁突然宣布退出对大中电器的收购。随后“死敌”国美突然切入,出价36亿闪电拿下大中。截至2007年12月底,携永乐、大中南北之力的国美,店面数已骤然达到1100家,而苏宁才不过620家。二者在门店规模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众所周知,中国家电连锁业早已形成了独特的盈利模式:毛利来自开店带来的进场费、通道费、销售返利,以及供应商给予的账期。门店数的优势,显然意味着更多的返利和更长的账期,甚至可以左右市场价格。 苏宁还有什么可以和国美较量? 就在人们纷纷预言“大中事件”将成为苏宁滑铁卢时,苏宁董事长张近东选择《中外管理》首度对外表态:得大中者未必得天下!并高调透露了“超越国美”成为“行业第一”的雄心:“苏宁做的到底是对还是错,一年以后就能见分晓!北京只是局部,而我们在全局上已经形成了优势!三年内,苏宁将全面‘领跑行业’,不仅是企业规模上的领先,而且是在品牌、网络、规模、效益、管理、后台、服务、工商关系等领域内的全方位领跑。”  相似文献   

6.
一、苏宁电器的并购行为背景 作为中国零售业巨头和家电巨头的苏宁电器,抓住我国市场先机积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扩张.同时也勇敢迈出向海外扩张的脚步.先后传出并购大中电器、日本LAOX电器和母婴电商红孩子的消息。  相似文献   

7.
吴娜 《企业导报》2014,(24):71-71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法,阐述了苏宁电器的企业发展状况以及家电连锁行业的发展特点,分析了苏宁电器财务报表分析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大规模连锁拓展财务人才短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后以及厂商关系紧张的财务信用缺失等,论证了解决苏宁电器财务分析问题的主要措施,从而得出了只有不断促进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不断完善信息网络的建设以及加强对财务信用的建设,才能有效的促进苏宁电器连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为今后苏宁行业的财务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邓婷 《人力资源》2006,(22):40-45
八十年代初跻身下海浪潮的“张记电器加工铺”靠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踏实苦干的创业文化一步一步成为当今位居全国电器连锁四甲的“大中电器”(以下简称“大中”)。面对国内国美、苏宁的激烈竞争和国际知名企业百思买(BestBuy)的市场冲击,是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使大中电器这条以北京为发展起点的“卧龙”仍然能够按照自己的轨迹良性发展呢?据其人力资源总监王尚峰先生介绍,大中的业绩建立在拥有良好员工队伍和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上。其中,涉及“企业”、“人力资源部自身”和“全员实施”三个层次,“人力资源管理架构”、“招选”、“培训”、“考核”和“薪酬”五个维度的“降龙十八掌”,成为大中应对激烈竞争,适应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变化的秘诀。  相似文献   

9.
“失手”大中,有不少人为苏宁捏着一把汗。 2007年12月12日,酝酿已久、志在必得的苏宁突然宣布退出对大中电器的收购。随后“死敌”国美突然切入,出价36亿闪电拿下大中。截至2007年12月底,携永乐、大中南北之力的国美,店面数已骤然达到1100家,而苏宁才不过620家。二者在门店规模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相似文献   

10.
由于在2006年永乐电器意外被国美电器所收购,中国家电连锁行业瞬间从“三国鼎立”演变成为了“美苏争霸”,苏宁电器几乎一夜之间成为了家电连锁行业的两大主角之——虽然此时的苏宁电器无论是店面数量还是销售额与另主角国美电器都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11.
作为家电连锁业第一梯队的苏宁电器,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中国的家电连锁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许多规则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作为业内一匹快马,苏宁电器也在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2003年的时候,苏宁电器的销售额为120亿元,而到2004年时,这个数字变为221.1亿元,几乎接近238.8亿元的国美电器。2005年,苏宁电器高速的发展轨迹仍然在继续。与制造业不同的是,中国的家电连锁业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尽管连锁业内的竞争几近白热化。2005年7月,国美在苏宁、五星的大本营南京登陆。行业的竞争与媒体的热炒相互挤推。但这些并不能阻…  相似文献   

12.
大中的无奈     
8个月的耗费对于苏宁而言或许损失的只是一些时间成本,但对于大中电器而言,则远不止如此。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家电协会、中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中消协、中质协、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和权威专家,来自国美、苏宁、大中等全国大型家电连锁企业的商家代表,以及被誉为国际化节能专家的新飞电器公司高层领导共聚北京,就如何共同推进中国节能健康家电发展,以及未来节能冰箱的健康化趋势等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我跟国美光裕讲,苏宁做不过你,我一定送你!"——针对国美收购大中电器后将限制苏宁发展的说法,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回应:"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也不一定大于二。从公开的数据看,靠吃兴奋剂比赛是没有用的,只有内功才能赢。我们讲三年领跑,是全面领跑。"  相似文献   

15.
苏宁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老对手国美跌了跟头,但消费者需求与习惯的变化,令领跑行业的苏宁电器面临的挑战没有减少而是在增加。它该如何重塑自我? 即便苏宁高层集体搬到苏宁大厦48层办公后,39岁的新任总裁金明仍不嫌麻烦,一有空便"溜"下楼跑到南京新街口的苏宁电器去"转店"。金明的每次不期而至都足以让苏宁电器卖场的促销员和管理者惴惴不安。  相似文献   

16.
跟随苏宁电器海外战略,苏宁物流体系将分阶段实施配合运作。2010年是家电零售业巨头苏宁电器的国际化元年。阳历年岁末,2009年12月30日,苏宁电器宣布斥资2.15亿港元,收购位列香港电器零售连锁前三甲的香港镭射公司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苏宁电器的发展战略,分析了苏宁电器的潜在危机,探索了苏宁电器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8.
苏宁电器经历了十九年的快速发展,作为一个国际化的现代连锁企业,苏宁电器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遵循了全球连锁企业的发展规律,在"标准化与制度化"的前提下,建立了国际一流的信息化平台,使得苏宁电器具备了持久、强大的发展力量,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连锁企业.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2008,(1):34-34
2007年12月14日,国美电器发布公告称。国美电器通过其附属公司出资36.5亿元以委托贷款的形式给独立第三方完成了对大中电器的全部股权收购,从而国美电器得到了大中电器的管理与经营权。此举更加确立国美在京沪的霸主地位。显然,在这场电子产品零售市场的悄然革命之中,国美已经把对手抛在了后面。  相似文献   

20.
今年新春伊始,苏宁电器更名为"苏宁云商",加快了去电器化、全品类经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进程。苏宁将物流业务设为独立事业部,并提出了在2015年完成60个物流基地、10~12个自动化物流中心建设的发展目标,以完善全国物流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供应链管理与物流配送服务等核心能力。今后,苏宁物流还将逐步向社会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