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针菇栽培管理要求较高,特别是子实体发育对水分要求十分敏感,此期的水分管理是取得高产优质的关键。下面介绍一种按子实体生长的不同时期和出菇潮次水分管理方法。 (一)当菌丝发到袋底后,立即开袋搔菌,耙去老菌皮,并盖湿报纸或地膜进行保温催蕾。用报纸覆盖的每天喷3~4次水,以保持报纸湿润;用地膜覆盖的可向地面和空间喷水,以保持空气湿润90%左右。为保证菇蕾正常发生,此期每天要开窗通风一次,室温控制在10~14℃。经5~7天的催促,菇蕾便大量发生。 (二)当菇蕾长到1~2厘米,即进入了抑制生长时期。此时要减…  相似文献   

2.
一、晴天催蕾,选优去劣控株 花菇催蕾必须充分利用有利花菇形成的晴天,要求存小雨转阴再转晴时开始催蕾,雨天湿度大,虽有利现蕾,但难以形成花菇。注意检测培养基内水分,培育花菇要“内湿外干”。菌袋经过室内培育,水分大量消耗,如果基内含水量过低,会影响出菇。  相似文献   

3.
一要阻止“氧化”。氧气是需氧菌繁殖的必须条件,而需氧菌大多数都是腐败菌,能使青贮料腐败变质。因此,阻止“氧化”的技术要领是压实、密封。使用青贮窖时,要碾压踩实,尽量减少饲料间的空气,顶面封压薄膜,加盖泥土;使用青贮袋时,袋口封扎要松,堆垛要高,顶部压上木板和石块,以便利用自然压力挤出袋内的空气。  相似文献   

4.
立冬后天气逐渐变冷,此期平菇管理重点是采用各种措施来提高温度,促使发菌. 1.采用袋栽.冬栽平菇,采用畦栽和床栽的菌床受环境温度(地温和气温)影响很大,菌床温度提高较难,保温不易.采用袋栽不仅料温容易提高,袋堆温度也便于保持,只要管理措施跟上,菌袋温度能够满足菌丝生长的需要,低温对发菌速度的影响比较小,出菇时间也能有效控制. 2.集中式堆积发菌.无论是熟料菌袋,还是生料、发酵料菌袋,都要采用集中式多排多层次堆积发菌,以充分利用菌温促使整个袋堆温度升高.实践证明,在没有附加增温措施的情况下,生料、发酵料菌袋的自热升温效应比熟料菌袋要好.  相似文献   

5.
小喜 《农家之友》2007,(7S):39-39
食用菌袋栽时直接用绳扎口会造成通气不良,影响发菌,造成污染,甚至导致栽培失败。现介绍以下四种通气技巧: 一是通气塞法。以麦秆、棉绒、葵花秆、玉米芯等为材料,扎于菌袋的两头即成通气塞。须注意的是,麦秆和葵花秆要截成3厘米长的小段;棉绒要折叠成一端平整一端有毛茬的棉柱;玉米芯要粉碎成豆粒大小后用报纸包成团。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园地     
香菇出菇管理技术一、适时脱袋香菇料筒接种培养60-80天,菌筒即可达到生理成熟,即可脱袋。标准如下:1用手摸菌筒有弹性感;2接种点周围出现不规则小泡隆起,占整个筒面2/3,并伴有褐色色斑。脱袋宜在晴天,破袋时不能割破菌筒内的培养料。二、抓好菌筒转...  相似文献   

7.
一、菌种要适龄菌种以45 -55天的菌龄生活力最强 ,凡菌龄不足或超龄的菌种应禁止使用。二、菌袋装料宜紧不宜松装料紧密硬实的菌袋 ,手抓或搬动不变形 ,袋内、外的空气就不会因此而对流交换 ,污染的机会就自然相对减少。为此 ,不管是手工装袋还是机器装袋 ,一定要装紧装实。三、装锅灭菌宜少不宜多菌袋进锅灭菌装入量以八分满为度 ,四周还要留出空隙 ,以利蒸气流畅 ,避免出现死角。四、接种室消毒要严格接种室在使用前必须按规定消毒1 -2次(老接种室用药量加倍)后再使用。接种时仍要重新消毒。接种穴胶布要贴紧 ,严格操作 ,忌麻痹大…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顾问》2010,(12):32-32
1.室内发菌。香菇从接种到生理成熟需60多天。接种后,应及时移入发菌室培养。菌袋呈“井”字形排放,高8~9层,控制室温25℃左右,相对湿度70%以下。接种后1~6天,菌丝处于恢复和萌发阶段,控制室温在28~30℃,此期菌袋遮光、不翻动、不通风。7~10天菌丝生长开始吃料,室温应降到26~28℃,每天通风2~3次,7天时翻第1次堆,即将堆好的菌袋上下、内外调换位置,  相似文献   

9.
《农家之友》2010,(15):59-59
问:袋栽香菇菌丝生长异常是怎么回事? 答:袋栽香菇的菌块或脱袋菌丝筒表面,不断长出浓密白色绒毛状菌丝,有的长后倒伏,倒伏了又长。这种菌皮逐渐变厚,有的甚至不倒伏,转色不能进行,这就是“菌丝徒长”现象。  相似文献   

10.
袋栽香菇的菌块或脱袋菌丝筒表面,不断长出浓密白色绒毛状菌丝,有的长后倒伏,倒伏了又长。这种菌皮逐渐变厚,有的甚至不倒伏,转色不能进行,这就是“菌丝徒长”现象。  相似文献   

11.
亓念慈 《农家之友》2007,(6S):38-38
一、菌棒墙式覆土保湿在棚内按菌袋的长度铺设一条15~20厘米厚的土埂,把发好菌即将出菇的菌袋脱去塑料袋,即称为菌棒。将菌棒整齐排放在土埂上,先排一层,覆上3~4厘米厚的土,土两侧喷水并用泥抹平。然后再排放第二层菌棒并覆土,  相似文献   

12.
1.微孔发菌培养料的选择、配料、拌料、发菌等同常规。不同点是在装袋前用缝纫机在菌筒上打3行针孔,作为菌丝生长期间供应空气的微孔通道。也可在常规装袋后,待菌丝萌发时,用针在菌种层内扎孔。2.渗灌出菇菌丝发满菌袋后,用小刀纵向划3个长方形小口,每个口长20~25厘米,宽5~8厘米。注意划口时小刀不要伤菌丝。将划好口的出菇袋移入出菇房内。堆放出菇袋前先用砖垒个底盘,防止出菇时溅上泥土及其他杂物。然后一层袋一层泥,最上层要厚些,并做上水泥沟。室内一般以15米高为宜。利用泥的传水性和保水性,作为供给因菌袋出菇失水而  相似文献   

13.
《上海农村经济》2007,(4):42-43
答:香菇免割保水膜袋栽技术是浙江庆元食用菌科研中心研发成功,并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新技术。袋栽香菇生产中,为了形成优质花菇,当菇蕾长到1-1.5公分大小时,利用一种特制塑料袋,能使菇蕾自然顶破薄膜,既免去人工割袋,又能保持袋内水分,该特制塑料袋就叫“免割保水膜袋”,这种技术称为“香菇免割保水膜袋栽技术”。  相似文献   

14.
刘建军  石君 《致富之友》1995,(10):19-19
平菇袋栽的系列补液法(二)(接上期)五、大田阳畦补液法。菌袋采完2-3茬菇后,剔除已污染菌袋,并全部脱去塑料袋。如采用大田栽培法,可在高杆作物的中期进行,例如玉米的小喇叭口期,四季豆或黄瓜长至40-50厘米时均可。现以玉米为例说明大田栽培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香菇无公害生产全程技术监控,包括优化产地生态环境,栽培原材料的把关,精选优良菌种,菌袋生产规范化,出菇科学管理,控制农药使用,产品标准化等内容。而且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科学技术程序操作,使产品达到WTO/SPS动植物检疫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但金针菇栽培管理要求较高,特别是子实体发育对水分的要求。现介绍几种管理方法,以供参考。保湿催蕾。当菌丝发到袋底后,立即开袋搔菌,耙去老菌皮,盖湿报纸或地膜进行保湿催蕾。报纸覆盖的,喷水应少量多次(每天3~4次),以保持报纸湿润;地膜盖的,可向地面和空间喷水,保持空气湿度90%左右。此期每天开窗通风1次,室温控制在10~14℃,经5~7天菇蕾便大量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一、密接种法:增加椴木的发菌点,发菌点多发菌面积就大,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菌丝浸透椴木。椴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主要靠吸收和蒸发水分,干湿交替的水分运动能使椴木内部得到充足的氧气,使菌丝深入椴木吃料,从而加速椴木成熟,减少受杂菌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18.
冯葳 《农家之友》2010,(17):58-58
收菇后的菌糠仍含有大量水分,不宜久存,应及时挑选后晒干或烘干,让水分降至11%以下进行妥善保存。也可将新鲜合格菌糠进行青贮,随取随用。  相似文献   

19.
《致富之友》1995,(9):19-19
平菇袋栽的系列补液法(一)塑料袋式栽培平菇,以其栽培管理方便.空间刊用率高。便于控制杂菌污染等优点,在生产中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但装式栽培后期增养料失水严重.养分不足,造成于实体发育差,产量低,已成为袋栽平菇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菌袋的后期补液已成为...  相似文献   

20.
袋栽天麻高产新技术在福建问世一项较传统的椴木栽培法增产10倍以上的袋栽天麻高产新技术,现已由福建省闽侯县大湖中心小学教师吴怀崇研究成功,并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该技术像袋装食用菌那样,用木屑装袋,经高温消毒后接菌,培养一段时间后根据菌丝生长情况将袋开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