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是要把有限的国有资本集中起来,投入到真正需要国有经济进入和加强的领域和行业中,大量的竞争性领域由非国有经济来投资、经营和发展.经过20多年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与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为了实现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历史性任务,非公有制经济将发挥不可替代的经济功能.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我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思路主要有:(1)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机遇期.(2)继续调整劳动力的所有制结构.(3)购买、兼并和重组国有企业.(4)放开民间资本进入基础性行业.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们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时,决不能把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理解为国有经济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也不能理解为中央"进"、地方"退"。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从发展趋势看,非公有制经济还将继续发展,作用还会进一步发挥,但无论怎样,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也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3.
略论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汉平  郝文龙 《经济问题》2008,341(1):38-41
为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试图根据宏观(市场化调整)--微观(企业经营机制调整)--宏观(优化国民经济体系调整)的逻辑将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分为三个阶段,并依据近十年来的有关数据对这一调整过程进行简单的分析,以给出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一、加大国有经济结构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力度 首先,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促使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促使竞争领域的国有资产进一步市场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所有制的观点,重新审视我国国有企业的性质,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的正向相关性,进而为有进有退正名。进与退以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为背景,是指国有经济在命脉领域的进与退;进退的主体是国有企业;进退的结果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及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进退的机制是市场机制或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不能用国进民退或民进国退来解释有进有退。  相似文献   

6.
国有资本退出与国有企业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收缩国有经济战线,使国有资本实现战略性退出,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的需要。但国有资本退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具体来说,一是依靠国有企业再造;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相似文献   

7.
王艳 《经济师》2004,(6):20-21
实践说明 ,非公有制经济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者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也在向民营方向倾斜 ,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二者混合生长的事实 ,证明民营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必须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 ,促使民营经济有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举措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国有经济整体效益不佳的重要原因,其一是国有制无所不包的布局,使相当一部分的国有经济进入了一些本来就不需要进人又不可能占优势的行业;其二是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确立,国家拥有的资本金越来越不足以支撑巨大的国有经济“盘子”。为此,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一方面要收缩国有资本的战线,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但是关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问题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要想正确理解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应该首先清楚国有经济的改革历程,认识到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目前存在的关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争议性问题进行辩证分析,深刻认识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对于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对如何深化中国国有经济实现战略调整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中的外国投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左 《经济纵横》2000,(2):42-46
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国有经济布局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并且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进入2 0世纪 90年代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进入了攻坚阶段。与此同时 ,外国投资对华战略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由此着手 ,分析了中观层面——产业市场结构、微观层面——股权变化以及外国投资中的跨国公司与政府政策间的博弈等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中的外国投资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其实质是正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并按照政府与市场职能的划分,调整原已形成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作为政府调节控制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主要作用是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通过国有经济带动和引导其他经济成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不是简单地退出物质生产领域,而是从发挥国有经济弥补市场经济缺陷的作用,调节控制市场经济运行出发,在调节控制市场经济运行的方式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转型时期,国有经济沉淀了大量不良资产。随着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全面展开.国有企业将进行大规模重组,巨额不良资产将是国有企业重组的重点和难点。不良资产处置不仅仅是减少国有资产损失,重要的是要化解多年积聚的经济社会风险,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如何提高不良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是落实十五大精神和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崭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框架。  相似文献   

14.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是影响国有经济质量和竞争力的一个根本原因。2005年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目前,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有的主张国有经济从一切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有的还采取“限时间、定任务、搞运动”的方式来推动,这与中央精神是不相符的。  相似文献   

15.
十五大文献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并强调指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非公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今年早些时候,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称,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谰整方面,国资委将在四个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进一步明确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和重点:二是推动企业间的兼并、联合、重组,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等,通过觇范上市、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势在必行。如何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一、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意义及作用(一)认为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既是一般经济管理方法在国有经济活动中的延续,又是规范国有经济管理制度创新的观点。1.有利于国有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资本预算,有效控制、引导国有资本增量和存量变现的投资方向,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的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有利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  相似文献   

18.
陈涛 《经济师》2011,(5):272-272,274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资产重组是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因此,当前必须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推动企业间的兼并、联合、重组,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9.
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几个深层次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收缩战线,集中在关键的命脉性行业,以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整体素质。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改革和发展趋势。从产业结构变动规律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来看,工业结构要升级换代,一些如纺织、煤炭、森工、冶金、机械、军工等产业要根据社会需求而收缩,产业集中度要提高,技术要进步。而这些产业中多是国有老工业企业,产业集中不高,冗员过多,社会包袱过重,需要收缩、集中和调整。从整个国有工业看,…  相似文献   

20.
周克任 《生产力研究》2000,(4):81-83,93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改组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 ,因此加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改组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概括了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改组的基本含意和要求 ,总结了以往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改组的经验和教训 ,提出了进一步调整和改组国有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