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政府在BOT投融资中的角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OT投融资方式,会对我国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起到积极作用.政府在BOT投融资中应当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据BOT在我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应从建立BOT的法律框架、加强政府对BOT项目的管理和支持、制定国家的BOT战略等方面来完善BOT项目在我国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BOT模式已被认为是代表国际项目融资发展趋势的一种新型结构。文章简要介绍了BOT模式在基础产业项目建设中的适用前景,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对BOT模式在我国基础产业项目融资中的运用进行了有创建性地思考。  相似文献   

3.
BOT投融资方式是政府特许权制度与项目融资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介绍了BOT的涵义、演变形式及我国高校后勤引入BOT的意义,探讨了高校后勤设施建设利用BOT的可行性、运行模式和实施流程以及我国高校后勤推行BOT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BOT模式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而我国基础设施已成为制约经济高速增长的“瓶颈”。本通过分析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形势和BOT项目在我国的具体实践,指出我国应积极运用BOT融资方式,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国内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现时,对如何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适用和活用BOT融资方式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BOT投融资方式是政府特许权制度与项目融资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介绍了BOT的涵义、演变形式及我国高校后勤引入BOT的意义,探讨了高校后勤设施建设利用BOT的可行性、运行模式和实施流程以及我国高校后勤推行BOT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辛波 《全国商情》2005,17(7):36-38
本文从BOT的涵义出发,认为BOT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作为BOT项目的重要参与方--国内商业银行来说,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因此,对于BOT项目的筹资,国内贷款银行应对项目主办企业的资质及条件、项目发起人对风险责任承担的范围、签约主体及特许经营权取得的合法性、贷款额度及周期等问题给予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利用BOT投资较早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但是我国BOT投资的发展却比较缓慢。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与BOT投资相关的法律冲突问题是关键的制约因素。针对BOT投资领域、投资主体、国际借贷及风险担保等法律问题,应尽快制定我国的BOT投资立法,修改BOT投资部门规章,完善BOT投资的地方性法规,逐步放宽我国关于国际项目融资的限额规定。  相似文献   

8.
我国关于BOT投资方式的立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T投资方式可以吸引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我国社会整体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加快我国BOT的法律制定和实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保证BO成功的关键。从BOT立法内容入手,针对BOT方式的适用范围,项目审批,主体资格,法律适用,法律责任及政府保证等方面,提出对BOT投资方式的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利用BOT投资较早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但是我国BOT投资的发展却比较缓慢。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 ,但是与BOT投资相关的法律冲突问题是关键的制约因素。针对BOT投资领域、投资主体、国际借贷及风险担保等法律问题 ,应尽快制定我国的BOT投资立法 ,修改BOT投资部门规章 ,完善BOT投资的地方性法规 ,逐步放宽我国关于国际项目融资的限额规定  相似文献   

10.
国际上公认BOT方式是适用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和管理的有效模式。由于BOT方式比较复杂,投资者面临较大的风险。对BOT项目的投资者来说,识别、控制这些风险至关重要。本文从项目投资者的角度分析了BOT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BOT是政府与承包商合作经营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特殊运作模式。高校后勤引入BOT方式是可行的。BOT投资模式是对我国高校传统后勤资源配置方式的全方位冲击。BOT在高校后勤建设中的运用还存在问题,应以适当方式设计和完善相应的具体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的加快,BOT融资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通过文献阅读和案例收集归纳总结了高校后勤BOT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以及各种风险的来源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在此基础上,以某高校的游泳馆为研究对象,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该项目的主要风险进行评估,量化的分析结果可为高校后勤BOT项目中的风险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BOT项目融资风险的含义,分析了高校学生公寓BOT项目融资的主要风险,进而提出了高校学生公寓BOT项目融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城镇污水的资源化处理已成为世界潮流,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城镇污水处理BOT项目面临的法律缺陷主要包括法律位阶较低,条文内容相当简陋,存在许多立法空白,条文存在诸多法律障碍等,针对污水处理BOT项目的法律缺陷,应由国务院制定BOT行政法规,明确特许协议性质和政府的法律地位,构建完整的、系统的城镇污水处理BOT项目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项目融资模式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晨 《嘉兴学院学报》2003,15(Z1):84-85
该文阐述了项目融资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介绍了项目融资的内涵;对运用BOT融资方式建成的南湖国际实验学校进行了反思;总结了中国BOT项目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6.
BOT融资中的风险分担及合同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BOT项目融资方式是一种颇具吸引力的利用外资的新形式,采取这种融资方式可以缓解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不足,改善本国的投资环境。但BOT融资模式在我国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成功的案例较少,经验不足,与宏观经济、政策制度环境不相适应使项目运作中的风险加大。如何设计该融资方式的合同来分散风险,达到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均衡,是目前我国推广BOT项目融资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BOT投资又叫特许权协议投资。BOT投资中的核心合同--特许权协议是一种行政合同,基于这一协议之上的其他合同都是平等主体间的合同。按照项目公司发起人的不同,项目公司可分为三类:一是项目发起人仅为境外投资商,项目公司为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二是境外投资者与中方投资者共同出资组成项目公司;三是项目发起人为境内民营公司,项目公司为民营公司的子公司。与之相对应,项目公司可以是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内资企业。目前我国BOT投资方式存在法律障碍,因此应尽快实现BOT立法。  相似文献   

18.
BOT是一种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实行的引资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尤有必要。我国在进行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对能源、电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应引入BOT方式,以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有关BOT项目的研究表明,在法律框架内BOT的可行性研究更为重要。本通过分析认为BOT方式在中国要得到大的发展,必须建立相应的政府保证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应用项目融资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项目融资具有强大的筹资能力 ,在我国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由于其操作复杂 ,风险较大且我国法律、金融制度的不尽完善 ,人才缺乏 ,导致了应用项目融资“开花多 ,结果少”。就我国目前而言 ,BOT融资模式为最佳选择。为提高应用项目融资效益 ,促进经济发展 ,应成立专门的机构专司BOT项目及方式的利用研究 ,改善外在条件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鼓励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积极参与项目融资。  相似文献   

20.
高校后勤改革BOT模式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T是现代经营管理的新模式,是政府为了吸收资本进行基础设施投资而采用的投资融资方式。在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一些学校采取了BOT模式引资进行项目建设,项目完成后委托投资者管理,项目产权属于学校。该文仅对N校三个项目的分析,研究BOT模式在高等学校后勤改革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期拓展高等学校后勤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