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新的世纪,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发展机制;这种经营方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实现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  相似文献   

3.
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是农民问题。现阶段农民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增收缓慢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去年福建省农民增收幅度为近7年来最大,但是农民增收的基础仍不稳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农民增收仍然任重道远。因此,探索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速趋缓。这是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社会进步基础上出现的新问题,是农业和农村经济阶段性变化的反映。目前,河北省同全国一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5.
“农民不富,中国不富”。农民增收,一直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的大问题。从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业和农村问题先后下发了5个“一号文件”,对农民增收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相似文献   

6.
7.
农民增收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8月20日,“农民增收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讨会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召开。会议由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全国农业史志编研协作组、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当代农业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长期从事农业管理工作和农村经济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等4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本业增收与转移增收孰对农民增收贡献更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本业增收与转移增收———农民增收的两条必经之路农民增收,通过农民人均收入变化来衡量。农民收入,可以来自农业本业,也可以来自非农产业,因此有下面公式:农民人均收入=(农业总收入+非农业总收入)/农民总人口可见,农民人均收入能否提高,即农民能否增收,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农业本业收入能否提高、非农收入能否提高、农民人口数量能否减少。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是农民在保持自己农民性质不变的情况下,从事农业之外的工业和服务业等所实现的收入。减少农民数量,是农民完全脱离农业,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中去。从转移的彻底程度上,两者…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大中城市转移,外出打工日益增多。外出打工的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这就是劳务经济,它极大的拉动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拉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拉动国民财富的动态平衡,同时,更重要是加快劳动力转移,增强农民自身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1)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2)是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业进入了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时期。在这一过渡时期,农业农村一些不适应因素大量存在,使农民收入增速趋缓成为必然。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不适应上:  相似文献   

11.
一、农民收入问题现状 1、剩余劳动力较多,稀释了农民的土地经营收入。吉林省在全国各省市中,人口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但是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其农村人口数量,特别是剩余劳动力的比重却很大。2004年全省总人口2708.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292万人,占总人口的47.7%强。农村现有劳动力669万人,而实际上200万劳动力就足够了。据权威人士预测,未来10年,  相似文献   

12.
杨兰举  沈世品  季晓将 《经济论坛》2004,(13):109-109,115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曾经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从1996年以来,我国农业增加值增长率却呈连年下降趋势,与此相联系,我国农民人均收入也增长缓慢。因此,要在新世纪,全面实现小康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关键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关键是要创造促使农民收入增长的良好外部环境,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力争在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和调整城乡就业结构,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两方面有大的突破,全面构建确保农民收入在较长时期持续增长的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13.
重视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社会稳定、人民富裕的重要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富裕了,农村稳定、农业发展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三农”问题如何适应国际竞争,笔者认为,树立农业经营理念,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一、把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去经营从经济学角度讲,所谓产业就是指具有同一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完整的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为有效提升改革质量,需要实施多样化措施,通过深化改革才能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向要明确,有序落实各项改革举措,通过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基于此,本文就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原因以及对农民增收产生的影响展开分析,然后就促进增收的措施实施...  相似文献   

15.
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21世纪 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较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这十几亿人口的绝大多数在农村。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然而,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看,要全面实现我国农村和农民的小康目标,任务是十分艰巨的。目前,我国农村尚有3000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有6000多万人没有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两项合计起来约有一亿多人。按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制订的关于小康的16项发展指标体系,到2000年实现了13项,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居民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初级卫生保障体系建设3项指标没有实现,基本问题都在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还引起了社会的需求不足,工业扩张受到市场约  相似文献   

16.
年初以来,中央“一号文件”的下发,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极度重视和关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造性地贯彻实施好“一号文件”精神,着力推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所以,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政治性的问题。针对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需要全党上下、各级政府、干部和农民共同努力,对症下药,有针对性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和政策。 (一)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靠调整增收。一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特色农业。继续推进“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绿色食品规划,促进绿色食品开发向养殖业、精深加工全方位发展,推进绿色食品开发研究、生产加工、包装保鲜、运销和环保以及相关产业的一体化经营。二是全面提高农产品品质。根据国务院的精神,浙江省可以首先放开粮食生产经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1、适度调整粮食与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相应地扩大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什么东西挣钱就种什么”。2、积极调整粮食与饲料作物的种植结构,适当发展与肉类产品和水产品相关的饲料作物生产。3、大力优化粮食品种结  相似文献   

18.
何软 《发展研究》2000,(12):39-41
中国即将加入WTO,加入WTO以后,中国农村和农业发展将深受影响。本文重点就加入WTO对福建农民收入的影响做一点粗浅的分析。 一、对农户经营农业收入的影响 1、种植业内部弊多利少。目前福建农村家庭经营种植业的纯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中的粮食、蔬菜、茶果、食用菌、经济作物等到五大类的纯收入,分别占30.1%、30.5%。18%、11%与9.1%,大致呈“三、三、二、一、一”结构。加入WTO后,从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劣势看:  相似文献   

19.
浅谈农民增收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而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影响整个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减少农民、加大农村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