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培华 《经济师》2001,(2):103-104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工作要求,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等的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一项重要职能,对完善国家宏观调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会计监督体系还有待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和有关部门对企业实行的国家监督,以及由注册会计师承办的社会审计构成了会计监督的体系,共同为社会经济活动服务。但目前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督弱化;国家监督主要由企业主管部门实施,而主管部门往往从本…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流通过程中,商业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曾经采取了许多经济措施,其中主要是物质措施,但常常忽视了商业职业道德建设在提高经济效益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把商业领域中的精神文明深入开展起来,本文试图就社会主义商业道德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作一粗略的分析。一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劳动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它是社会对各业人员规定的具有约束和团结作用的行为标  相似文献   

3.
卢江  陈弼文 《经济纵横》2019,(10):24-34
劳动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表现,能够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和谐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竞争软实力。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劳动关系经历从行政主导为主转向市场契约与行政干预的双轨制,再演变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共享经济并存的大调整,形成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收益和社会地位,同时也对企业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增加融资渠道产生积极影响。但由于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我国既定的劳动关系中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需要通过健全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体系、防止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关系被市场化侵蚀、扩大共享经济普及面等,构建和谐可持续的劳动关系,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们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从来都不能不注意经济效果。总是要设法用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同样的效果;或者用同样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效果。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过:“在一切社会状态下,人们对生产生活资料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必然是关心的,虽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关心的程度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8页)。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比过去封建主义的自然经济当然更要注意精打细算,否则就失去竞争力。社会主义经济是为满足国家和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服务的,讲究经济  相似文献   

5.
<正> 在评价流通部门的经济效益时,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就是把流通部门经营活动的有用成果(即“所得”)看成商品流转额(在物资部门也称为物资购销额),从而认为,流通部门的经济效益就是商品流转额同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的比例关系。在同样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的条件下,商品流转额越大,则经济效益越大;商品流转额越小,则经济效益越小。我认为,这样的表述是不完善的,是不能确切体现社会主义流通部门经济效益的本质的。衡量流通部门经济活动的有用成果,必须看通过这些活动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考核流通部门的经济效益,必须对商品流通数量和流通质量同时进行,作到两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盈利是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企业经济运行围绕的中心。利润是企业经济的血液,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济追求的目标,如果没有利润,企业则无法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无法改善管理。因此,作为企业要盈利就要必须讲求经济效益。所谓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通俗的说,经济效益就是经济活动中劳动消耗同适合社会需求的劳动成果的比较。所谓适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是指一个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1年为期)所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总量,用价值表示出来就是生产总值。劳动消耗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消耗,用价值表现则反映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上,用公式表示就是: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或者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最少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相似文献   

7.
报刊上论及经济效果定义的文章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可归纳为下面三种:第一种意见认为,经济效果“是从社会劳动消耗与社会主义体系中多种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效果相互间量的关系的角度,对人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我们可以用效果/劳动消耗的公式来表示经济效果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刘萍  刘国成 《技术经济》2002,21(3):42-44
1、引言我们知道 ,经济效益是指人们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有用效果与其所付出劳动耗费的比较。以前人们一直认为 ,技术进步就是先进的技术设备的作用 ,是指产出增长中扣除劳动和资金投入数量增长的估算后 ,所有其他作用之和。但随着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也同样能够影响经济效益 ,并已得到社会的认可 ,所以 ,管理技术也成为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之一。由于管理技术是指人们在管理中所应用的管理手段 ,它受管理者———人力资源质量高低的影响 ,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同的经济收益 ,所以 ,可以认为管理技术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赋税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进行超经济掠夺的手段。沉重的赋税,不仅使人民困苦不堪,而且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赋税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方式,国家以这种方式占有社会产品份额的大小以及它在各经济部门间所占比例的不同,必然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封建社会的赋税同样具有调节经济的作用,封建统治者同样也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赋税这个杠杆,为巩固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二大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宏伟目标,要求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在本世纪末争取实现我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的战斗目标,全国在生产、流通、建设等各个领域都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核心问题来抓。经济效益是人类经济生活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讲求经济效益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效益的有无和大小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所以,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强经济管理,包括加强会计管理,只有会计管理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才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本文拟从会计管理与提高商业经济效益的有关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当前,实行经营承包制成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旋律。经营承包制所产生的效果,已越来越明显。如何从理论上评价经营承包制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如何深入问题。本文仅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经营承包制与企业自主权的确立赋予企业自主权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传统的经济体制,全民所有,国家经营,权力高度集中,企业缺乏活力,致使经济效益低下,技术进步缓慢。各个着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都看到了这一弊端,都把解决企业自主权的问题,做为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核算的实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指的是国家和国营企业之间的特定的关系,即一方面国家把属于全民所有的一部分生产资料和资金拨给企业,在经营管理上赋予企业相对的独立性,自计盈亏,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对国家所拨给的生产资料和资金负物质责任,遵守国家的集中领导,完成各项计划任务(有的同志则认为还应包括国营企业之间分工协作和等价交换的关系,以及国营企业按职工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付给报酬的关系)。另一种看法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就是指各项经济活动效果的核算,通过经济核算来节约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用尽可能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好的社会产品,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一在我国经济学界,关于经济效益的表述并非完全一致,有的说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有的认为是费用与效用的关系,也有的把它看成是所费与所得的关系,还有的把它看成是资源与成果的关系。或者也有人直接将其表述为上述两者的比率。我认为:这些表述只是从不同角度反映劳动耗费(包括劳动占用,下同)与劳动成果的比较,并无实质性的大的差别;并且,这也只是在一般的社会形态下才是正确和适用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样的理解问题,只是单纯地从经济效益的计算角度才有意义。如果联系到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特别是对宏观经济效益的定性,上述这些说法,就显得过于一般,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未确切地概括出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效益质的规定性。首先,倘若不问社会性质,不结合生产关系形态,只是从人类从事经济活动有无效益、效益大小的一般意义上看,把经济效益定性为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关系,这是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14.
<正> 商业是从事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它的经济效益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所占用的资金、所耗费的流通费用同所取得商品流通成果相比较,这个流通成果既包括标志对人民需要满足程度的指标——商品销售额,也包括企业经营成果的指标利润额。因此,商业部门提高经济效益,必须以最少的资金占用,最少的流通费用,实现最大的商品销售额和企业利润。建国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增长和社会购买力的提高,商业部门的销售额大幅度上升,1981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额比1953年增长5.7倍,每年平均递增7.03%,这对满足人民需要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从全面的商业经济效益来衡量,就不够理想,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其中突出的问题是资金占用多,周转慢。据统计全国商业  相似文献   

15.
物资企业是组织中转物资流通的经营单位,它的产生和存在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联结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 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物资企业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经济合理地组织中转物资流通,为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物资企业如果能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和占用,实现最多的物资价值和使用价值,满足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就表明企业取得了好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为国家和企业自身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要实现上述任务,企业就必须要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逐步发展。所以,企业不仅要善于管理(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管理包括经营和狭义的管理,狭义的管理则指由共同劳动所引起的那种“组织”职能。这里指的是狭义的管理),而且要善于经营。所谓经营,就是指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和实现长远的战略目标所进行  相似文献   

17.
在国民经济调整中,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恢复企业奖金制度,根据生产经营成果的大小,获取超额利润的多少,对职工的超额劳动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发给一定数量的奖金,对于贯彻按劳分配,调动广大职工劳动积极性,为社会多创造财富,为国家多提供积累,促进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工业经济效益工业经济效益是指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能够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以及劳动占用,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工业经济活动中,需要消耗和占用一定的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通过这种投入取得经营成果,二者的比较即为经济效益。但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投入不仅包括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也包括自然资源的占用和耗费以及对环境资源的污染和破坏所付出的治理费用。所以,现代意义上的工业经济效益,实质为生态经济效益。工业经济效益包括了微观、中观和宏观经济效益三个层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史明瑛 《经济师》1997,(1):43-43
<正> 基础设施主要是指交通、运输、通讯、供电、供水、教育、医疗保健等为生产服务的行业。国家的经济与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它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物质基础。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大小和经济发展程度。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已走上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基础设施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正> 企业管理工作是社会各项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企业管理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尽可能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占用,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来保证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是企业管理的中心任务。这首先是社会主义工业企业本身性质和它肩负的任务所决定的。维持住自己的生命,将面临着破产或关、停、并、转的危险。因此,任坷企业都必须盈利,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工作,而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我国经济起飞和实现四个现代化,对迎接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