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美国始发、迅速向全球蔓延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引起了各国政府领导人、金融家、经济学家和全世界人民的高度关注。纵观当前各国政府采取的救市举措,以及关于增加流动性、加强监管和透明度等措施,都是金融家们传统理论思维的表现。他们就行业本身分析问题,习惯于从行业范畴谈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没有把金融危机置于市场经济大背景之下去研究和思考。这种思维模式引导人们局限于在操作和技术层面,难以触及实质性问题。由于没有着力寻找产生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从而也未能提出解决金融危机的根本办法。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这次金融危机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而且也难以避免金融危机日后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2.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不但世界经济前景面临严峻挑战,而且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改革的呼声骤然高涨,改革方案也由此成为各国政府决策者、金融家、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到目前,各种有关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方案和建议层出不穷,其中较有影响的有:⑴不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3.
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相继采取行动,采取凯恩斯主义特色比较浓厚的办法解决经济问题,其中就有英国。英国首相戈登·布朗近日发表经济政策讲话时宣称,为了加快经济活动,英国政府有责任增加开支,即便增加借贷也行。在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本人去世60多年后,他的主张似乎又复活了。  相似文献   

4.
李利平 《改革与战略》2011,27(11):28-30
凯恩斯主义的逻辑与内涵就是针对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由政府从供给与需求、短期与长期、微观与宏观层面对经济进行干预以解决这些问题。文章认为,在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实施了凯恩斯主义的救世政策。文章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前国内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危机后的凯恩斯主义政策效力,发现我国在金融危机中采取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并没有针对性地解决原有问题。  相似文献   

5.
芦俊霞 《中国经贸》2012,(14):279-280
自从2008年全球掀起金融风暴以来,世界各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甚至连政府机关都面临垮台的威胁。虽然我国没有受到如此巨大的危害,但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许多企业在这种金融危机大环境下创新改革自身财务管理模式力图生存下来。我国众多国有企业也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小的努力,尽量让自身在危机中寻求机遇,保证企业的长远稳固发展。本文就简要探讨一下国有企业在金融危机环境下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发端于2007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政府纷纷采取财政、金融等多种手段力促经济尽快复苏,全球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这种成绩更多是依靠低成本竞争优势实现的,其引发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已十分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命运与前途、且不得不迫切解决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徐冉 《魅力中国》2010,(6):164-164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经历着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巨大困难。经过一系列经济的变化,各国政府也在出台相关政策予以干预和调节,虽然当前来看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也确实需要当代人对金融危机的后果和发生等诸多问题进行反思。本文主要从金融危机下财税法的发展方面作出分析,以探求合理规范的财税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卢汉国  叶其华 《中国经贸》2010,(16):194-195
“水泥行业的税收管理是困扰我区国税系统多年的突出毛病和问题。目前全区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和办法去监控和管理,造成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税局王柳德局长2009年初如是说。随着水泥行业的发展,该行业的税收征管如财务核算不规范、进销税额真实性难以核实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加强该行业的监管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按照西方经济理论,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通常包括垄断问题、公共物品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经济波动问题等.主流经济学中提出的对市场问题的应对办法是政府实施微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加以避免或解决.但现在市场失灵的全球化趋势使得各国政府在应对这一新问题上没有什么可行的办法.下面分析一下市场失灵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具体表现,希望能引起人们的思考,以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李斌 《新财经》2009,(4):25-27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相继推出一些贸易保护措施,如果这种趋势走到极端的话,对每一个国家都不利  相似文献   

11.
杨贵述 《中国经贸》2010,(10):169-170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世界各国经济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金融危机在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急速冲击着就业市场,此次金融危机造成我国的失业人数,超过世界经济史上任何一次全球经济危机对任何国家的影响。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和忧虑。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就业压力骤增。如何调整政策、应对危机,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郑昭阳 《开放导报》2001,(10):24-26
1995年东盟首脑会议上,东盟正式提出与中国韩领导人非正式会晤的设想并由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牵头实施。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先是隔岸观火,后又通过IMF提出了苛刻的援助条件,并且IMF也未能拿出迅速拯救金融危机受灾国的合适办法,其后开出的药方甚至加剧了一些国家的金融危机。相反,中国等亚洲国家向危机的重灾国伸出了援助之手,特别是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对缓解亚洲金融危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东亚金融危机中,东南亚各国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之巨,数十年的积累,一旦尽付东流。曾经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大展雄风的东亚各国突然发觉,它们如果各自单干,家家都势孤力单,易受伤害,难以和庞大的国际资本较量。  相似文献   

14.
目前,资源枯竭型矿山和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各主要矿业国家均在不断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各种途径和办法。本文列举了日本、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主要矿业国家在资源枯竭矿山和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积累的相关经验和做法,并以此为借鉴,着力解决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结构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迅速发展的国家经济和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趋势,使城市基础设施功能落后和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力度,已成为各国政府必须面临的问题,但面对城市基础设施快速增长的需求,各国政府普遍认识到:它们既没有充足的资金,也没有足够的管理能力来满足这种增长要求,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开始探索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革之路,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  相似文献   

16.
从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根源、不良债权难以有效解决的原因、结构性经济改革难以推进的制约因素等方面分析,认为“政府为特殊利益访华团俘虏”是造成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根本原因缺乏坚实的现实依据。仅从金融业的层面思考和解决不良债权问题不会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仅从利益再调整的角度分析结构性改革的难度也没有完全理解改革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已演变为全球性,这就意味着各国政府必须站在同一阵线。整体救助计划应该可以缓解问题,但将无法求完全避免风险。危机正向着两个方向展开:越过大西洋到达欧洲;突破金融市场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政府一直在应对接二连三的灾难,努力进行控制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危机蔓延的速度,还因为决策者完全没有察觉到危机的尝试和广度。  相似文献   

18.
《天津经济》2009,(3):78-79
关于金融危机第二波有两个问题。第一,它究竟是否存在?第二,它什么时候到来?解答这两个问题的关键,也许并不在于任何既有危机在某一地理、时间或者范围领域内的延伸,Kasetsart大学经济学家Boontham Rajitpinyolert认为,第二波金融危机的标志不再是各个金融机构更深层次的苦难,而是各国家中央银行将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窘境。他指出,迄今欧盟各国计划投入的救市资金总额已超过2万亿欧元,如果政府注资速度跟不上接受援助的金融机构复原速度,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将难以继续维持。  相似文献   

19.
[日本《日本时报》9月5日]从英国女王到底特律汽车城下岗的工人都在问同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的专家没有一个预测到金融危机的到来?这真是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就在本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各国的领导人显得束手无策,那他们怎么又能保证不会发生第二次的金融大崩盘呢?答案当然不能让人信服。其实,现在还存在着另一种危险,那就是金融危机不是慢慢消退,而是正在转化为另一种危机:政府的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20.
粮食危机、能源危机、金融危机是世界各国政府关注并致力解决的3大难题,在发展中国家最集中、饥饿人口最多的非洲地区,解决粮食危机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不但关系各国人民温饱、生活水平,甚至关乎各国政权稳定。同时,非洲有着适合农业发展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在中非外交、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加强中非农业领域合作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