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生鲜认证猪肉产品为例,本文利用对北京市城镇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尽管50%以上的消费者对生鲜认证猪肉有自述偏好,其食品质量安全意识较强,但是,消费者对生鲜认证猪肉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消费者受教育程度、消费者家庭月收入、家中是否有18岁以下的孩子和家庭人口规模等是影响其对生鲜认证猪肉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一致性的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因素。消费者对生鲜认证猪肉的意愿支付价格、消费者对质量安全认证知识和认证农产品的了解程度显著正向影响其对生鲜认证猪肉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此外,消费者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和其所感知到的生鲜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隐患等变量也会较显著地影响其对生鲜认证猪肉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15年陕西、山东、河南、宁夏和内蒙古五省1570户农户和100个村庄的数据,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例,利用Tobit模型,选择经济异质性、退出选择、社会异质性和性别四个维度来表征异质性,考虑农户和村庄两个层面,实证分析异质性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水平较低,经济异质性中,农业收入和小农水供水量的增加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村庄层面的姓氏异质性和是否成立农户用水者协会以及农户层面的是否担任行政职务是影响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三个重要社会异质性因素;而退出选择对农户参与小农水供给的影响较为复杂,取决于退出选择和集体行动的具体特征;性别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15年陕西、山东、河南、宁夏和内蒙古五省1570户农户和100个村庄的数据,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例,利用Tobit模型,选择经济异质性、退出选择、社会异质性和性别四个维度来表征异质性,考虑农户和村庄两个层面,实证分析异质性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水平较低,经济异质性中,农业收入和小农水供水量的增加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村庄层面的姓氏异质性和是否成立农户用水者协会以及农户层面的是否担任行政职务是影响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三个重要社会异质性因素;而退出选择对农户参与小农水供给的影响较为复杂,取决于退出选择和集体行动的具体特征;性别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农业技术扩散缓慢在中国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对肉鸡养殖户的调查数据,结合农户风险偏好的实验结果,对农户风险偏好与技术采纳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风险厌恶程度对农户是否采纳技术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的农户技术采纳可能性越低。(2)风险厌恶程度对农户技术采纳时间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的农户技术采纳时间越晚。(3)参与契约农业有助于缓解农户风险厌恶程度对技术采纳行为的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的农户越愿意参与契约农业,而参与契约农业可以促进农户采纳技术。研究和验证这些问题对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江西省农民用水协会的调查数据,本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民用水协会功能实现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水利设施权属证对农民用水协会功能实现程度有显著影响,协会管理的灌溉面积、参加协会的农户数以及协会执行委员会成员数钳制了农民用水协会功能的进一步发挥,主席水利工作经验及主席身份使农民用水协会功能具有发挥作用的空间,主席产生方式使农民用水协会具有提升功能实现程度的功力,当地政府的支持及注册登记也是影响农民用水协会功能实现程度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农民用水协会功能实现的政策建议有,要注重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权利向农民用水协会转移,要确定农民用水协会的合理规模,要健全和完善农民用水协会主要负责人的产生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民用水协会的扶持。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内蒙古、宁夏、山东三个省份1024个农户微观数据,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例,利用样本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信任与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研究表明,愿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农户占整体农户的比例为65%,其中,68%的农户选择以投资的方式参与供给。社会信任与关系网络均对农户参与供给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均会使农户倾向于选择以投劳的方式参与供给。社会信任与关系网络各维度变量中,普遍信任对农户参与供给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会使农户倾向于选择以投劳的方式参与供给,而特殊信任的这一影响效应则相反,且不显著;—般网络对农户参与供给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会使农户倾向于选择以投劳的方式参与供给,而亲族网络对农户参与供给意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农户参与供给方式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的边际效应分析表明,社会信任每提高一个档次会使农户愿意参与供给的概率提升6.9%,使其选择以投资的方式参与供给的概率降低6.4%;而关系网络每提高一个档次会使农户愿意参与供铪的概率提升4.9%,使其选择以投资的方式参与供给的概率降低5.5%。  相似文献   

7.
根据陕西省324户农户的实际调查数据,对样本农户的信贷需求和融资选择偏好进行分析,并运用多项logit模型估计影响农户融资选择偏好的因素,以及不同信贷偏好类型之间的相对风险比(RRR)。结果表明,64.51%的样本农户具有贷款需求,且生活性贷款需求高于生产性贷款需求;农户贷款选择顺序第一位是亲朋好友,其次是信用社和银行。贷款经历对所有选择偏好都有显著影响;总收入越高、农业收入比例越高,农户更偏好于选择正规机构;外出务工劳动力越多、固定资产价值越高,越偏好于选择非正规渠道;购买保险数量对非正规渠道融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小农户参与农业全产业链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山东省339户小农户的入户调查数据,采用选择实验法,建立混合Logit模型分析了小农户参与农业全产业链的选择偏好和偏好异质性来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与龙头企业合作,小农户更愿意通过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全产业链,而且稳定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供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及补贴政策会显著提高小农户的参与效用。研究也表明:小农户参与农业全产业链的选择偏好存在异质性,异质性偏好主要来源于小农户的兼业程度、家庭年纯收入和收入在村中所处水平三个因素。小农户兼业程度越低、年纯收入越低、收入在村中所处水平越低,越偏好参与农业全产业链经营。  相似文献   

9.
集体禀赋异质性与小型农田水利公共物品参与式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期望效用理论建立了理论模型,用陕西、内蒙古、宁夏、河南、山东五省的1582个农户微观数据,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例,对集体禀赋异质性与农户参与供给程度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就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集体内部的禀赋异质性对农户小型农田水利公共物品参与式供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的风险偏好削弱了其对禀赋异质性的敏感程度,对农户参与供给程度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集体禀赋异质性削弱了农户的"搭便车"程度,对农户参与供给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集体禀赋异质性的分布结构亦对农户小型农田水利供给参与程度具有影响,"高禀赋水平农户组内异质性与集体禀赋异质性之比"通过正向影响灌溉系统中的"精英俘获"强度进而对农户参与供给的程度具有显著的负向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安徽省7个县40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基于Double-Hurdle模型对农户IPM技术的采纳决策和采纳密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农户IPM技术的采纳决定和采纳密度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户主文化程度、环保意识、参加IPM技术的培训、非农收入占比、农业信息的获取及贷款的可获性显著促进农户对IPM技术的采纳,而户主性别与风险偏好类型则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对IPM技术的采纳。显著促进农户IPM技术采纳密度的因素有户主性别、文化程度及农业信息的获取,而农户风险偏好类型则呈负向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重庆市35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以猪—沼—菜/果模式为例,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别探讨农户的生态农业模式偏好与额外投入水平的影响因素,并借助二元Logistic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户生态农业模式偏好与额外投入水平一致性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农户对生态农业模式的偏好度较低,对生态农业模式的平均额外投入水平为每年5608.2元/公顷。影响农户生态农业模式偏好的因素包括:生态农业模式熟悉度、生态农业收益预期、周围农户示范作用、是否获得生态补贴、户主年龄以及家庭总收入;影响农户生态农业模式额外投入水平的因素包括:生态农业功能感知、生态农业模式熟悉度、生态农业收益预期、是否获得生态补贴、户主年龄与受教育程度。进一步研究表明,农户生态农业模式的偏好与额外投入水平一致性受到生态农业功能认知、生态农业模式熟悉度、邻里示范和户主年龄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农户风险偏好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10年中国4个省份599户农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风险偏好对农作物品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风险规避型农户倾向于采用低风险农作物品种,但农户风险偏好对作物品种选择的影响因种植规模不同而不同,相对于小农户,大农户在要素投入选择上受风险偏好的影响幅度更大。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推广投入减少农户对新品种信息的不确定性,发展多样化的农业保险使农户能够合理配置风险资产,提高农户特别是大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海南省474个芒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文章实证分析了学习方式、风险偏好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干中学与社会学习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风险偏好程度越高的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意愿越强;学习方式与风险偏好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意愿存在交互影响,且干中学及推广服务能够强化风险偏好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文章从加大再教育和再培训投入、搭建技术学习交流平台、建立健全农业技术信息推广制度等角度提出推进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广东249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构建二元logit模型,实证检验农地确权对农户参与土地合作社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确权对农户参与土地合作社有显著促进作用,且PSM检验结果稳健。户主文化程度、家庭总收入与承包地质量对农户参与土地合作社有显著正向影响,非农就业技能培训频率、收入水平与上年相比较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参与土地合作社。可见,持续深入推进农地确权,完善农地确权工作,可有效增进土地合作社发展,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供给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陕西、河南、宁夏三省1420户微观农户数据,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从是否参与供给和参与供给程度两个方面,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供给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对农户是否参与供给及参与供给程度均通过正向显著性检验;社会资本各维度变量中,关系网络对农户是否参与供给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对农户参与供给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信任对农户是否参与供给通过正向显著性检验,对农户参与供给程度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对乡村一级灌溉管理体制改革最直接参与者——农户的调查,分析影响其参加用水者协会意愿的因素。博弈模型逻辑分析及计量模型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农户的参加意愿主要受其农业经济活动特征因素的影响。农户种植经济作物的面积越大、拥有的可灌溉耕地面积越大、农业支出占年总支出的比例越大,越倾向于选择参加用水者协会;而农户拥有的耕地总面积越多、对现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状况越满意,越不倾向于参加用水者协会。  相似文献   

17.
基于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实验经济学方法测量农户的风险偏好类型和时间偏好系数,根据行为经济学理论和Ologit模型研究风险偏好和时间偏好对农户森林碳汇经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风险厌恶者相比,风险中性者对森林碳汇经营意愿有显著负影响;时间偏好对森林碳汇经营意愿有显著负影响。即风险厌恶者和时间偏好低的农户更愿意开展森林碳汇经营项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山东省922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农户的信贷需求特征、信贷可得性,并运用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从农户基本特征、财务状况、信贷特征、信用情况和借贷渠道五个维度分析检验了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农户信贷需求具有普遍性,但存在有信贷需求而没发生实际信贷行为的情况,样本农户信贷用途具有多样化,在融资渠道上首选非正规金融机构,存在明显融资偏好;52.60%的样本农户可以获得贷款,信贷可得性不高。实证结果表明:户主文化程度、家庭规模、资产规模、收入水平、信用情况、借贷渠道对农户信贷可得性有显著正向影响,信贷特征对农户信贷可得性有显著负向影响,户主年龄和工作经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4年对江西的样本调查数据,利用多项logistic模型对影响林农与企业合作经营方式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与企业对于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制等3种合作方式更倾向于选择合同制;户主风险态度、家庭劳动力人数、林业经营资金筹集难易度、产品销售难度、林地经营规模等因素对农户如何选择合作方式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得出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中,积极扶持和发展林业龙头企业、企业与农户间合作方式选择要尊重农户的意愿、保障农户参与合作的利益实现等启示。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合理引导农户积极有序地退出农村宅基地,亟需开展不同模式下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农户选择偏好研究,准确把握不同类型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模式选择偏好及其影响因素,为研制出与不同类型农户相适应的宅基地退出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选取福建省晋江市作为典型案例研究区,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获取研究数据,基于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不同模式下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农户选择偏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农户选择货币补偿模式的正相关影响因素有家庭非农收入比重、宅基地与县镇距离和行为认知,负相关影响因素有年龄、受教育水平; 农户选择资产置换模式的正相关影响因素有家庭人口数和行为认知,负相关影响因素有宅基地与县镇距离; 农户选择指标置换模式的正相关影响因素有年龄、受教育水平、宅基地面积,负相关影响因素有家庭非农收入比重和行为认知。郊区非农业型农户适用于货币补偿模式,城中村非农业型农户适用于资产置换模式,郊区农业型农户适用于指标置换模式。[结论]不同模式下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农户选择偏好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宅基地退出模式实施过程中,应采取差别化的政策措施来推动农户积极参与农村宅基地退出。在货币补偿模式下,应确保农户在城镇的保障性住房; 在资产置换模式下,应保障农户转变户籍后的福利水平; 在指标置换模式下,应提升农户的非农就业能力,尊重农户的退出意愿与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