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相关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对中国物流业的影响,正在从进出口相关行业向产业链上游传导,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传导,预计明年第二、第三季度会更加明显。同时,物流业的巨大发展机遇也在形成。  相似文献   

2.
《开发研究》1998,(2):27-31
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研究●甘肃省人民政府研究室课题组0年代,国家开始逐步加大西部地区经济开发的力度,党的十五大再一次把“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跨世纪的战略任务提了出来。这无疑给西部地区提供了一个加快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区域经济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增长的稳定性、持续性明显增强,在我国经济快速前行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先行军角色。2007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共实现GDP46672.07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8.9%。作为我国首批开放的地区,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也走在全国的前列,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4.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地区结构问题,是中国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我们必须了解以下两个基本事实。其一,改革以来,中、西部地区取得了很高的长期增长率。1979-1996年期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9.57%和9.35%的高水平。其二,东部的高速增长并没有以中、西部增长率的下降为代价。东部的增长率明显高出于中、西部,始于80  相似文献   

5.
郭莉 《首都经济》2008,(12):14-15
当世界各国纷纷酝酿出台救市方案应对金融危机之时,中国出台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以应对金融危机,这不仅让亚洲市场兴奋不已,也向外界传达了一个强烈信号——苏格兰皇家银行驻香港的经济学家本·辛芬德费尔说“我想,十年后我们回顾这一时刻时会说,就是这个时候。这是真正发生变化的时刻——中国经济从外向型出口导向经济转变为内向型经济了!”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2009,(6):12-12
在此次经济衰退的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增长潜能正在转向西部。这一趋势的受益者显然将是在西部地区拥有大量业务的企业,不过即使在东部以外地区没有多少业务的公司现在也可以从中受益。同时,中西部地区的市场渗透率仍然很低,因此未来的增长潜力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7.
贸易开放度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地区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洁  张天顶 《南方经济》2006,(12):104-110
为了探求中国的开放政策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以及开放政策对不同区域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本文在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大陆地区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海南、重庆、西藏除外)1984-200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Panel Data模型对贸易开放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结论认为开放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井且通过研究发现这一促进作用存在着地区差异,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8.
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现有区域经济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并利用2003~200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就我国物流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我们发现:物流业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物流业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着跨区差异,东部地区的物流业发展经济增长效应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间的这一差异不显著.论文最后探讨了造成我国物流业发展经济增长效应的跨区差异的一些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黄改玲 《特区经济》2010,(4):215-216
现代商贸物流业已成为支撑一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为了推进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商贸物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文章以渭北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彬县为典型调查案例,分析了该县当前商贸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开拓城乡市场,发展现代流通业态,提高商贸物流企业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商贸物流业人才支撑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航 《中国经贸》2007,(5):84-85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2007年3月19日对外宣布:将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积极推进泛北部湾地区经济合作,特别是要发挥好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地带和桥头堡的作用,努力把广西建成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发展物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繁荣的物流是经济繁荣的重要体现。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广西与东盟各国的物流业将会出现加快发展的趋势。因此,加强对物流业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在对物流业投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解释了物流业投资最终传导至地方经济推动地方发展的原理,利用全国与西北地区经济数据对上述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对全国和西北地区的物流业投资经济效应传导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消费和贸易对物流业投资经济效应的传导机制显著存在,物流业投资的直接经济效应远不及其通过贸易和消费等中介变量传导给区域经济的中介效应强,消费对物流业投资经济效应的中介传导作用强于贸易对物流业投资经济效应的中介传导作用,西北地区物流业投资总效应高于全国水平,但消费和贸易对物流业投资经济效应的传导作用不及全国水平,甘肃、青海、宁夏3省(区)进出口贸易水平落后,贸易对物流业投资经济效应的传导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西部论丛》2006,(8):14-17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支撑点被摆到了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西部地区,要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断缩小东西部差距,就必须从现在开始不遗余力地推进自主创新。令人欣喜的是,如今在西部的很多地区。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了当地政、经、学界的共识,一场自主创新热潮正往西部地区大规模兴起,自主创新也因此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东、中、西部三大地区1978~2004年间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民间投资和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正的相关关系,民间投资也是引起地区经济差异扩大的因素之一。因此,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应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中西部地区要清除限制民间投资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以引导其由东部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扩散。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处于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国际环境中,国际市场需求增大,金融、贸易和投资等领域将全方位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将拉动国内需求的增长,国内储蓄继续维持高水平,都是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也将面临贸易摩擦增加、国际资本市场波动、国内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各阶层差距扩大等矛盾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运用Panel Data模型,对中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由高到低呈梯次分布。因此,我们提出了中国应进一步“因地制宜”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上海经济》2012,(4):10-11
日前,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两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海外经济评论》2006,(29):32-33
官方媒体今天报道,中国计划进一步向主要的工业、交通和社会领域投入约210亿美元,用于加快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国家发改委已向12个优先考虑的行业划拨了资金,其中包括对交通、矿产、工业和卫生领域的投资。这些资金的大部分将直接用于西部贫困的农村地区。从2000年到2005年底,政府已经向这些地区的70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近12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宁波经济》2004,(10):29-30
地区经济增长的奥秘何在?为什么有些地方经济增长快,有些地方经济增长慢?如何才能实现快速而持续的经济增长?这些问题一直是中国的地方官员们最关心的东西,也是笔者近年来到各地调查时被经济官员和企业家们询问最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首先推动了沿海地区开放。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实行了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开放政苯。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鼓励外资投往中西部地区。这些政策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带来了西部国家公共投资、外商直接投资(FDI)、民营资本的增长。国家大型公共投资项目带动了西部经济增长,例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然而外资和国内民营资本增长缓慢。1991年以前,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很少,增长很慢。在1991年以后,  相似文献   

20.
西部经济腾飞亟待民资“补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01年底,中国民间资本存量已高达12万亿元,而同期国有资产总规模为11万亿元,中国民众目前拥有的金融资产已经超过了国有资产。东部地区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实力,有大量的民间资本要向区外寻找投资机会。我国民间资本雄厚,投资潜力巨大,如何有效启动和利用民间资本这一宝贵资源,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支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