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勤业 《上海质量》2006,17(11):54-56
文章明确了精益六西格玛的涵义,划分了精益六西格玛解决问题的种类;提出了关注系统、重视文化建设等6项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的关键成功因素;精益六西格玛实施中,对于简单问题,可以直接用精益生产的方法和工具解决,对于复杂问题,给出了实施精益六西格玛项目的DMAICII流程和14个步骤.  相似文献   

2.
精益六西格玛物流追求在所有流程中消除浪费,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最好的质量要求,本文主要探讨精益六西格玛思想在冷链物流公司配送业务中的具体应用,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精益六西格玛物流追求在所有流程中消除浪费,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最好的质量要求,本文主要探讨精益六西格玛思想在冷链物流公司配送业务中的具体应用,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晖 《中国质量》2007,(2):94-96
精益生产最终的目标是“平衡”.六西格玛管理关注的重点是“变异”.但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具有很强的优势互补性:没有六西格玛水平的质量保证,单靠精益生产无法从根本上加快过程速度、减少生产周期;而没有通过精益生产消除非增值流程,减少缺陷机会,则无法真正实现六西格玛质量水平。因此,将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进行有机整合.建立精益六西格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体系,协调运用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两套工具.有助于在消除过程浪费、减少过程波动的同时,加快过程速度.提高质量水平,从而真正实现利润最大化和顾客满意的双赢目的.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首先阐述了精益物流和六西格玛的内涵.随后将六西格玛引入到精益物流系统中。引出精益六西格玛物流的概念和内涵.最后又探讨了六西格玛在精益物流系统中的实施过程。旨在将六西格玛管理技术与精益物流系统相互融合.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化为最终日的。  相似文献   

6.
《上海质量》2007,(2):29-34
《精益六西格玛服务》是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六西格玛管理丛书”翻译系列的一部新作,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在全国出版发行。 作者迈克尔·乔治是乔治咨询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为许多“《财富)500强”公司做过变革咨询。他在从事质量管理和咨询事业之前,曾任职于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并创建了“国际能量机器公司”(IPM)。他还撰写了《精益六西格玛》、《美国人能够竞争》等著作。 《精益六西格玛服务》主要介绍了精益六西格玛在服务领域的应用,全书包括运用精益六西格玛在服务领域取得战略性优势、在服务型组织展开精益六西格玛、改进服务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实际案例,包括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第一银行、斯坦福医院等。 在国内服务行业,运用精益六西格玛的组织较少。该书作为我国第一部精益六西格玛在服务领域应用的译著,将推动精益六西格玛在我国服务行业的推广和应用。本刊将分期从《精益六西格玛服务》中节选有关案例的内容连续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我国发电企业在内外部环境和企业发展的压力下,可以采纳精益管理的方式,使企业提高效率、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经营业绩.本文针对发电企业特点主张推行精益管理,倡导要以价值流程为中心,“从管理结构到流程、再从流程到制度”这三个层面进行系统性思考.同时要从企业文化构建的宏观层次及质量统计控制技术的微观层次加以保障,从而提升发电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8.
蔡兵科 《物流科技》2010,33(4):125-126
六西格玛管理和精益生产都是先进的两种企业管理理念。深刻理解六西格玛和精益生产的管理思想是有效实施这两种管理方法的前提基础。通过分析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异同点和理论基础,在企业中整合应用六西格玛和精益生产.以达到1+1〉2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精益六西格玛在装备维修保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渊  曹孟谊  邰海军 《价值工程》2010,29(11):67-68
我军装备保障体制中存在保障力量不足和高新技术装备维修效率不高的情况。精益六西格玛采用"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流程,并在实施中加入了精益的哲理、方法和工具,通过对流程的分析与改进能显著提高质量和效率,本文对精益六西格玛在装备维修保障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研究,能够减少装备维修过程中的浪费与变异,从而提高装备维修效率,保障作战(训练)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0.
当前精益六西格玛管理(Lean Six Sigma,缩写为LSS)在中国大范围地推广和实施,大部分组织在实施过程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包括财务收益和技术层面的收益等)。也有些组织只是把精益六西格玛方法的应用聚焦在当前推进的精益六西格玛项目,而没有把推进的重点放在长远目标上——让精益六西格玛成为组织中人员改进和创新的固有思维方式和原则、成为组织的管理哲学。  相似文献   

11.
当前精益六西格玛管理(Lean Six Sigma,缩写为LSS)在中国大范围地推广和实施,大部分组织在实施过程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包括财务收益和技术层面的收益等)。也有些组织只是把精益六西格玛方法的应用聚焦在当前推进的精益六西格玛项目,而没有把推进的重点放在长远目标上——让精益六西格玛成为组织中人员改进和创新的固有思维方式和原则、成为组织的管理哲学。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企业推进六西格玛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芬 《上海质量》2003,(11):11-14
二十一世纪是质量的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依靠质量取胜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只有努力追求卓越,不断提高质量竞争力才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从国际质量管理的发展潮流和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实际状况来看,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六西格玛;从我国企业推行六西格玛的历程来看,中国企业可以成功实施六西格玛;从我国企业的历史使命来看,中国企业应当有效拓展六西格玛.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质量》2012,(3):45
近年来,精益六西格玛作为一种集成了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管理两大重要管理理论和技术的改进方法论,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并采用。通过运用精益六西格玛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减少浪费和消除质量波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质量》2012,(4):91
近年来,精益六西格玛作为一种集成了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管理两大重要管理理论和技术的改进方法论,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并采用。通过运用精益六西格玛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减少浪费和消除质量波动。为满足企业管理需要,中国质量协会于2012年4月举办精益六西格玛黑带培训,培训采取"课堂授课+项目辅导"的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中国质量协会倡导下,大中型企业普遍推行精益六西格玛.这种西方舶来的管理方法是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管理的结合产物,其本质是优化流程、细化操作、追求卓越.鉴于管理依附性影响,其实施效果往往在企业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价不一,亟待审计单位出具权威意见,统一认识,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本文结合徐工集团做法,就精益六西格玛项目审计评估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精益六西格玛服务质量的含义、基本原理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实现途径的研究.结合服务业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的案例。阐述了精益六西格玛服务实现的威功的要素.包括围绕组织的战略建立精益六西格玛服务的规划、项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精益生产理论与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最终目标、应用领域、业务管理等方面有诸多相通之处,可相互借鉴、相得益彰。精益六西格物流即精益思想与六西格玛管理相互融合后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其致力于消除供应链网络中的一切浪费,追求尽善尽美。文章在对精益生产理论与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进行简析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并对精益六西格玛物流的实施过程、应用工具及实施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裴小兵  胡伟 《价值工程》2016,(5):235-237
TOC以发现约束、分析约束、解决约束从而提高系统绩效。精益方法关注于减少浪费、优化流程和降低成本。而六西格玛旨在消除变异、稳定流程、获得顾客满意和最终显著提高绩效。三者本质上都是旨在实现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存在互补优势。为此,本文在精益六西格玛一般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TOC的改善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产品SN的生产系统优化为例,以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上海质量》2007,(5):38-41
《精益六西格玛服务》是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六西格玛管理丛书”翻译系列的一部新作,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在全国出版发行。 《精益六西格玛服务》主要介绍了精益六西格玛在服务领域的应用。本刊分期从该书中节选有关案例的内容连续刊载,本篇是连续刊载的第四篇。  相似文献   

20.
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的融合——精益六西格玛探索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的比较分析,我们认为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具有很强的优势互补性:没有六西格玛水平的质量保证,单靠精益生产无法从根本上加快过程速度、减少生产周期,而没有通过精益生产消除非增值流程,减少缺陷机会.则无法真正实现六西格玛质量水平。因此,将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进行有机整合,建立精益六西格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体系,协调运用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两套工具,有助于在消除过程浪费、减少过程波动的同时.加快过程速度,提高质量水平,从而真正实现利润最大化和顾客满意的双赢目的,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