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李向波 《开发研究》2005,(6):87-88,103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结合建立数学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判,以提供对不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分析,为有效制定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具备核心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拟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丰台科技园区374家高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首先,在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因素的基础上,运用无纲量化处理指标均值,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标准离差法对各指标赋权重,其次,构建了评价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具体分析了各指标的影响权重和不同领域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别。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的相关结论为企业的管理层改善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国家推动高新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一  张明  王素娟 《科技和产业》2014,(2):74-78,135
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具备核心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拟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丰台科技园区374家高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首先,在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因素的基础上,运用无纲量化处理指标均值,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标准离差法对各指标赋权重,其次,构建了评价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具体分析了各指标的影响权重和不同领域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别.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的相关结论为企业的管理层改善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国家推动高新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政  刘韬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2):154-156
文章提出了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显示突变级数法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该模型不需要计算任何指标权重,只根据评价指标闻的内在逻辑关系对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从而避免了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资源型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经济转型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山西省2000年—2013年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熵权法对其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转型绩效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转型绩效存在较强相关性,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深技术创新扩散程度等方面提出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资源型地区成功实现经济转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和动力是国家科技竞争力,而形成国家科技竞争力的主体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因而,评价和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来说,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建立太阳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采用FAHP方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利用加权模糊逻辑推理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7.
基于AHP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灰色关联度的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企业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动力引擎。技术创新能力是衡量高技术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依据,是实现企业成长、成熟的重要依托。高技术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等特点,是我国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代表我国区域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先导产业。首先,从技术创新入手,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灰靶理论计算出1998年-2012年的靶心度和指标贡献度。研究发现,西南地区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协调。高技术企业的企业数量与科研机构的研究与开发人员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31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并得出结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技术创新效率,其次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能力。我国各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弱不同,从强到弱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此研究为各区域提高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知识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知识生产能力、创新人员能力、创新文化支持能力和知识营销能力五部分,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同时,基于基尼系数的原理引入指标均衡度概念和计算公式,对评价模型进行修正,使各指标评价值的均  相似文献   

11.
以2012年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数据为样本,构建了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取两个公共因子:技术创新投入因子和技术创新产出因子,对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企业办科技机构数、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对创新投入因子的贡献最大;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因子得分以及总得分上排名前三;股份合作企业与联营企业产出因子排名和总排名均处于最后两位。  相似文献   

12.
我国智能建筑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桦  赵雪勤 《改革与战略》2011,27(6):147-150
智能建筑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技术群体。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专业人员素质、智能建筑企业从业人员和产品市场准入与市场监管等因素制约了智能建筑企业的发展。文章认为,现阶段促进我国智能建筑企业成长的主要途径是: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并提高其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开展合作创新,增强技术扩散能力;改进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完善市场准入与监管制度,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3.
企业若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不断从外界获得各种资源,进而帮助企业开展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创新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步。企业网络中的成员随着企业网络的发展,在这个环境中不断加强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在某种意义上也促进了企业各方面的创新。从现实出发构建了企业的网络关系强度、组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三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模型,并以河南省平顶山市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了以上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企业的网络关系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呈正相关,与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的关系也是正向的;组织学习能力在企业网络强度和技术创新能力两者之间扮演着不完全中介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更是一个行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技术壁垒的设置、破解与跨越,实质上是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深度较量。在贸易摩擦日趋升级的环境里,在综合国力竞争愈来愈体现为科技竞争的新形势下,以外向型为主的福建企业,应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是跨越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最强有力的利器。  相似文献   

15.
目前,技术创新已成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亟需提升。为改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状况,从改进技术创新理念等五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钱野 《科技和产业》2011,11(11):10-13
对杭州市重点医药企业近几年的技术创新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从科技人才、科技经费投入、新产品研究开发、专利保护等方面分析了医药产业创新现状[1],指出产业创新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提升杭州医药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唐艳 《特区经济》2012,(10):264-266
人力资本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样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依赖于该企业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同质性变量无显著的相关性关系,更多的依赖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变量。论文通过对贵州企业科技自主创新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计量分析,为以上结论提供了经验的证明。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创新投入,而承担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根据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划分,即分别为货币资本层、人力资本层、社会资本层,系统地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所涵盖的三个层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分层影响着企业创新投入。其中,货币资本层社会责任和人力资本层社会责任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正效应,而社会资本层社会责任则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了负效应。总体而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仍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的提升。进一步对变量进行相对重要性分析发现,对于中小规模企业,人力资本层社会责任的履行是最为重要的,企业员工因素是企业创新投入提升的核心推动力。另外两个层面的社会责任履行,对于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要弱于人力资本层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