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商标翻译的顺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燕燕 《时代经贸》2006,4(12):155-155,157
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即语用学的顺应理论探讨商标翻译,总结了在顺应论下商标翻译的特点及实现,为顺应理论应用于商标翻译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使用者按照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翻译过程是以交际成功为目的所进行的语言转换过程,这就要求译者对语言的选择有自己的见解和自己的技巧以成就最好的译文.本文希望通过几个例子研究龚志成在 《蝇王》 翻译上的所采用的技巧和策略,探讨他译文中的顺应现象.  相似文献   

3.
顺应论,以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来考察语言使用,揭示了语言使用的本质特征。从顺应论的角度探讨了广告语言和广告翻译中的顺应性解释及顺应性对它们的启示,不论是广告语言还是广告翻译都必须做出各种语境才能达到的广告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笔者旨在通过介绍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概要地指出语境顺应、结构顺应和心理意识顺应这三个方面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翻译理论存有不少相同或相似之处。中国译论历来强调翻译理论的实用价值,强调翻译经验的规范作用,强调译者对翻译之道的心灵感悟;西方译论传统则强调翻译理论的条理性和系统性,强调对于翻译过程的理性归纳、描述以及翻译概念的不断更新。中西思维方式和中西文化的不同是中西译论传统相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广告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各国间经济活动的交流更加的频繁。因此,广告翻译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怎样使翻译后的广告能为译入语受众所接受并能获得与原语受众同样的心理体验,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研究。文章将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引入广告翻译的研究中,结合具体的广告翻译实例,着重论述了广告翻译过程中对受众物理世界的顺应。从而得出,在广告翻译创作的过程当中,充分考虑和顺应广告受众的物理世界将会极大地促进广告功能的发挥,更好地实现广告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翻译研究领域从语言研究层面进入文化研究层面的时期,文化学派为翻译研究带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春风",为翻译学的发展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与此同时,代表语言研究学派的翻译归结论认为文化派脱离了文本,极大限度的挑战了传统翻译价值观.该文从阐释学角度针对归结论对"文化派"的翻译观摈弃一切制约翻译行为的规范的误解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名词化是科技英语的一个重要语言现象,但从顺应论视角对其进行研究的不多。结合诸多例证,从语境顺应的角度分析科技英语中大量使用名词化的原因。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是客观顺应科技语体特征,主观顺应作者和读者心理状态的一种语言策略。  相似文献   

9.
语言使用过程的实质是语言模因在动态的交际过程中相互竞争、一相互选择、相互顺应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是积淀于人们大脑之中的语言模因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程式性模因。简单地回顾国内以模因论为视角对语用学的研究情况,然后以国内外模因论研究成果为依据,分析模因论中模因与模因之间的对话以及对话的结果所形成的程式性模因,最后从礼貌语言的程式性模因论证语言使用中的程式性模因。  相似文献   

10.
词典是翻译工作的必备工具,在词语理解与翻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翻译实践者对于词典的使用,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误区。翻译适应选择论指出,翻译即“适应”与“选择”,最佳翻译即“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从生态翻译学观点看,“hereditary stupidity”的汉译,需要译者在词语翻译过程中遵循“适应/选择”原则,合理、有效地发挥词典作用,达到最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才能得到准确真实的译文。  相似文献   

11.
陈丹  王伦 《经济研究导刊》2012,(33):277-278
传统译论长期忽视译者的身份及其主体性,译者的价值和功能被长期遮蔽,译者文化地位被边缘化。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译者主体性问题得到重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则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对翻译、忠实及译者主体性进行了重新阐释,并认可与鼓励女性主义译者在意义生产过程中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女性主义翻译强调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其视角独特、新颖,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独具贡献。  相似文献   

12.
商标词的文化意象是商标词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标词的翻译过程中应尊重和顺应目的语文化,以“目的论”为指导适当处理商标词的文化意象;结合翻译实践提出了文化意象的六种移植路径:归化、异化、复制、补偿、转换、替换。  相似文献   

13.
傅东华的<飘>译本(以下简称傅译)中存在种种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偏离现象,因此,长期以来傅译在研究界饱受批判,但在读者群中却大获好评.本文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探讨了傅译中的偏离现象,认为这些偏离恰恰顺应了当时特殊的交际语境,从而对傅译做出了更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汉语成语英译的语用等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用学可以用来研究翻译,语用翻译的核心是语用等效。语用等效翻译论认为,翻译就是译意,即要译出原作的意图、语用用意,使译读获得与原读相同的感受。本从语用等效的角度探讨了汉语成语翻译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文本类型和目的论的三大法则出发探讨了把目的论应用于林业科技翻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德国的目的论以翻译目的为核心,摆脱等效论的束缚,有利于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林业科技文献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金贵 《新经济》2022,(9):56-60
本文把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从商品流通的视角考察葛浩文与相关参与者采用多样化的翻译生产模式顺应了多元化的读者市场,取得了原文真意与读者需求的平衡,实现了翻译出版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翻译产品在商品流通中既具有一般商品的共同属性,又拥有文化商品的独特性,这种双重特性为中国文学海外出版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评估性翻译能力强调的是译者对译文进行评估、反思、总结的能力,是译后行为,体现了译者的翻译理论知识和翻译实践能力.本文提出在翻译教学中加强学生评估性翻译能力的教学的思路,并以当地革命历史纪念馆解说词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对已有译文从词汇、句子、语篇和文体等多层次进行改进,达到提升学生们翻译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目的是,坚决反对在文学作品中将女性置于社会下层,并将翻译附属于文学的哲学传统。为此,女性主义必须探讨翻译是如何被"女性化"的过程,解构以结构主义为基础的传统译论以及构成其哲学基础的性别逻辑,因此对翻译的性别角色,对规定性的"忠实"伦理以及语言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9.
赵娟 《时代经贸》2012,(4):63-64
关联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并就此为翻译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框架。基于应用翻译具有信息性、劝导性、和匿名性的特点,本文应用关联理论的相关原理,指出在应用翻译过程中,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应利用自己认知语境的各种信息知识推导出原文的暗含意义或交际意图,找出语境和信息的最佳关联获得相应的语境效果,再以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期待为准则,对译文进行最佳关联的取舍,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关联,实现应用翻译传递信息的目的。就此本文提出了应用翻译的一些翻译策略,如替换,改译,增译,补译,摘译或将信息重组等方法,以实现译文和交际目的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萃,更是文化的结晶,含有丰富的意象和形象词,因而诗歌翻译自然体现两种文化因子的转换,即文化转基因。本文立足于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美论",试从其译作《登高》中洞悉诗歌翻译中的"文化转基因"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