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政府性债券发行,适应了现代市场经济,顺应了经济发展规律,有利于地方财政筹措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帮助早日走出经济增长低谷,对国民经 相似文献
2.
一、客观分析债务成因,确定审计工作思路(一)财政体制改革滞后是地方政府举债根源1、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划分不合理。由于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不彻底,导致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对称,造成了地方财力紧张,加剧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扩张。当地方政府无法在体制内找到收支缺口的弥补途径时,于是转向体制 相似文献
3.
4.
政府性债务是经过多年形成的,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和资产与负债的相互关系看,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性债务(即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主要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预算单位作为债务人,按照协议、合同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举借或合法担保以及在特定条件下需由政府偿还的内外债务。为保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通过举借债务,有效缓解了资金需求矛盾,加快了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由于大量举债也带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环境,各级地方政府采取不同形式,从不同渠道举债融资,这些债务资金对于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证民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融资主体各自为政、融资渠道八仙过海、 相似文献
7.
8.
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性债务如同一把双刃剑在适度负债、统筹安排,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政府负债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为社会积累更多的公共财富。但在负债过度、管理失控、违规融资的情况下,政府性债务将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各级地方政府逐渐成立地方融资平台以进行举债融资,然而部分地方暴露出举债过度等问题。政府审计作为国家监督和约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有力工具,能有效揭示违规举债问题,监督平台运行,防止风险累积。从政府审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现状,阐述债务审计的意义及关键点,深入研究目前债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防范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加强对平台的审计监督提供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财政分权为切入点,构建一个决定地方政府债务的制度解释框架。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对预算外收入的依赖;政治集权激励了地方政府官员举债发展经济,并形成和固化了地方经济增长,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依赖政府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官员任期制使地方政府普遍存在预算软约束。可见,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具有大规模举债的内在激励,同时,投资导向的经济刺激政策、银行赋予地方政府较高的信用评级以及地方政府举债的制度创新,加速了地方政府负债规模的攀升。促使地方政府债务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如下:改变目前中央和地方\"事权财权\"不对等的财政分权格局;转变依赖政府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完善官员考评机制;对银行向地方政府贷款实行总量控制,并且实行更加谨慎的审查和贷款原则;开辟地方政府合法举债的渠道,控制规模;建立规范、完善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财政预算,公开接收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1.
本文界定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内涵及种类,揭示了审计发现的地方政府所属单位和部门及融资性平台公司或机构在债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政府性债务是以政府的名义向社会以及外国政府等组织举借或者担保举借的债务,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保证,也可以看做是地方政府为了履行职能的需要。地方政府性债务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集中承担社会公共风险的体现。政府性债务规模过大或管理不当,将对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地方财政的债务风险也随之扩大,所以应谨慎举债、科学管理。笔者通过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就如何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做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4.
15.
当前,地方债务融资平台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应当注意到融资平台自身潜在的财务风险。本文围绕地方债务融资平台的财务风险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在研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债务相关概念和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债务潜在的风险,探讨了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的可行性及路径,并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存在融资平台过多过滥、资本不足、“借用管还”没有“落地”、监管缺位投资失控等问题,建议地方政府要认真加强地方债务的管理,全面评估偿还债务的能力,抓紧规范资金使用的行为,积极化解财政金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陈其华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0)
地方政府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司等为公益性(基础性)项目建设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形成的债务,以及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为竞争性项目建设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形成的债务。 相似文献
20.
从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信贷投放的增长异常迅猛,仅2009年上半年的信贷投放就高达7.37万亿元,快速增长的货币信贷导致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出现。在高速信贷投放的主体中,各地方政府纷纷融资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由于地方财政或政府信用对融资平台债务实行变相担保等各种体制性原因,实质性上已经构成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及或有负债,导致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加剧。因此,本文在说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现状的基础上对债务风险加剧的成因及危害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防范债务风险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