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要高产,施肥最关键,现将水稻高产施肥原则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基本原则 重施化肥,配合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改良培肥土壤的效果十分显著,能提高土壤有机质贮量,改善土壤有机质组成,增加土壤中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加强土壤的保肥性和供肥性,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水分状况.  相似文献   

2.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棕壤不同组分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站土样为材料,对长期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施化肥有利于提高棕壤有机碳含量,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差异显著,高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含量最高,长期施用化肥降低了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显...  相似文献   

3.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不同组分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国家黑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监测基地"土样为材料,对长期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施化肥有利于提高黑土有机碳含量,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差异显著,高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含量最高,长期施用化肥降低了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显著提高黑土有机碳含量。  相似文献   

4.
《江苏农村经济》2009,(8):47-47
与有机肥料相比,化学肥料所含养分较高,由于有效成分含量高,因而体积小,运输和施用都较方便,但一次用量不能太多,否则会造成肥料和农产品的损失;除少数品种外,化肥大多易溶于水,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是速效性肥料,但易潮解结成硬块,引起养分的损失或施用的不便;同时有的化肥所含副成分对土壤和作物可产生不良影响,而且有的化肥如硫酸铵在作物生长期单独使用可造成土壤板结;另外,施化肥过多还可能导致环境的污染。所以施用化肥,要根据化肥性质,结合其他作物生长条件如气候、土壤等合理施用。  相似文献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肥料使用状况调查、肥料田间试验和土壤测试化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使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正面作用最大化,同时又使化肥对农业生产的负面效应最小化的最佳途径,也是现阶段建立科学施肥体系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6.
随着水稻产量的逐年提高,化肥使用量也逐渐增加,施肥成为提高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显得尤为重要,施肥不足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而过量施肥不但增加成本投入,还会严重污染环境,造成土壤板结和富营养化的现象。为筛选出适宜的水稻施肥技术,于2019年开展了水稻“3414”肥效试验以求达到平衡施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微生物菌剂对大田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讨土壤中酶活性变化特征,设置了不施肥(CK)、单施化肥(F)、微生物菌剂+化肥(FM225)三个不同的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薯块膨大期的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施用黑沃土微酸性微生物菌剂能促进马铃薯生长,相较于单施化肥,马铃薯株高以...  相似文献   

8.
恩肥恩肥俗称土壤营养精 ,是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的长效复合肥料。恩肥的主要功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可改良土壤、提高地力、肥效持久、疏松土壤、改善结构 ,渗水性和保水性加强 ,再加上微量元素的补充 ,土壤营养物的平衡可得到改善和恢复 ,地力可迅速改善 ,增产效果明显。特别是蘑菇、平菇等 ,增产效果更为明显。由于恩肥增加了化肥的吸收 ,减少了残存和浪费 ,从而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 ,降低了成本 ,也可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化肥 ,所造成的土壤板结。增强作物的抗病抗灾能力 ,提高全菌率和缩短作物生长周期 ,还可减少倒伏现象。恩肥的施用方法比…  相似文献   

9.
施肥是农作物增产增收的重要技术手段。化肥的施用能够补充农作物生长所需而土壤不能充足供应的矿物质元素,但是目前普遍存在农作物施肥不科学的问题。分析了我国目前农作物施肥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许多农民在施用化肥时,基本不考虑耕地土壤酸碱性,也不考虑化肥的酸碱性,只考虑化肥的养分含量和氮磷钾养分配比,导致施肥效果不佳。其实,掌握肥料的酸碱性,对合理施肥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产是利用绿色植物进行能量转换的物质循环过程,化肥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粮食,是提高单产的物质基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粮食产量的提高,其中靠单产的提高占78%,而在提高单产中,化肥的增产作用占40%-70%。即化肥在提高产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施肥现状目前,化肥的使用已相当普及。但由于有些农民没有掌握科学的施肥技术,只重视化肥施用,而忽视了有机肥的施用,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调;只注重大量营养元素,忽视微量元素,长期大量滥施单一化肥,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还严重污染了河流等水源。不仅如此,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一些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对承包的责任田内氮、磷、钾等元素含量及土壤酸碱度不甚了解,从而盲目施用化肥,人为地造成"肥害"。究其根源:一是受传统用肥观念的束缚。认为"种田不论氮、磷、钾,有肥就能长庄稼"。迷信高档化肥、进口化肥而轻视农家肥。二是农村普遍缺乏专门的土壤科技人才。农村中懂得测土配方施肥的人很少,有的虽略知一二,但缺乏必要的测土设备,又很少有人从事农田施肥研究,对农民施肥缺乏科学引导。三是缺乏专业科学施肥服务指导机  相似文献   

13.
一、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诸多因素 现在上海的农业生态环境,除了发展乡村工业外源型污染以外,内源型污染也有几种。 (一)过量使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上海化肥使用量从60年代平均年亩施量不足25公斤,现已超过150公斤,使用过量的化肥,对环境至少有四方面的影响。 一是对土壤的影响:过量施用化肥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破坏团粒结构和土壤营养元素的平衡,造成土壤板结,报酬递减,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小农户施肥"过量"是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小农户施肥是否真的"不理性"和"过量",粮食规模经营户施肥量和施肥行为是否与小农户有明显差异。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测算并比较了普通户与规模户的化肥施用量差异,阐释了规模户和普通户化肥施用行为决策的异质性和合理性。与假设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化肥最优施用量相比,我国玉米普通种植户实际施肥偏离经济最优水平程度较大,即化肥施用偏离度较大**,而规模经营户实际施肥量偏离度较小。规模户玉米施肥每亩59.8公斤,偏离率为10.3%;普通户施肥每亩65.8公斤,偏离率为41.2%。研究认为,普通户化肥施用偏离经济最优水平是其追求家庭效用最大化的理性决策,学界认为普通户化肥施用"过量"和"不理性"是因为假设普通户以利润最大化为决策目标。规模户的化肥施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最优水平,是其在对土壤肥力认知信息不充分条件下规避风险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区地处川中丘陵,有耕地815万亩,其中稻田300万亩.土壤多系紫色土,发育浅;有机质多在2%以下,养份贫瘠,全氮在0.15%,速效磷在10PPm以下;结构差,保肥供肥能力弱.过去由于施肥水平低,施用不合理,农业发展缓慢.1977年以后,广开有机肥源,增加化肥用量,努力提高施肥水平,并狠抓合理施用氮、磷肥,增施微量元素肥料,改进施肥方法,充分发挥肥料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业持续增产.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营管理》2009,(3):F0004-F0004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徽元量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对奶牛粪肥的消纳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粪便富含植物营养物质,制作粪肥还田对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以及解决牛场环境污染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设计了空白(CK)、习惯施肥(NPK)和不同粪肥量M30、M60、M120、M240处理,开展不同施肥模式对小麦玉米产量、土壤肥力及硝态氮残留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施用两年粪肥后,粪肥施用量较高的M120、M240处理小麦玉米籽粒产量、秸秆产量、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NPK处理;施用粪肥均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的含量。施用粪肥与常规施肥相比,在0~200cm的土壤剖面上NO~-_3-N分布特征完全不同,施用粪肥各处理土壤NO~-_3-N除在耕层含量较高外,耕层以下含量均较低,且差异较小。0~200cm土壤剖面NO~-_3-N累积量随着粪肥的增加而增加,6月份0~200cm粪肥各处理NO~-_3-N累积量均低于NPK处理,10月份NO~-_3-N累积量M240处理高于NPK处理,表现出过量施用粪肥造成NO~-_3-N大量累积。  相似文献   

18.
近来大中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老菜田逐渐减少,新菜田不断扩大,蔬菜施肥的种类和水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地区有机肥料施用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却日益增加,且品种单一,重氮肥轻磷肥、钾肥,化肥的利用率较低等现象。这些因素致使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缓冲性能力变差,蔬菜作物得不到足够的养分,造成蔬菜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现将蔬菜生产中肥料的施用技术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采用什么样的施肥方法,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是个关键问题。如果施肥不当,不但造成浪费,而且会降低肥效减少收益。因此,科学合理的施肥才是提高施肥效益、增加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一、有机肥和化学肥料配合施用。有机肥养分齐全、肥效持久;化肥肥料养分单一,但含量高,见效快。两者配合使用能取长补短,提高肥效。据试验,家畜圈肥与碳铵、过磷酸钙、硫酸钾配合使用,比单施等量化肥增产10% 以上。  相似文献   

20.
在我省农业生产中,生产费用逐年增大,生产成本越来越高,经济效果越来越低。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化肥用量过大,施用方法不当,施用不合理。这方面的问题,在水稻生产中,尤为突出。辽宁省盐碱地研究所土肥研究室,多年来在大洼县对杂交粳稻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增产效果的试验。试验结果,一方面表明“采用铺肥、两次蘖肥和穗肥”的四次施肥法(以下简称四次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