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加快的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趋势的加强,一方面给全球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增长动力,但另一方面,投机性资本成为对全球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素,使全球金融体系反而变得更加脆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资本市场不断震荡下跌就是例证。为什么国际资本流动有如此大的破坏力?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2002年以来国际资本流动呈现的新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全球经济已经在许多方面发出警告,过剩资金的全球过度性流动已经威胁到世界经济的秩序。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们要特别警惕全球流动性过剩输入中国。[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郑杨 《中国外汇》2007,(5):16-17
近十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加快的背景下,全球资本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更趋复杂。大量、持续的资本流人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济增长的动力,但也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传递,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安全构成潜在威胁。2006年11月,英国在Wilton Park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资本流动和市场安全国际研讨会",来自各国金融主管当局和国际金融机构的60多位专家就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中心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枢纽,既可聚集大量国际金融资源,又可促进国际资本流动,在一国乃至全球经济金融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金融中心的变迁与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密切相关。当前国际金融中心的布局正朝着均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未来有望形成“三足鼎立”“全面开花”的新型格局。  相似文献   

5.
在未来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过程当中,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着国际金融资本转移、人民币升值等重大机遇,但监管体系欠发达、资本市场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也将制约着这些机遇的利用。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可以从提升消费率、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提高产业重组效率、改善宏观调控等多方面增强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能力。因此,我国应该通过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做强资本市场产业基础等措施,确保我国资本市场牢牢抓住全球经济失衡带来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6.
程慧 《金融博览》2006,(8):25-25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在未来30年内,全球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景象可能会逐步消退,不会对全球经济增长带来重大冲击。  相似文献   

7.
蔡亮 《云南金融》2009,(6):29-29
2009年开年,中国A股市场一直走出了一轮反弹行情。截至5月初,上证综指已然上涨逾50%。问题是。在全球经济深陷衰退泥沼、中国经济复苏趋势未明的前提下,中国A股市场本轮的反弹行情终将有完结的一日。对此,我们理应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林采宜 《金卡工程》2006,10(4):30-3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银行卡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 了解国际银行卡产业发展动态,掌握国际银行卡产业发展趋势对国内发卡机构越来越重要。本刊将陆续介绍《国际银行卡市场研究报告(2005)》中的重要内容,本期选自第一章,全面分析了全球银行卡市场的整体情况。  相似文献   

9.
罗堃 《西南金融》2007,(2):30-3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加快,储蓄和投资以及贸易收支和资本流动格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经常项目收支、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储蓄与投资关系的不平衡状况加剧,形成了全球经济失衡的格局,从而也成为国内外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了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成因;并建议在面对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蕴藏的风险时,中国应坚定扩大国内需求,增强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政策协调,以雏护世界经济的稳定,营造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新疆金融》2013,(6):24-37
<正>欧债危机在欧元区内部逐步由债务危机转化为经济危机,影响欧元区经济增长,同时也通过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国际贸易等渠道传导至欧元区以外的国家,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欧债危机使得全球贸易陷人低迷,失业率上升,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与此同时,欧债危机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和国际资本流动出现震荡,一方面,欧债危机转化为债务危机,对信用衍生产品造成了严重影响,并对全球银行业系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欧债危机导致全球资本流动规模收缩,直接投资流向新兴经济体,证券投资流向发达经济体。目前,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全球经济复苏依然步履维艰,全球经济  相似文献   

11.
《国际融资》2014,(4):16-18
近年来,被中国政府和企业寄予厚望的新能源行业接连遭受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的”双反”调查,使得中国光伏产品在欧美市场丧失了价格优势,在此大背景下,中国并购市场却依然活跃,行业整合呈现加速迹象,其中新能源行业的并购备受各方关注。请看汉鼎咨询深度分析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呈现出了经济复苏疲软的迹象,根据联合国于2013年12月18日发布的《2013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我们了解到,全球经济有再次进入衰退的风险,数据显示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出现了大幅下滑,预计未来两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会持续乏力。  相似文献   

12.
张鸿 《理财》2011,(12)
自7月份以来,随着标普降低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事件的发生,全球市场开始进入“后美债危机”时代。其代表性的事件之一便是全球资本市场信心缺失,股市恐慌性暴跌,大宗商品市场同样如此。而其背景则是全球经济增长减缓甚至停滞,衰退风险高涨,欧债危机等类似标普评级降低的黑天鹅事件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无论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还是美国实体经济的变化来看,次贷危机的影响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小视。对于正处于经济繁盛期的我国来说,这一场危机为我们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应从中找出有益于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张驰 《中国金融》2005,(5):40-40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我们习惯简称它为美联储.经常被看作世界上最有权力的机构.至少在全球的经济圈里大家都这么认为;毋庸置疑.美联储所作的每一项货币政策决策都能对全球金融市场乃至全球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悦华 《国际融资》2001,(8):32-3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本流动的国际化,国际金融市场活动内容以及组织形式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作为国际中长期融资筹措措施之一,国际证券市场,在全球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经济的到来,促进了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两者互为交融,互为促进.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中期,世界银行发布报告称,过去几年是全球经济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然而,风云突变,全球金融市场陷入连绵动荡,导致与其紧密联系的实体经济问题缠身。全球投资者溯本清源地追问,发现风暴肇始于美国房地产市场下滑带来的信贷市场危机。  相似文献   

17.
当史无前例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金融市场,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全球经济也将面临日益严重且可能是长期的衰退。随着外围经济的衰退,中国出口开始下滑,与此同时金融和房地产市场相继受挫。很明显,在其他经济体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中国难以独善其身。在过去的六个月中,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已经感受到了经济放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是华尔街之殇,始发于美国次贷市场的危机席卷整个华尔街,并扩散到全球市场,带来巨大损失。接踵而来的2009年,是中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元年。中国需要发展创新经济,走出蹦氐端制造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如何吸取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教训,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回首刚刚过去的2007年,全球房地产市场普遍降温,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经济减速迹象明显,发展中国家通胀压力明显上升,全球股市、债市、汇市、期市跌宕起伏……在此背景之下,全球经济在高速增长中调整,增长格局出现分化:美国大幅放缓,欧盟平稳过渡,日本再现疲态,新兴市场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12年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外汇市场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过去的2011年中,全球市场经历了一次从高到低的小规模过山车。然而,2012年全球经济仍然稳步复苏。各个经济组织对2012年的总体经济预期持有乐观态度,普遍认为2012年经济将保持增长并超过2011年增速。随着欧元区财政联合协定的达成,欧盟内部对未来擅自采取激进财政政策国家的处罚逐步达成共识。欧债危机也将逐渐淡出市场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