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经界》2005,(8)
去年,发生了全国22个省市的电力供应短缺,好不容易摆脱“非典”灾难的中国经济再次响起了警报,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也受到了严重干扰。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有24个省级电网拉闸限电,比去年全年拉闸限电的省级电网还多两个。面对眼前的夏季用电高峰,今年供电形势比去年更加严峻,今年将是近几年电力缺口最大的一年,全国预计缺电高达3000万千瓦时左右。就在三四年前,业界还普遍认为中国电力过剩。似乎一夜之间电力供需的平衡就被打破,从“多”到“缺”再到“荒”的变化之快让人无所适从。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电荒”的局面?“电荒”的背后又有哪些值得深思的地方呢?  相似文献   

2.
进入7月份以来,华东、华中、华南出现持续高温暑天气,用电负荷接连创历史新高。华北地区,京津唐电网7月29日的最大负荷增至1937万千瓦,比去年最大负荷1832万千瓦增长了105万千瓦。在上海,电力缺口达40万千瓦,已有800多家企业调整厂休,错开用电高峰,300多家企业避峰让电,近千家企业被限电。江苏电网也到了极限负荷,今年夏季电力缺口将达415万千瓦。浙江成为全国拉闸限电范围最大、最严重的省。目前,内地已有19个省市采取拉闸限电措施,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面积的电荒?中国的电力改革是不是出了偏差?7月底刚出台的电价改革方案对市场有什么影响?中国电力改革将往何处去?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电力专家刘纪鹏先生。  相似文献   

3.
进入7月份以来,华东、华中、华南出现持续高温酷暑天气,用电负荷接连创历史新高。华北地区,京津唐电网7月29日的最大负荷增至1937万千瓦,比去年最大负荷1832万千瓦增长了105万千瓦。在上海,电力缺口达40万千瓦,已有800多家企业调整厂休,错开用电高峰,300多家企业避峰让电。近千家企业被限电。江苏电网也到了极限负荷。今年夏季电力缺口将达415万千瓦。浙江成为全国拉闸限电范围最大、最严重的省。目前,内地已有19个省市采取拉闸限电措施。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面积的电荒?中国的电力改革是不是出了偏差?7月底刚出台的电价改革方案对市场有什么影响?中国电力改革将往何处去?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电力专家刘纪鹏先生。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中国用电需求超出了电力系统的供应能力。全国先后有21个省份电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电力供应紧张迫使部分地区如北京、河北、河南、江苏、山西、四川、广东等采取了高峰时段限电的措施,出现了自1996年以来电力短缺的现象。有分析师称,中国电力供应很难跟上需求的增长速度,预计今年夏季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将发生大规模停电。一家能源研究机构的首席  相似文献   

5.
王文正 《浙商》2011,(11):44-47
对于中国制造企业来说,拉闸限电已经不是新鲜事。但以前多是从7月份高温季节来临之时开始拉电,像今年这样3月份就开始限电的睛况,却还是第一次碰上。  相似文献   

6.
总体上判断,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会比去年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的程度会有所减轻,但整体仍然偏紧,尤其是华东、南方和华北三个地区的矛盾会更加突出一些。从有利因素看,主要是:一是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上各地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些不合理的电力需求增长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7.
一、充分认识今年电力迎峰度夏形势的严峻性。切实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总体上判断,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会比2004年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的程度有所减轻,但整体仍然偏紧,尤其是华东、南方和华北三个地区的矛盾会更加突出一些。  相似文献   

8.
海涛 《商业文化》2004,(2):28-29
刚刚过去的冬天,又暖又寒,多年不见的”电荒”警报搅得各省(市)领导和全国五大电网负责人不得安宁。先后因.电力短缺拉闸限电的省(市)就有21个。去年夏季以来的持续缺电,已影响了很多地方的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相似文献   

9.
2005年,我国电力供应仍然紧张,河北省缺电主要集中在南部电网,而沧州为南网供电属于缺电地区,拉路限电时有发生。目前,沧州市电网供电力指标130万千瓦左右,高峰时段用电达165多万千瓦,限电达30多万千瓦,缺电形势十分严峻,拉路限电将更加频繁发生。为保证城乡居民用电和重要用户  相似文献   

10.
1、概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有电用,良好的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成为社会对供电企业要求的重要部分。在电力管理发展过程中,原来以拉闸限电为目的的负荷控制正逐渐向用电管理方向过渡,电力企业为提高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用电侧电能管理系统,对与用户直接相关的低压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低压配电网运行的情况,适时根据供电需求的增长调整电网负荷,及时发现和定位电网故障,发现异常供电和异常线损,杜绝供电隐患。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地区电网在发电不足或事故等特殊情况下,研究如何迅速、有效、准确地进行有序用电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优化了有序限电的操作流程,实现了精确定量地限电,使电网有序限电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拉闸限电的现象时常发生,严重干扰了企业的生产运营。究其原因,我国电网的高峰负荷增长很快,电网低谷负荷率逐年下降,导致峰谷差逐年拉大,造成电力系统的低效运行和整体的能源浪费。  相似文献   

13.
中国能源危机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婷 《价格月刊》2004,(2):10-12
从2003年春天就开始的电力危机,在盛夏季节达到一个短暂的高峰之后,这个阴影至今仍然挥之不去,范围涉及全国近2/3的省份,并且愈演愈烈。一些大中城市为了缓解这种局面,被迫采取拉闸限电、高峰期提高电价等办法限制用电。因而有人戏称,中国电力市场又退回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  相似文献   

14.
<正>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供应日趋紧张,峰谷差逐渐加剧,部分电网已出现拉闸限电的局面。基于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要求,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拥有调峰填谷,调频、调压、事故备用、黑启动等功能的电站,将是我国电网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末,人们对酷热的夏天中的拉闸限电尚且记忆犹新,一场电荒又不期而至。浙江、湖南、上海、福建、四川、江苏、安徽等先后21个省市拉闸限电,全国电力供需缺口达到1000万千瓦。电荒引来煤荒和油荒,多年来备受冷落的煤炭一时间变得奇货可居,价格成倍上扬;成品油特别是柴油货源紧俏,加油站无油可加。停三开四,有序用电,错峰避峰,成为一些地方的流行语;蜡烛断货,柴油限量,发电机紧缺,人们排队抢购,再一次体验短缺经济时期的久违的感觉。在“让电于民”的指导思想下,企业首当其冲,深受其苦。限电的日子,饭店闭门谢客,商场提前打烊,工厂停工停产……在缺电最严重的浙江省,全年GDP因此少增加100亿元左右。“非典”给浙江GDP造成的损失是0.3%,而“能源荒”拉的后腿高达0.6%。2003,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经济遭遇能源瓶颈。停电限电的日子,企业在积极自救。自备发电,加强管理,开源节流……一些地方夜幕降临后,店里烛光摇曳,工厂发电机轰鸣,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在此记录的,是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中国私营企业的生存状态。我们和他们一起感受停电带来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6.
"电荒"躁动     
缺电前所未有地煎熬着企业的神经.2004年全国缺电预计为3 000万千瓦时,电力短缺已经成为中国这个世界制造业基地经济发展木桶上的一块短板.各地电力部门使出浑身解数,错峰用电、拉闸限电,许多企业被迫停工.面对完不成的出口订单和高额的员工加班成本,购进发电机组以求自救成为许多企业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中国在经历SARS灾难的同时,一场能源领域的危机也慢慢逼近。先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爆发“电荒”,十六省市拉闸限电,各大电网面临多年来最严峻的供电形势(本刊曾在2003年第9期深度关注此事件,独家策划了“中国工业如何应对电力不足”专稿);甫一入冬,能源紧缺的“瓶颈”效应更一发而不可收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末,人们对酷热的夏天中的拉闸限电尚且记忆犹新,一场电荒又不期而至。浙江、湖南、上海、福建、四川、江苏、安徽等先后21个省市拉闸限电,全国电力供需缺口达到1000万千瓦。电荒引来煤荒和油荒,多年来备受冷落的煤炭一时间变得奇货可居,价格成倍上扬;成品油特别是柴油货源紧俏,加油站无油可加。停三开四,有序用电,错峰避峰,成为一些地方的流行语;蜡烛断货,柴油限量,发电机紧缺,人们排队抢购,再一次体验短缺经济时期的久违的感觉。在“让电于民”的指导思想下,企业首当其冲,深受其苦。限电的日子,饭店闭门谢客,商场提前打烊,工厂停工停产……在缺电最严重的浙江省,全年GDP因此少增加100亿元左右。“非典”给浙江GDP造成的损失是0.3%,而“能源荒”拉的后腿高达0.6%。2003,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经济遭遇能源瓶颈。停电限电的日子,企业在积极自救。自备发电,加强管理,开源节流……一些地方夜幕降临后,店里烛光摇曳,工厂发电机轰鸣,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在此记录的,是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中国私营企业的生存状态。我们和他们一起感受停电带来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末,人们对酷热的夏天中的拉闸限电尚且记忆犹新,一场电荒又不期而至。浙江、湖南、上海、福建、四川、江苏、安徽等先后21个省市拉闸限电,全国电力供需缺口达到1000万千瓦。电荒引来煤荒和油荒,多年来备受冷落的煤炭一时间变得奇货可居,价格成倍上扬;成品油特别是柴油货源紧俏,加油站无油可加。停三开四,有序用电,错峰避峰,成为一些地方的流行语;蜡烛断货,柴油限量,发电机紧缺,人们排队抢购,再一次体验短缺经济时期的久违的感觉。在“让电于民”的指导思想下,企业首当其冲,深受其苦。限电的日子,饭店闭门谢客,商场提前打烊,工厂停工停产……在缺电最严重的浙江省,全年GDP因此少增加100亿元左右。“非典”给浙江GDP造成的损失是0.3%,而“能源荒”拉的后腿高达0.6%。2003,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经济遭遇能源瓶颈。停电限电的日子,企业在积极自救。自备发电,加强管理,开源节流……一些地方夜幕降临后,店里烛光摇曳,工厂发电机轰鸣,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在此记录的,是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中国私营企业的生存状态。我们和他们一起感受停电带来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末,人们对酷热的夏天中的拉闸限电尚且记忆犹新,一场电荒又不期而至。浙江、湖南、上海、福建、四川、江苏、安徽等先后21个省市拉闸限电,全国电力供需缺口达到1000万千瓦。电荒引来煤荒和油荒,多年来备受冷落的煤炭一时间变得奇货可居,价格成倍上扬;成品油特别是柴油货源紧俏,加油站无油可加。停三开四,有序用电,错峰避峰,成为一些地方的流行语;蜡烛断货,柴油限量,发电机紧缺,人们排队抢购,再一次体验短缺经济时期的久违的感觉。在“让电于民”的指导思想下,企业首当其冲,深受其苦。限电的日子,饭店闭门谢客,商场提前打烊,工厂停工停产……在缺电最严重的浙江省,全年GDP因此少增加100亿元左右。“非典”给浙江GDP造成的损失是0.3%,而“能源荒”拉的后腿高达0.6%。2003,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经济遭遇能源瓶颈。停电限电的日子,企业在积极自救。自备发电,加强管理,开源节流……一些地方夜幕降临后,店里烛光摇曳,工厂发电机轰鸣,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在此记录的,是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中国私营企业的生存状态。我们和他们一起感受停电带来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