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地扶贫搬迁发展是一项从根本上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综合性工程,其突出特点是可以实现"输血"与"造血",外部支持与内在动力的统一.根据青海省扶贫开发局统计数据显示,2011 年至2015年,青海省共投入易地扶贫项目资金212553 万元,在8 个市州、39 个县实施了457 个易地扶贫项目,搬迁安置59247 户、262697 人,完成规划搬迁安置目标任务的260.2%.易地搬迁项目使群众告别了大山深沟,告别了破旧的土坯房,住进了砖木或砖混结构的新房子.  相似文献   

2.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破解贫困地区发展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得福  王岩  李爱宗 《发展》2013,(11):62-64
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为尽快解决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温饱、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而采取的扶贫新举措和开展大扶贫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内涵是指将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具有生存条件的其它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3.
铜鼓县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这里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全县国土面积1574平方公里,人口仅13.9万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全县91个行政村中有25个省定深度贫困村、2个省定贫困村。生存环境差、发展条件不足、就地扶贫成本高、安全隐患突出,是该县易地扶贫搬迁之前群众居住地的真实写照。“十三五”期间,铜鼓县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1537户5320人,总投资3.88亿元。  相似文献   

4.
2000年,党中央根据农村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以工代赈进行重大改革,投入巨资在农村实施以帮助贫困农民致富为目标的易地扶贫搬迁。5年过去了,我省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成效如何?今年前半年,我们在关中、陕南、陕北3市8县52个村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5.
樊凡 《老区建设》2022,(17):50-57
易地搬迁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易地搬迁安置区作为搬迁群众共同致富的“大后方”和“主阵地”,让易地搬迁安置区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站在共同富裕伟大征程的新起点,易地搬迁安置区融入县域经济发展有其独特的优势、合理性和必要性。结合河北省康保县的实际情况,找寻一条实现康保县易地搬迁安置区融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安置区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6.
百色市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八七”扶贫攻坚以来,先后建立了100个安置场364个安置点,安置石山区贫困群众16718户81500人。按照“扶助上马,护送一程”的原则,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异地安置点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遂川县地处赣西南,是吉安市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的县,也是国家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县,全县总人口57万,国土面积3144平方公里。自2003年开展移民扶贫工作以来,该县已累计搬迁移民8276户3.7万人,其中:深山区异地移民5058户2.3万人,地质灾害避灾移民3218户1.4万人,但是目前全县仍有5.16万深山区、地质灾害区群众亟需移民搬迁,移民搬迁工作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为了进一步深化移民搬迁扶贫工作,力争在模式、机制、层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遂川县委、县政府努力把移民扶贫工作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决策:作  相似文献   

8.
古蔺地处四川南缘,既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红色文化县,更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04年,四川省将古蔺定为“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试点县:2004年和2006年共安排移民指标566户2506人:全县经反复筛选过虑,最终确定生存环境恶劣对象261户1198人,占试点总户数及总人口的46.1%和47.8%;地质灾害即发区对象128户599人,占22.6%和23.9%;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对象177户709人,占31.2%和28.79%。[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重要抓手,是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因政策干预而生,因而也使得安置社区面临社区认同和治理双重挑战,此时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从社区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阐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社区文化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认同、强化社区文化政策的执行力、建立契合实际的文化管理体制、提升社区居民素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易地扶贫是国家在新时期为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贫困人口脱贫和发展问题而采取的一项新的扶贫举措。工程以生活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位置重要地区及生命财产安全受地质灾害和地方病严重威胁地区人口为基本对象;以水土资源能满足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通过必要的扶持建设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且有带动搬迁群众脱贫致富产业的区域为安置区;以完成搬迁群众生存空间、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易地搬迁解民忧,扶贫开发显真情。兴国县方太乡富美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紧临方太乡号镇,共安置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做好贫困户房屋易地搬迁这项工作,方太乡党委政府积极协调,解决了项目施工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着力完善了配套服务设施,实现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一条龙,建设扶贫车间,抓好产业发展与转移就业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搬迁户“搬得出、住得稳、能发展”。  相似文献   

12.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当前全国各地都在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易地扶贫搬迁可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都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提出针对性的发展路径,更好地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一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实施后,我国秦巴山区贫困人口稳就业、能致富仍然需要后续帮扶。研究选取了秦巴山区 4 县 1 区的 3015 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因子分析对各指标进行归类,再综合运用组合赋权对其进行最后的权重排序,得出影响搬迁户后续就业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就业能力、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就业质量和就业信息因素。最后,从提升综合素质、丰富就业方式、优化就业环境三个方面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  相似文献   

14.
吉安市自2003年开展搬迁扶贫以来,坚持和强化"内聚外迁"的搬迁模式,从深山区、库区、生态保护区和地质灾害区搬离贫困群众11.7万人。集中安置了7.1万人,其中3.6万人在县城或圩镇安置,0.6万人在工业(产业)园区安置,2.9万人在中心村安置。搬迁扶贫对吉安市区域经济发展、人口迅速集聚、社会服务功能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结合吉安市10年来搬迁扶贫工作,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省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吉安老区的扶贫工作又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市累计投入资金9.8亿元,实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900多个,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808元提高到1197元,年均增长10%;贫困人口由39.8万人减少到29.7万人,贫困状况得到明显缓解。培训贫困劳动力6.3万人次,资助4800名贫困户劳动力参加农函大学习,95%的贫困劳力都掌握了一门以上实用技术,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大别山老区河南省信阳市,1983年人均在150元以下的贫困农民还有57万户250万人,占总人口的38%,10个县(区)中有9个属于贫困县(区),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1984年拉开了扶贫工作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在荒坡上崛起的新村大化瑶族自治县城郊扶贫开发区位于大化县城东南面,距县城7公里左右。这里原是一片荒山坡。1992年,自治区批准大化县将这片荒坡辟为扶贫开发区,总面积1048亩,用于安置大石山里的贫困农户来定居开发,解决贫困问题。同年12月开始组织搬迁安置和项目开发。到1996年底,整个开发区共安置了从本县的七百弄、贡川、镇西等大石山乡搬迁来的贫困农户425户,2133人,比自治区下达的安置任务多25户、133人。经过5年时间的开发,这片沉睡千年满目荒凉的荒山坡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一片片果园郁郁葱葱,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  相似文献   

18.
叶富安 《老区建设》2013,(23):29-31
干都县是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有22.4万贫困人口,目前仍然有深山区436个自然村(居民点)8173户35621人亟待进行移民搬迁安置。近年来,该县借助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和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强劲东风,自我加压、创新举措、砥砺奋进,将深山区移民搬迂扶贫工作作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认真研究和抓紧抓实,力争到2020年全面完成深山区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目前该县正通过工业园区安置、中心镇安置、中心村安置的梯度安置模式,  相似文献   

19.
《老区建设》2020,(7):91-94
"搬到这里,住好房子,上学方便,工作稳定,一家人每天都能开开心心在一起。"自打搬进广西上林县易地扶贫搬迁明亮镇安置点(明澄社区)的新房,贫困户石浩东一家5口生活安定了许多,脸上也多了笑容。易地扶贫搬迁,就要实现贫困群众"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上林县认真落实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和自治区、南宁市移民搬迁工作决策部署,紧密围绕"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挪穷窝与换穷业同步"的工作总体思路,以"建设推进提速度、规范管理上水平"为工作主线,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户到2020年"居住有改善、致富有路子、就业有岗位、迁出能稳定"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西藏易地扶贫搬迁涉及26.6万贫困人口,生存空间的改变给搬迁人口带来一系列影响,由于思想观念传统、人力资本失灵、社会关系网络缺失、安置地经济带动作用小等原因,搬迁群体贫困特征将由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由显性贫困向隐性贫困转变,由生存型贫困向发展型贫困转变,由整体型贫困向分散型贫困转变。文章认为需要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从安置地经济发展和搬迁家庭人力资本两个视角,提出了增量扶贫和流量扶贫相结合、思想扶贫和能力扶贫相结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